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上海普陀区曹杨实验小学
入选年份:2017年
简 介:上海市普陀区曹杨实验小学作为上海市第一所全员参与电子书包项目研究的实验学校,以“构建个性化学习的生态环境”和“满足学生个体学习需求”为发展目标,围绕教师培训、资源建设、课堂实践、教学评价等方面,“全员、全面、全程”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之路。经过5年多的信息化应用实践与探索,构建了“全景平台”...
内容导读:
2012年9月,为进一步优化优质教育资源,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将原曹杨小学和新武宁小学合并重组为曹杨实验小学,搬入占地20亩的新校舍。新成立的曹杨实验小学,有一批最普通的老师和一群最质朴的孩子。学校以“办普陀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凝聚人心,确立办学目标,在上海市教委和普陀区教育局的支持下,成为上海第一所全员参与电子书包项目的试点校。
五个“365”天,学校破“冰”前行,砥砺奋进,全面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坚持常态应用于教学、评价、家校共育诸方面,在构建个性化学习生态环境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取得突破,形成了“全员、全面、全程”的常态化特色,成为上海小学开展信息化研究的品牌学校。
面向未来,学校将以教育特色综改为契机,深化研究,为建设开放互动、共享高效的新时代数字化学校而不懈努力。
引子:
一个平常的教学日,上午9:15—9:50,曹杨实验小学校园里的一组小镜头:
教室里,沈琳老师开始《五彩池》一课的教学,学生打开数字教材阅览器功能,和同伴合作完成一个趣味小任务,他们用画笔描画着画面上五彩池池子的形状,进而窃窃私语“你看这个池子像什么,我觉得像一个皇冠”“我觉得这个真有意思,像盛开的莲花”……投入地交流完后,孩子们拖曳出文本框,开始写句,又熟练地将完成的句子推屏到大屏幕上。沈老师仔细聆听着孩子们的分享,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对呀,五彩池的形状就是这样小巧而精致,是玲珑多姿的”……
办公室里,顾艳琼老师戴上耳机,饶有兴致查看着学生们分享的作业,昨天请孩子们通过iPad从三个不同的任务中选择其一来完成。第一小组发来的是在“动物园场景”中,组员听、读电子书后,开展的朗读、表演和相互评价,可爱的动物明星跃入顾老师的眼睛,她忍俊不禁地笑了。第二小组是在“森林探秘场景”中,看着孩子们从众多信息中选取适当的语句,通过文字输入形成了描述动物的小语段,顾老师送出一个大大的“ ”……
小花园里,四(1)班的孩子正分组开展“植物之谜”探究活动,他们有的举起iPad拍摄,将照片输送到网上检索“它是谁”;有的仔细测量着小树的身高、腰围,打开电子日志和前一次的记录做对比;有的开始制作图文并茂的植物明星片……
校长室里,张晓文校长浏览着学校开发的“E启阅读”,这是学校为激发孩子阅读兴趣而研发的阅读平台。打开它,每个班级、每个孩子的阅读情况一目了然,孩子的阅读积分、读书升级情况、阅读达人榜无不展示出孩子们对阅读的热爱。她饶有兴致地看起了孩子们的读书笔记,那一条条充满童趣的评论让她感受到孩子们在书海中的所得,赞赏的笑容不时浮现在她的脸上……
教师、学生、校长各司其职,一切,似乎都很平常,但,一切,又不平常,支撑这一组小镜头的,是它——信息技术。
回首2012年那个炎热的暑假,刚刚迁入新址,刚刚集结完毕的“曹实人”全员参与电子书包项目实践,一场迎接新技术的开拓与前行之旅启航!
