我们的“E”时代学习——基于“互联网+”下的综合性学习研究

单位名称: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

入选年份:2017年

简    介:学校从教育变革的真正需求出发,抓住机遇,直面挑战,逐步形成独具时代气息的“e时代明慧课程三大名片”——多彩新体系、云端新载体、两微一翻新方式,有效地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研究深度学习,重塑开放创新的教育生态。

1.png

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是一所有着八十年办学历史的学校,以“启迪心灵、明亮人生”为核心理念,以培养“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品格高洁、科学与人文素养良好的明理少年”作为学校的育人目标,形成了“诲人不倦、精益求精”的教风和“勤学、巧学、乐学”的学风,以“轻负担、高质量、有特色”闻名遐迩。

根据《安徽省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意见》和《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的指引,在合肥市教育局的关心和指导下,学校坚持 “以信息化促进学校教育持续发展”的战略,在软、硬件设备初具规模的基础上,围绕创新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的核心,主抓课题研究,重在课堂教学应用,力求课程创新,凸显个性特色教育,提高信息化应用的实效性。

“互联网+”时代给人们的购物、社交、通讯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于很多人“一日不可无网”。那么,“互联网+”又能给校园带来什么样的不同呢?怎样有效利用这一技术的交互便捷特点和数据分析优势,真正改变教育教学中人工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成为了我们重点关注的内容。学校从教育变革的真正需求出发,抓住机遇,直面挑战,逐步形成独具时代气息的“e时代明慧课程三大名片”——多彩新体系、云端新载体、两微一翻新方式,有效地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研究深度学习,重塑开放创新的教育生态。

一、以核心素养为“魂”,架构“互联网+”综合课程新体系

“现代教育就是要培养一个真正的人,一个适应未来的人”。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将从单一知识、技能转向综合素质,从学科学习转向跨学科学习,从灌输式学习走向探究性学习,为此,我们开启了“互联网+下的综合实践课程”研究,打通文学、艺术、历史、戏剧、科学等学科的壁垒,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和校本课程综合化体系。

1.电子书包环境下的语文课程研究。传统的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低、容量小、形式单一。学校自主开发电子书包环境下语文国学精品APP,此项目不仅是对国学经典的学习,而是融汇了各个学科的知识,达到了资源的深度融合,让学生的跨界学习发生在悄然无声处。由以往的单纯的课堂讲授,到用APP可以课外自学国学经典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因为其形式更加灵活,不受时空的限制,上下五千年任意驰骋。知识容量海量增长,由原来的单一学习诗歌,到融会贯通了音乐、美术、科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真正做到了资源深度融合,让跨学科、综合式学习成为了可能。由于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丰富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打造了丰厚的人文底蕴,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image002.jpg

国学APP主界面

image003.jpg

国学APP

2.信息化资源包支持下的陶艺STEAM课程研究。陶艺课=手工课?孩子们常常会问:为什么有的泥巴能够烧陶,而有的却不可以?人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烧陶的呀?为什么作品上了釉烧出来就和之前不一样了?为什么做空心陶器中间要塞报纸?为什么一定要在茶壶盖上戳一个小眼儿?陶笛为什么能吹出好听的乐曲啊……听到这些问题,你一定顿悟:陶艺课>手工课!2016年,一个全新的陶艺课程编写计划启动了,由四个学科组(美术、语文、音乐、科学、)十三位教师组成《陶冶成器》课程研发小组,从学科本位到学生立场的转变,从单学科知识到多学科的跨界,从技能技法传授到主题单元学习,陶艺课程发生着颠覆性的改变。教材内容以《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着徽文化和我校现有陶艺课程资源来进行设计。历时一年,《陶冶成器》终于出版了。这套教材,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是一场全新的跨界整合尝试!

