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信息化发展之路 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单位名称:海口市金盘实验学校

入选年份:2016年

简    介:为促进学校的发展,学校提出了“建设数字化校园,以应用推进教育信息化,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的未来发展构想,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高度重视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及现代型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努力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校园,构建一个集教学、科...

一、顶层设计,打造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海口市金盘实验学校创办于1994年秋季,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占地23亩,拥有3座独立的教学楼,共有90个教学班,310名教师,5765名学生。建校伊始,学校生源少,资金少,师资力量薄,地处城乡接合部,一度沦为海口市薄弱学校。

image001.jpg

图1 海口市金盘实验学校外景

新的课程改革给学校发展带来了契机,校领导不断更新办学理念,高度重视师资培训,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形成了“面向全体学生,优化教学过程,培养素质特长,促进全面发展”的办学方针。为促进学校的发展,学校从实际出发,2003年组建的信息组,2012年更名为信息中心,提出了“建设数字化校园,以应用推进教育信息化,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的未来发展构想,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高度重视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及现代型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努力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校园,构建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为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环境。


image002.jpg

图2 海口市金盘实验学校信息化发展历程

二、研用结合,以应用推动信息化建设践探索之路

学校依据未来发展,从分析实际需求出发,制定了详细地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着重从数字化环境建设、数字化应用探索、数字化共享资源和平台建设以及信息化素养的师资队伍建设四方面入手,逐步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此外,学校还积极承担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基于iPad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模式建构研究》,和省级课题,承担课题研究的老师也越来越多,研用结合,不断探索信息化发展之路。

(一)数字化环境、应用和资源平台建设

1.构建服务师生、家长的学业检测平台

学生学业检测是“数字校园”的核心应用,与电子阅卷相结合,旨在更科学更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业情况做出分析与评价。平台为教师、家长和学生提供学生学业数据。2012年,我校率先在海南省使用电子阅卷和学生学业检测平台。此外,作为第六学区学区长学校,学校积极发挥带动辐射作用,协助海口市龙华区教研室组建“龙华大平台”。2014年下半年开始,电子阅卷已经在海口市龙华区第六学区八所学校得到全面应用。同年11月份,由龙华教研室组织的“龙华十所中学联考”,更加证明学校数码校园平台中电子阅卷应用的优越性。

【案例1】

李天舒老师是初中年级组长,在使用电子阅卷后,无论是市统考、学区联考还是本校年级月考,她都能在阅卷结束后立即通过学业检测平台查阅并下载每个班级的三率一分(优秀率,及格率,低分率以及平均分)并及时做好数据分析。王文婷老师是初三英语老师,每次考试后她在学业检测平台上认真查阅每道题目的得分率,分析学生在知识点和答题技巧上的缺漏,发现中考必考的第40道选择题(考察宾语从句)很多学生做错,于是她针对这道知识点考察的内容,专门为做错的同学讲解宾语从句,之后的每次考试,她都发现这道小题的得分率为100%。同时,她通过平台分析,找出粗心指数最强的部分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训练,让他们真正做到将能力体现在分数上,这个平台为教师、学生和家长们提供了精确的参考数据,他们都能及时根据系统的科学分析和评价、准确的对教学和学业做出反思和调整。

image003.jpg

图3 电子阅卷区及部分电子阅卷数据统计功能

2.构建基于移动终端的“一对一”数字化的创新学习模式

面对学校生源少,学生基础整体偏弱的局面,学校不断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教育教学模式,提出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构想。

为了满足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的应用需求,我校于2013年10月建立“苹果应用乐园”,它以硬件Mac作为主体,i-teach为平台,利用i-books author进行备课及制作电子课本教材。利用平台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我校利用网络学习互动平台,教师将数字化学习资源上传到相应的网络课程中,设置习任务单,学生运用自主学习平台的各种交互功能设置相关的教学活动,即时获取反馈,并根据反馈的数据进行分析,教师针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别化指导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做到因材施教。

image004.jpg

图4 我校苹果园馆室

image005.jpg

图5 “一对一”数字化课堂

image006.jpg

图6 2014年海南日报对我校电子书包课堂的专题报道

【案例2】

“同学们,镁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呢?”,只见化学老师打开了IPad上的元素周期表,轻轻点击镁,学生就一目了然的看到了关于镁这种化学元素的特征,再点击观看关于这种元素的实验视频,“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你能发现镁有什么特质呢?”,“我发现它燃烧时能产生很炫目的白光”,“能与热水反应放出氢气”……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发表着自己的新发现,一张枯燥的化学院周期表,在IPad上一个个跃然纸上,美好的探索学习之旅开始了……