这一走,就是五年……
一、走过五个“365”,全员拥抱新技术
(一)第一个365:学习新技术 刷新教育观念
成为上海第一所全员电子书包学校,学校承载的是巨大的压力。根据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实际情况,以及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理念导行,全员培训。从盛夏开始,在培训中采用骨干领先、全员铺开的模式,对全体教师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骨干教师要示范,青年教师要过硬,中年教师要过关,老年教师要适应。
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技术培训,学校提倡“参与·分享”的互动模式,但随着培训的深入,老师们由刚开始的兴奋逐渐回归理性,中老年教师都打起了退堂鼓。面对群体产生的畏难情绪,学校提议每位教师按各自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主题,运用学习的软件,制作一本电子书作为培训的结业成果,一学期后交流评奖。这下,老师们来劲了,青年教师率先,中老年教师跟进,在教学任务之余,大家运用刚学会的操作技术,试着寻找合适素材,并努力发掘自身优势,投入到电子书的设计与制作中。iMovie、Keynote、Remote……从硬着头皮到乐此不疲。期末,“书”香云集,大家共同分享培训成果,有了不小的满足感、成就感。六十多本电子书,每一本就是一个故事,又是每位老师体验新技术的开始,更是学校努力变革的经历的足迹,是这个“新家”和衷共济的成果。
为进一步激发教师改革的内驱力,学校建立了考核激励机制,保障了变革的持续推进。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了老师们的“后援团”,各部门积极支持,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共同推动项目研究的顺利开展。信息化检查评估机制成了老师们的“助推器”,定期考核表彰并激励推广,“欣育奖”、“创新奖”、“育德奖”……让老师们收获满满、干劲十足。
第一个365天,全员拥抱新技术,碰撞思想、转变观念。从硬着头皮到乐此不疲,大家“暴露”了自己都未知的潜能。
(二)第二个365:借力新技术 研发教学资源
有了技术的支撑,老师们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有了前行的动力。然而一连窜棘手的问题迎面而来:单有技术,没有教学资源,技术便是“无米之炊”,但资源从何而来?应用现成的软件或购买资源,但这样的“嫁接”是否能满足教学之需,“远水”能长久满足“近渴”吗?自主开发资源,然而学科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自身技术有限,怎么办?
研究又遇到了新的瓶颈。如何借助外力,帮助教师开发基于教材、基于课堂的资源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借天借地借资源,自力更生创资源” ——成为学校第二年再度奋进的有力举措。
学校的英语教研组平均年龄最小,成为率先研究资源的团队。在市电教馆牵头,区教研室的指导下,教研组长带领组员们先共同钻研教材,找准重难点,反复揣摩确定资源设计框架,又利用假期,精心设计脚本,再通过课堂实践,改进资源。最后成功完成牛津英语2A2B配套数字资源的建设。2013年11月举行的数字化课堂实践研讨活动会上,英语教研组通过课堂展示、教研汇报等形式,全方位地与专家、同行分享了资源建设的心得,获得了专家的高度好评。
尝到了甜头之后,老师们以学科教研组或年级组为单位,形成伙伴式团队共研项目小组,采取“自研-汇聚-共建”形式,共建共创优质资源。研究中,项目组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自主设计制作数字化的教学课程,包括数字化的课件与学件,每学期将选出的精品课程上传到平台资源库,保证资源建设的质量和与教学的适配性。考虑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学校研究制订《数字教育资源评价标准和管理办法》,对学校原有的资源,进行不断地完善与改进,本着服务宗旨,开发有利于教与学的素材库、学科工具集、精品课程、自适应题库和测评系统等。形成多元化、多维度的数字资源,涵盖基础、拓展、探究三类课程,涉及课程学习的整个过程,从而更好地达成教育教学目标。
资源研发流程图
图1:学校课程资源库
如今,学校的课程资源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已初具特色。7套低年级游戏闯关,300余个低年级游戏活动资源,1100余节数字精品课程,每个课程都包含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设计,实现了全年段、全学科覆盖,惠及全校师生。
学校课程资源分类表
实践证明:研究共行、资源共享、收获共赢,形成数字化教育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是推进数字资源建设的有效方法。
第二个365天,学校研发新资源,寻求助力、缔结同盟、日积月累。
(三)第三个365:实践新技术 转变学习方式
新技术只有运用于课堂,改变课堂的模式,使课堂教学真正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才是“新课堂”。第三年,学校以“点上实践、面上推动、点面结合”的方法,分年级分学科层层推进教学实践。点:由骨干教师带头实践,将新技术带入课堂,为其他教师榜样示范;线:以年级组为单位,分年级分学科逐步推进课堂实践,共同研究,摸索前行。面:全员参与实践,每人每学期完成一堂实践研究课,校内交流,互相观摩学习。在研究中,老师们分工合作,磨课、观课、反思、改进,所有的摸索实践都“同分享、共进退”,使之成为一种常态的校本教研模式,即:教学实践→行为反思→磨课研讨→教学再设计→行为跟进→专业发展。大家一路扶持着走来,也在研究中增强了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更逐步探索形成了常态的“微课助学、合作互学、重点导学、评价促学”的策略,推进了数字课堂变革。
