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管理活力、提供应用合力、激发改革动力

单位名称: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入选年份:2018年

简    介:东湖高新区教育信息化通过机制创新,统筹管理“一化、两研、三创”工作,通过应用驱动,深入实施“三点、三力、三率”管理过程,在全面推进上狠抓“三率”,在深入融合上突出“三点、三力”,以实效管理促进高效应用。



一、背景与概况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湖高新区、光谷)位于武汉市东南部,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光谷教发院)是区教文体局直属事业单位。2015年7月,区管委会将原教学研究室更名重组为教育发展研究院,全院设有五个办公室、一个中心,即综合管理、体卫艺、教学研究、教育科研、培训管理办公室及信息管理中心。

全区现有公办中小学校39所,在校学生52685人,教师3321人。所辖中小学校信息环境优良,移动终端配比高,“三通工程”建设中有线网络2G总宽带出口,内网千兆互联互通,到2018年底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达到50%;所有班级教室、功能室、报告厅场所均配置交互式班班通设备,智能高清录播教室覆盖所有学校,生机比达到6.5:1,基于武汉教育云的智慧教室60间,人人端移动设备3300台;所有学校、管理人员、教室、学生及家长均建立了教育云空间。(以上数据来自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系统)

二、特色与创新

东湖高新区教育信息化通过机制创新,统筹管理“一化、两研、三创”工作,通过应用驱动,深入实施“三点、三力、三率”管理过程,在全面推进上狠抓“三率”,在深入融合上突出“三点、三力”,以实效管理促进高效应用。

(一)机制创新——统筹管理“一化、两研、三创”

信息管理中心瞄准科学与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关键师资信息素养提升、课程与课堂双融合落地,这三点并发,创新整合“一化、两研、三创”工作,即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教研,课堂创新融合、科技教育创新及创客教育课程,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

1.“一化”——推进教育信息化。信息管理中心始终围绕武汉教育云平台规模化、常态化、深层次应用,抓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一核心理念,“机制创新、应用驱动”两个基本原则,从管理者、技术人员、教师这三支队伍信息素养提升为突破口,以信息环境建设、队伍建设、资源建设、应用创新为重点工作,深化智慧课堂、同步课堂、名师工作室、课程社区、探究性学习等5个规模化应用。

2.“两研”——信息技术、科学两个学科教研。信息技术教研注重技术融合,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大胆尝试走出计算机房,师生人人手持平板移动终端教学,信息技术移动端课堂教学模式,在全市首开先河,信息技术教师借助技术优势,率先进入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科学教研注重翻转模式,以微课倡导探究式学习,师生参与建设实验教学系列微课程。

3.“三创”——创新融合、科技创新、创客教育。促进教育教学创新转型,加大智慧课堂、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创新融合试点应用;加强创客教育导师种子培训及比赛活动组织;加快科技创新,推进科技教育,探索STEAM课程。

(二)应用驱动——深入实施“三点、三力、三率”

打造“三点、三力、三率”的光谷云生态链。以工作落实率、活动知晓率、设备使用率三项指标进行全方位评价武汉教育云建设和应用。以“空间+”智慧校园为出发点,为管理机制注入活力,明确推进方向;以“五个一”观摩培训为着力点,为创新应用提供合力,夯实推进力度;以“双课改”深度融合为落脚点,为改革驱动激发动力,瞄准推进重点。

1.全面推进,狠抓“三率”。以工作落实率、活动知晓率、设备使用率为抓手,形成区级完善的调度、联动的工作机制以及学校各中心协同落实机制,动员教师全员参与机制,制定设备使用的绩效考核机制。不断完善信息基础环境,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丰富区域优质资源,促进武汉教育云应用粘性度与活跃度,倡导用空间数据“说话”。

管理上,引领干部工作落实率方面,方案“晒”空间。要求进一步健全机构、实施有效计划,做到全体学习、全面设计、全面总结。各学校设置有信息资源中心、教师发展中心、课程管理中心,学校统筹协调三个中心合力落实和执行各项工作。例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执行过程中,由教学副校长牵头,教师发展中心拟定活动实施方案,课程管理中心具体落实备课、教研、上课的组织,信息资源中心提供“录课”、“晒课”、“推优”技术保障。统筹协调机制,打破了部门间工作壁垒,避免了工作互相推诿的现象,强化了工作落实率。

组织上,动员教师活动知晓率方面,资源“传”空间。要求方案科学、落实有效,做到全体知晓、全面开展、全面提升。例如教师教育信息化大赛、武汉教育云“三优”评比等活动,涉及教育云空间、教学设计、论文、教学课例、微课等多种项目,我区每年参赛作品均达到3000件,作品数量是教师数字教育资源内生能力的标志,是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素养和能力的重要体现。区级通过信息管理中心动员和培训,学校通过校本培训,提高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造数字资源的意识,培养了教师利用新媒体和新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习惯,提升了教师应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课堂效率。以活动促进应用,是推进信息化工作的重要途径。