3.搭建依托微课录制室的微课共享资源平台

微课教学是一种小课堂大教学的典型代表。为了更好的满足本校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的需求,也为了实现优质资源全校共享,作为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我校搭建了本校微课程资管共享平台。本校微课程平台不仅是金盘独特的课堂教学资源库,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保障。

image007.jpg

图7 我校微课网站

【案例3】

“今年寒假,妈妈再也不用为我的学习发愁了,遇到不会的知识点,只需登录学校的微课网站,寻找对应的知识点讲解就能解决。”来自海口金盘实验学校初三年级的小胡同学说。学生小胡的妈妈透露,以前孩子在家学习时遇到不会的知识点,总想请个课外老师。如今,学校有了微课堂教学,孩子学习方便多了,可以在线上随时观看老师上课时的知识点讲解,大大提高了孩子的学习热情。

4.开展基于3D打印的创客培养

2015年9月,学校基于“创客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及在创造过程中小组合作的创新人格为目的,率先在全省开设3D打印课程,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教学活动,让孩子们接触,感知和体验未来的新兴技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目前,3D打印课程开设对象,由2015年的11个教学班发展到35个教学班,打印设备、3D打印工作室、师资力量也不断完善,每个学生都创建了自己的创客空间,设计并上传个人作品。

image008.jpg

图8 我校3D打印课

image009.jpg

图9 同学们体验VR的神奇

(二)多措并举推进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

面对师资力量薄弱这个现实,在建设数字化环境,为师生实现泛在学习条件的情况下,我校领导还采取了多形式的学习,如外出学习,网络研修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平台和展示自我风采的机会,采取多种激励评价方式提高教师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制定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常态机制

为了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我校制定了《我校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校本培训方案》,并形成了详细《我校微课制作与应用培训方案》、每学期制定的《电子书包应用于操作培训计划》、我校《云校平台使用与操作培训方案》。

2.依托国家、省市教育资源平台,助力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

为了教师的发展,基于国家三通两平台的“一师一优课”资源建设,2015年,我校建成一个高标准高要求的自动录播室。至2017年1月,我校已经录制206节高标准的“一师一优课”优质资源。

此外,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及省“琼教云”平台,海口市金盘实验学校建设了“智慧校园综合协同教育教学平台”,开通教师空间、学生空间和学校空间,开展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环境建设,广泛开展网络空间教学应用,把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融合到师生日常的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中,同时引导师生依托空间个性化学习,促进学习空间与教育教学相融合。

3.立足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与能力

我校高度重视校本培训,以点带面开展校本培训,采用自学自教的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将校本培训列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当中,每学期开闸电子书包培训,微课培训,3D技术培训,VR与课堂教学融合培训。除了专题培训外,我校按照教师实际需求开展其它培训,如PPT制作培训和使用小工具应用培训等。

image010.gif

图10 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及应用能力部分校本培训及活动纪实

4.开展多种激励方式,提高教师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

我校通过比赛方式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信息化建设,共建共享教学资源,不断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积极性和能力,此外,我校将信息化教育的相关成果和本校的信息技术应用比赛获奖成果作为年终考核以及支撑考核的评价指标之一,极大的提高了教师参与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积极性。

5.探索基于沉浸式VR教育软件系统的智慧课堂

学校积极尝试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将先进的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中。2016年12月8日,学校迎来了全省首堂VR教育示范课,引起了学校师生的热烈反响,当地政府领导、教育系统领导在观摩了本节VR课堂后,也作出了高度评价。

通过“沉浸式VR教育软件系统”平台,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沉浸在与课本描述完全一致的场景中。通过这种完全沉浸式的快乐学习,学生在体验VR神奇的同时,也能十分直观地学习和理解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知识点。与纸质课本相比,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无论是平时成绩优异的学生,还是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在VR课堂上,都能完全把注意力快乐地集中到课堂。VR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大热点,是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发展未来学校和智慧课堂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首堂VR示范课在海南省海口市正式落地,更多海南省中小学必将跟进,海南省的VR教学进入实质应用阶段指日可待。

【案例4】

来到太阳系内部,从一个星球到另一个星球,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自由穿梭,又可以随时停留在其中一个。“我在月球上看到了环形山,灰色的表面坑坑洼洼,而地球真的就在我的眼前,在太空中看,它是那样蓝啊。”学生们兴奋地当起了宇航员。在VR课堂上,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师生一起开启360度沉浸式课堂之旅,老师就是在虚拟世界中讲课的。课堂上,老师既可以允许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探索,随时停留在他们喜欢的地点、事物,只要轻触确定键,一个星球的所有参数、一个事物的所有描述就自动显示出来,知识点完全get到;老师又可以随时一键掌控,把所有场景、时间一键切换到讲课所需要的节点。