1、微课助学,学习资源灵动化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有其“小、微、精”的特点,教师通过“全景课堂”中的录屏工具,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将教学重点、知识难点、操作要点、演示示范等内容制作成微课,在课前推送给学生。学生结合学习任务单,观看微课,并完成任务,教师通过数据收集,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难点,从而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
2、合作互学,学习过程自主化
有了技术的助力,课程的主人将不再是教师。基于平台,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前预习获得数据资源,将学生进行同质或异质分组,学生在不同的小组内围绕同一个学习目标,完成不同的活动任务。由于有了数据的支撑,教师的分组以及任务分配更为精准,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学生在小组内的活动则更自主、更个性,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本的学习起点上有所提高。
3、重点导学,教师指导精准化
在合作互学的基础上,学生的课堂发生了从“先教后学”向“先学后导”的转变。通过课堂的即时反馈,教师可以收集到各小组活动的数据,根据数据反应出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点拨解惑。这种“先学后导”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提高课堂上生生互动、师生交流的频度和效度,也使教师的指导更为精准。
4、评价促学,学习诊断个性化
课后活动的目的是要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帮助教师进一步调整教学设计。利用技术,教师改变传统的作业方式,低年级通过“全景平台”,学生上传语音作业,教师点评,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学生互评,相互学习分享,取长补短。高年级,通过自适应学习题库,完成教师根据当天教学内容发布的题目,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查看解析、完成系统推送的与错题知识点相似、难度相仿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教师可根据平台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如教学四年级数学《垂直》一课时。课前,教师让学生观看微视频《同一平面》,通过创设两个小朋友美化长方体礼品盒的生活情境来理解“同一平面”的概念,并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想象一下黄色的平面上两条直线会形成怎样的图案,请你在全景画板上画一画后分享给老师”,学生自学后分享了许多想象丰富的作品。课中,老师将筛选的9幅作品呈现出来,并让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两次分类,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点拨中理解了垂直的意义,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在巩固练习中,教师基于数字平台,让学生完成习题并分享,老师即时获得相关数据,分析错题后又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拓展任务。课后老师在自适应学习系统中,根据《垂直》这一课的知识点选择题目创建练习卷,并设定答题次数,供学生课后个性化延伸学习。如对“垂直概念”这一知识点老师就选择了三道题来帮助学生巩固。学生答题完成后,老师通过饼图和柱状图了解每个学生每道题的正确率,也可以通过学生详情图来查看每位学生的完成情况。
学校将“微课助学、合作互学、重点导学、评价促学”四个策略贯穿教与学的全过程,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而其核心全部聚焦于“构建个性化学习的生态环境”和“满足学生个体学习需求。”
图2:数字化课堂变革教学策略图
第三个365天,学校突破传统、重构课堂,成功打造具有数字化特色的4E课堂。
(四)第四个365:拓宽新技术 促进自主成长
课堂应用技术是主渠道,但“普遍化、常态化应用”更意味着让技术蔓延在学校生活的全部,基于此,两个问题考量着我们:什么是学校生活的全部?技术如何赋予学校生活新的意义?学生生活的全部不是在学校,技术又如何延伸至他们的校外活动和社会生活?
学校认可“课程是学校生活的全部”,从第四年起,学校以特色文化培育为生长点,以课程资源整合为突破点,着力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为身体“补钙”,为心灵“加油”。
图3:校本特色课程——“实践·成长”拓展型课程体系图
学校的拓展课程分为自主性拓展课程和限定性拓展课程。以自主性拓展课程为例,有“书海遨游”、“绿茵健体”、“学海拾趣”、“艺海怡情”、“科技探秘”五大主题。每学期初,将开设的40多门拓展课程介绍放在全景课堂平台上,学生在iPad上浏览课程介绍后,自主点击选择参加。学校开发了“机器人结构初探”、 “智能机器人初探”、“Story start乐高创意故事”三套机器人校本教材,打破了传统的机器人编程教学只能在PC机上进行的固化模式,借助iPad的APP应用,将编程设计、调试改进等机器人教学的核心内容转移到了每个学生的移动终端上,实现给乐高机器人编程、调试、改进、竞赛、分享等一系列的学习探究活动。另外,像《IME3D建模打印》、《e宝学本领》、《E启阅读》等信息课程都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此外,以家校社联动为一体的“e+学堂”,也是依托信息化优势,整合教育合力。融课内外、校内外为一体的研学之旅APP——“e路寻趣”,精选的40个社会实践点供学生自由选择,学生可以利用节假日或寒暑假和父母一起游学实践、探索学习,并通过“E宝万里行”的APP记录每次活动的“预习、签到、分享读书笔记、答题、寻宝”等数据,每学期都会生成一份详细而又个性的实践研究报告。