现如今的陶艺课已经不仅仅是陶艺课了,在每一个主题中它是一场奇妙的知识旅行。例如小茶壶这课,开篇主要介绍茶壶的历史和文化,其中以陈鸿寿的曼生茶壶为例,他的壶是与金石、诗词、绘画、书法融为一体的艺术精品。第二部分讲述了茶壶的工艺技巧其实有着很多的科学原理在其中,比如为什么茶壶的壶盖上有小孔?第三部分让学生了解茶壶的基本构造并设计制作一组茶具。通过观看制作视频及学生的优秀作品拓宽学生的思路。在优美的《采茶山歌》的旋律中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创造造型各异的茶具。课程的最后让我们泡上一壶清香的茶,在茶香中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陶艺STEM

image004.jpgimage005.jpg

陶艺STEM

这样的综合性课程怎一位老师可以完成?于是,信息化的手段开始发挥作用,音乐、语文、科学、戏剧等学科教师研发并分享相关学科的信息化资源包——包括视频、微课、图片、音乐、课件……借助学校网站、微信、QQ等社交平台推送出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美术教师借助这样的资源库轻松变身为“学富五车”的“全能”教师,完美实现跨学科教学与实践。

3. 二维码技术支持下的场馆综合课程研究。来到科技馆,学生们立刻插上想象的翅膀:电影是怎么活动起来的?“天上水”的源头在哪里?我怎么能把自己提起来呢?……我们集结孩子提出的大量问题,梳理成“科技场馆之十万个为什么”,制作成一个个探究式实验微课挂在校园网上,并生成二维码张贴在科技馆里。孩子们在充分实践之后,可以扫描二维码,进而验证自己的思考是否正确,获得认知的更新。

“互联网+下的综合课程”,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个性化的、随时随地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悄然变化。

二、“云端”助力“实地”,搭建“云教室”课程选修新载体

1.选课方式的变革

传统的校本课程选修流程为:分配名额——学生向班主任报名——班主任填写名单——年级组长汇总——形成年级名单——部门统筹协调——印制课程名单——发给任课教师。在这样的报名过程中,学生往往是看名称来选课,常常无法选择到自己真正适合的课程。另外,一轮一轮地填表、汇总、协调,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如何让学校几千位学生能选上自己心仪的、适合的课程,在课程中获得个性化的发展?如何进一步优化学校的选课体系,实现学生真正的自主选课呢?在信息技术催生变革的今天,我们力推网上自主选课新方式。

在选课平台上会有教师、课程简介,阅读、视频资料,习题、检测模块,更大程度反映课程特点,对于想要深入了解课程的同学是非常有帮助的。最终系统通过答题的正确率、对课程浏览的时间以及虚拟金币投放的多少自动生成最匹配的课程。这样的方式更加科学合理,也让学生的自主选课的意识更加强烈。

image006.jpg

选课平台主界面

image007.png

选课平台

2.数据说明的问题。以2017年秋季选课为例,3000位学生参与选课,通过课程平台得到合理匹配的学生人数为2136人。选课平台主界面

36门拓展型课程的学生选课情况如表所示,我们可以看到报名人次最多的一门课程是美味厨房,以575人次高居榜首;其次是魔力方块,乐陶陶课程位居第三。在36门课程中,茗茶轩、七彩“哆来咪”和寻根文化的表现不是很理想。

在总览了36门课程学生的选课情况后,我们再来关注一下针对不同年级,学生选课的大热门分别是哪些课程。二年级热门课程分别是魔力方块、阳光足球、STEM科学探究和快乐篮球;三年级的最热课程分别是美味厨房、魔力方块、乐陶陶和STEM科学探究;二三年级学生都比较喜欢魔力方块和STEM科学探究。接下来我们看一下高年级段的大热门课程是什么,四年级的前四甲课程分别是航模天地、美味厨房、乐陶陶和魔力方块,而五年级学生更多的选择是美味厨房、航模天地、乐陶陶和魔力方块。在这些大热门中,美味厨房和魔力方块出现频率最高,这也和前面展示的学生选课情况相一致。有热门,就会有一些冷门课程,二年级的English配音秀、国际理解、茗茶轩和寻根文化,在课程平台上遇了冷。而七彩“哆来咪”、茗茶轩、寻根文化和国际理解是三年级学生较少选择的科目。到了高年级段,四年级的学生较少选择数字故事、霹雳宝贝、七彩“哆来咪”和茗茶轩,而五年级的学生对英语绘本、数字故事、儿童哲学和七彩“哆来咪”的热度并不高。总体而言,茗茶轩和七彩“哆来咪”的受到了学生的“冷遇”。