image011.jpg

图11 同学们体验VR的神奇

三、业道酬精,信息化助推学校蓬勃发展

(一)基于信息化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我校“一对一”数字化课堂的开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翻转,包括数字化云端资源体系、智能化学生学习终端,实现了课前、课上和课后的常态化应用,成为学生提升自学能力,展示自我的平台。

image012.jpg

图12 我校学生利用平板自制视频

2.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一对一”数字化课堂,3D打印课堂、VR课堂的开展,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和应变能力。而学生具有了信息素质,不管在学校还是走入社会,他都可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获取知识和进行知识创新,使学习不再受时空的限制。回顾这几年,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已喜获丰收,2016年,在全国创客教育3D比赛中,13位同学荣获优秀“校园创客”荣誉称号。

image013.jpg

图13 我校部分师生在I3Done的获奖证书

(二)教育信息化打通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命脉

1.提升了教师科研水平

以前,教师们的备课、教学研讨都以固定会议方式举行,现在,教师们备课时可以随时从学校微课网站观看其他教师录制或搜集共享的微课视频,教师可以登录云教育平台,下载精品课件并在线备课,平台还具有精品习题资源,教师可以一键搜图,一键找习题插入课件,非常方便,教师之间还可以一键分享这些资源,非常便捷,备好课,教师即可以将相关学习的视频和学案直接推送给学生,极大的提高了备课效率,教师们还积极通过微信群开展教研,外出学习调试积极分享收获体会,教师教科研能力逐步提升。

2.提升了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能力

目前,我校“一对一”数字化课堂逐步成熟,2012年11月,在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中,我校地理刘思含老师、英语吴婧老师获得一等奖,生物吴玉英老师获得二等奖,现在,教师使用平台的熟练度和使用率越来越高。此外,经过全校教师分科组的全员微课培训,在2015年海口市首届微课视频制作比赛中,我校参赛的11名教师全部获奖,其中两位获得一等奖。在小部分教师的带动下,“微课”教学理念逐渐被大家所接受并认同,2016年9月海口市龙华区首届微课视频制作比赛中,我校共22名教师获奖,2017年4月举办的海口市初中数学微视频大赛中,我校9位老师获奖,4位一等奖,5位二等奖,在我校举办的两届微课大赛中,全校三分之二的教师参与微课比赛,16位教师被评为一等奖。2015年11月我校刘思含老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获得了全国湘教版地理教材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获得一等奖。2016年4月,王朝刚老师在i3Done社区荣获“创客导师”称号。

(三)提升了学校的办学质量

近年来,在学校信息化建设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学校的中小考成绩也突飞猛进,优秀率、中考综合排名、重点高中率取人数均有了很大提升,低分率逐年下降。2004年到2017年的海口市初中毕业测试中,学校的综合排名从海口市第11名上升到第3名。2013至2017年,在海口市小学毕业测试中,学校的综合排名从第5名上升到第2名。

image014.jpg

图14 2017年海口日报教师节特刊祝贺我校中考再创佳绩

四、继往开来,信息化建设反思与展望

回顾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十多年历程,紧随时代步伐,统筹规划、构建体系是前提,结合实际、专项建设是基础,资源共建、服务教学是关键,强化技能、优化教学是核心,成效引领、成果推广是动力。

学校在信息化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师在信息化进程中已经感受到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便捷与高效。但随着课改的推进,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着眼未来的教育诉求,我们的课堂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以学为中心体现不够,自主学习深度有限;二是软硬件条件的制约,网络环境不完善;三是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如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混合学习等把握不够,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升;四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还不能完全实现,同质化教学比较明显。

未来,学校将构建以大数据教学分析为基础的教学云平台,云平台将是智慧校园中一个交互管理平台,能给学校、老师、家长及学生提供更便捷、全面的移动教育服务,提高学校教学教务管理效率,学校将依托“云计算+大数据+教育”的教育云模式,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发展之路,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品质。打造“个性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智慧校园”,不断推进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智能化管理应用的建设。教育加上互联网,就像插上了梦的翅膀,金盘实验学校将继续为教育信息化,打造具有信息化、国际化素养的人才而努力。

专家点评:(海南师范大学王觅副教授、博士)

此案例展示了基础薄弱学校如何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学生学习力的提升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从而提高学校整体办学品质。它是以教育信息化提高办学品质的一个很典型案例。

作为海南起始薄弱校,学校始终以解决教学实践问题为导向,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中心,通过智慧校园网络建设、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模式创新、微课资源建设与共享、3D课程开设与实践、有计划有梯度有层次的校本培训和教师比赛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探索、深化、扩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作用,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

教育信息化在推动学校发展和提升办学品质的效果已较明显,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应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个性化的因材施教是需继续探索的课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