如此这般,技术浸润在课程,如春雨点点入地,重塑着学校生活;技术也在精心设计下,逐步渗透到学生的校外生活,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
第四个365天,依托信息技术建构丰富的课程,为孩子们推开一扇窗、打开一道门。
(五)第五个365:融合新技术 开展多元评价
评价一直是课程改革的难点,如何运用新技术促进改革,突破难点成为学校第五年的研究主题,学校结合上海市教委提出的“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相关要求,依托网络平台开展了《借助APP,基于标准的低年级学习过程性评价的研究》的实践,关注学生的习惯养成、兴趣激发和情感培育,采用即时评价、阶段评价和终结评价三种评价方式,跟踪监测教学全过程,及时发现学生的兴趣起点、学习难点、发展重点;让学生通过自我比较,感受进步,体验成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图4:借助APP,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建构表
1、即时评价——欣星果园
即时评价以每周为单位,设计过程性评价表,由全体任教教师在APP上对学生的学习全过程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以及情感、态度、习惯等各方面进行及时评价。评价方式可以是激励性的语言,也可以是一张闪现学生智慧的照片或优秀作品、进步作业等……学生在平台上采用“果树成长”的方式:当收到任何一位教师的即时评价后即得到一颗“果实”,并显示在一周表格中。学生及家长通过简单的点击操作,可以直观看到一周内收获的果实数量,点击果实可进一步看到教师的激励性话语与自己取得的点滴进步。每收获10颗果实,即可让果树(校标)成长并结果,当果树上的果实都被点亮后,孩子就可以实现心中的一个愿望。
2、阶段评价——欣馨捷报
借助APP实现对每个学生的月评价。通过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等方式,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家长、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交流互动。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前基础与行为习惯,制定了一年级学生阶段评价要素,从“养成习惯”、“学会交往”、“喜欢学习”三方面进行评价,并形成逐月循序提高的标准。平台上,还设置了“个性添加”一栏,便于教师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情况,有针对性的及时调整评价要素。
3、期末评价——欣新挑战
期末,学校开发了基于平台的游戏闯关活动,孩子们告别了以往笔试试卷,参与了“e路快乐”的游戏闯关活动,语文“摘星园”,数学“智趣园”,英语“E乐园”。孩子们一手拿着iPad,一手拿着闯关卡,穿梭在一个个知识乐园,轻轻松松闯关赢“章”,快快乐乐地收获成果。
第五个365天,学校搭建平台,探索过程性评价,“融入学习的评价”在教师心中扎根。
五个“365”,一所普通的小学以打造数字化校园实验项目带动学校整体发展,“技术”从面向全体学生到惠及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成长,激发每一位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师生在信息化道路上“共享”、“共创”,实现现代学校的价值。可谓“全员拥抱新技术 常态应用展新貌”。
二、奔向未来“365”,迈进教学新时代
五年来,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变革的实践研究,激发学生“想学”,启迪学生“乐学”,引导学生“会学”,最终实现学生“能学”;促进教师“会教”,触动教师“乐教”,提升教师“善教”,最终实现教师“精教”。“全员、全面、全程”的常态化特色使学校成为教育信息化探索的窗口校,接待了来自海内外及全国各地近100多批的校长考察交流团,开展的“电子书包”项目研究曾获得市基础教育年度十大事件,《上海教育》2013年度盘点十大“未来课堂”,上海教育博览会教育信息化十佳展示范例奖,上海电视台、上海教育台、《文汇报》、《新闻晨报》、《中国教育报》等多次报道。学校成为区科研先进单位,科研课题与成果荣获区一等奖,并荣获“苹果杰出教育学校”的称号;学校引领区域内的6所学校,建立e联盟,将经验辐射给更多的学校。编撰的《365日志——一本写给自己的书》更记录了“曹实人”拥抱新技术、探索常态应用的艰辛历程……
教育信息化让学校焕发出勃勃生机,更让大家永远期待下一个未知,执着地追寻明天的课堂。大家坚信,迎接未来的一个又一个“365”,让生活在校园里的每一个孩子感受成长的幸福与愉悦,让学校成为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e”乐园。
第十届国家督学、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 专家点评:
上海市普陀区曹杨实验小学作为上海市第一所全员参与电子书包项目研究的实验学校,以“构建个性化学习的生态环境”和“满足学生个体学习需求”为发展目标,围绕教师培训、资源建设、课堂实践、教学评价等方面,“全员、全面、全程”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之路。经过5年多的信息化应用实践与探索,构建了“全景平台”“自适应学习题库”“校本拓展课程”等为主体内容的综合、立体的学习平台,逐步形成了常态化特色,以“微课助学、合作互学、重点导学、评价促学”的课堂教学策略,推进了“新课堂”的发展。
在实践过程中,学校以学科教研组或年级组为单位,形成伙伴式团队共研项目小组,采取“自研-汇聚-共建”形式,共建共创优质资源;通过“欣育奖”“创新奖”“育德奖”等,建立了教师考核与激励机制,保障了学校变革的持续推进;通过“欣星果园”“欣馨捷报”“欣新挑战”等,探索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机制,跟踪监测学生的成长过程,让学生通过自我比较,感受进步,体验成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这些常态化的实践与做法扎实有效,适合在普通中小学进行借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