同时我们也发现奇怪的现象,比如快乐篮球和阳光足球,随着年级的上升,选课人数越来越少,这其中的原因是否是教师注重于技术指导而缺少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大数据读懂了儿童的心。基于云教室选课平台的数据,帮助我们更加客观、科学地分析了课程的优劣,真正有可能实现基于儿童立场的课程研发和教学改革。

image008.jpg

选课结果

image009.jpg

选课数据分析

三、采用“两微一翻”形式,变革学生学习新方式

学校捕捉“微课”、“微信”的独有特点,运用“两微一翻”策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1.利用微课实现翻转课堂的做法

(1)建立知识图谱,研发重难点系列微课。

学校各教研组、备课组在近年的说教材、画知识树活动中,指导教师梳理出了单元教学重难点,整册书重难点及每一课的适用信息技术环境,建立各学科的知识图谱。在集体备课时,同备课组的教师商议设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案,然后分工撰写脚本、拍摄成系列微课程,进而形成“重难点微课集锦”,供全校教师共享。通过课前或课上翻转,实现问题驱动式学习。

具体流程为:

2.png

(2)“网上云教室”,推进校本课程慕课化

慕课是一种大规模、开放的网上学习形式。为让更多的学生能在学校期间,学习到尽可能多的校本课程知识,我们将校本课程拍摄成系列微课程,放在自主研发的“云教室”平台上,学生可以课前提前预学,也可以选择未选修的课程进行学习,为下学期申报新课程做好准备。目前,我们已尝试了每个年级36门课程的线上和线下同步学习,700多节系列微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内容。《人民日报》2015年2月10日第11版以《“云”上习得十八般武艺》为题,大篇幅报道了学校创新开发网上课程“云教室”的经验。

image011.jpg

新闻报道

2. 利用微信实现翻转课堂的做法

(1)借助微信翻转,支持培优补差个个突破

培优补差是教师都在努力做的工作,但是因为时间、空间、人力的限制,无法做到实实在在的分层学习、多轮辅导。我们利用微信开展教学,每天发布难易不同的微信学习内容,学生自主选择,量力而行。从而实现分层学习,使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

(2)好习惯课堂,助推德育教学新途径

学校结合德育教育,整理出小学生行为习惯标准,并集合成包括微视频、图文故事等形式的系列资源,如:如何整理学习用品?自己的事情自己怎么做?用餐文明大家谈......定期通过微信推送给学生,让这些“好习惯”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教师在学校生活的大课堂中,注意发现学生在提前学习后仍然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养成教育,功夫花在刀刃上,解决学生养成教育难题。

在“互联网+”这场“静悄悄的革命”中,学校还开设3D打印、创客、信息学编程、创新机器人等课程,提升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2013年,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一行来我省调研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走进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表扬了学校信息化与教育教深度融合的探索和实践。2014年,教育部科学技术司王延觉司长等一行走进学校调研信息化工作,对学校的信息素养评价工作予以肯定。

image012.jpgimage013.png

领导关怀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顺应“互联网+”时代的需求,持续不断地进行革命性的探索是合肥师范附小坚持不懈的追求,不在于求新、求异,而是要关注儿童精神世界,帮助儿童点亮精神世界的希望之光,这也是合肥师范附小“启明教育”的真谛。所以,一起来吧,在“互联网+”下开创适合学生的“学习革命”!

【专家点评】该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能根据“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围绕“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品格高洁、科学与人文素养良好的明理少年”育人目标,以创新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的核心,重在课堂教学应用,力求课程创新,凸显个性特色教育,提高了信息化应用的实效性,促进了师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能运用独具时代气息的“e时代明慧课程三大名片”:一是以核心素养为“魂”,架构“互联网+”综合课程新体系;二是“云端”助力“实地”,搭建“云教室”课程选修新载体;三是采用“两微一翻”形式,变革学生学习新方式。有效地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研究深度学习,重塑开放创新的教育生态。教师能娴熟使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推进课堂信息化教学全面普及,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增强学习内驱力,学生知识学习和应用方面有显著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显著提高。该应用案例有本地区的鲜明特色,体现了本校独特的办学理念,信息化能够支撑学校特色发展,在课程建设及从服务课堂学习拓展为支撑网络化的泛在学习等某方面具有独特的创新,真正实现基于儿童立场的课程研发和教学改革,具有引领作用。

(点评专家:蔡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