应用上,驱动课堂设备使用率方面,数据“见”空间。要求机制创新、应用高效,做到措施见效、应用高效、取得成效。例如我区中小学校均建设有智能高清录播教室,配备了60间基于武汉教育云的智慧教室,人人端移动设备3300台,这些设备的经费投入巨大,如何发挥新媒体设备的效益,如何提高设备产出,实行“用就配,不用就不配,用得好就高配”的鼓励措施,制定了设备使用率的绩效考核评价方案。录播教室的使用看数量、流量和质量,鼓励学校开放录播教室,激励教师走进录播教室进行常态化教学和一键录课,通过录播平台上的录课数量、平台上课例的浏览量以及相关录像课比赛的获奖质量三个维度评价录播教室的设备使用率。智慧教室的使用看教育云教学助手、互动课堂的登陆次数、备课资源数、师生互动量,通过武汉教育云平台的信息统计排行,评价智慧教室的使用率。

2.深度融合,突出“三点”。武汉市教育信息化的源头来自市政府在2012年底出来的《武汉市教育云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武汉市教育信息化的抓手就是武汉教育云规模化、常态化、深层次应用,这是出发点;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的关键是教师,抓手是教师信息素养和能力的培训,这是着力点;课堂教学变革、课程跨界融合的主阵地是课堂,这是落脚点。在这“三点”上发力,为管理机制注入活力,为创新应用提供合力,为改革驱动激发动力。

深化空间应用,以“空间+”智慧校园为出发点,为管理机制注入活力。“人人通”是方向,经过6年的武汉教育云空间应用探索,区教发院在教育信息化推进中始终抓住“网络空间人人通”这个方向导向,充分发挥武汉教育云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以云平台为核心阵地,内生资源、汇聚数据。

一是在机制上自上而下地用。教育局机构空间、学校机构空间、名师网络工作室、课程社区、教师教学空间、学生学习空间的数据互联,家校帮手机移动端、教学助手平板人人端与教育云资源库互通,教师在教育云空间在线时长总计77万小时,教师登陆次数总计40万次,教师空间文章发表11万篇,教师教育云网盘容量760T。全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考核的过程性资料,要求必须在教育云空间上体现出工作方案、过程性资料、结果与成果展示,将空间监控数据纳入中小学绩效考核,打通了空间,激活了用户,提高了空间粘性度。自上而下的用空间、管空间这种推进机制收效明显。

二是在试点中探索创新地用。各中小学校全部开通教育云智慧校园,学校空间门户替换了原有的学校网站,家校帮手机移动端全面渗透校园办公、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教务管理、校务管理等30个应用。市级层面,将各类活动居合道武汉教育云,我区积极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晒课累积4904节)、教师教育信息化大赛(参赛作品累积9633件)、武汉教育云“三优”评比(参赛作品累积1277件)、武汉市资源征集活动(征集作品1719件)、武汉市微课大赛(参赛作品846件)、武汉市NOC创新与实践活动,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均在武汉市独占鳌头。区级层面,创新性地开展区级活动,将光谷年度教师评选活动搬到了教育云平台,吸引了近40万人次的参与,将活动渗透教育云空间应用,深入教师、学生和家长。学校层面,在教育云移动客户端“家校帮”上全面展示了学生创客作品、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点赞”来评选优秀案例,管理上轻松、便捷、公开、高效。教师层面,倡导使用教育云平台的教学助手和互动课堂教学与备课工具进行课堂教学、资源建设、师生互动、学习评价。武汉教育云智慧校园已经全方面渗透到学习的教育管理、课堂教学、活动组织。

搭建展示平台,以“五个一”观摩培训为着力点,为创新应用提供合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教育云空间如何建设与应用,不仅仅是专家的理论引领,更多的是同伴互助,信息管理中心独创“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现场观摩培训活动”,即“五个一”观摩应用,通过学校推进信息化的管理经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现场上课展示、基于新媒体与新技术的立体说课、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分享、基于微课的应用等五个方面,更新教育改革的思想观念、提升新媒体新技术融合教学的认识、开阔运用技术和应用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的眼界。每次活动参与人数多、规模大,学科与学段覆盖广,展示课获奖级别高,分享与汇报启发深,活动支撑手段新。形式丰富,手段创新,教研协同,案例经典,解决了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系列难题,深入人心,在全市影响力大,覆盖全面,效果明显。

以“会用、乐用、常用”导向促进融合,将“五个一”应用观摩活动作为我区教育信息化的抓手,4年时间,先后组织了区级专场、学校专场、学科专场、应用专场、技术专场、比赛专场、培训专场、活动专场、名师专场、说课专场、德育专场、管理专场等系列化活动。例如2017年6月14日,东湖高新区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现场观摩暨舒晓辉、陈克斌、李静名师工作室联合活动在光谷二十六小举行,该活动是一次顶级NOC全国一等奖获奖教师的说课专场,3个小时的时间,展示一节获得过全国“恩欧希”创新将的顶级融合课,分享了5节NOC说课一等奖、全国科学实验说课一等奖案例,是一次教研盛会,吸引近400名教师观摩。再如2017年11月14-15日,区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现场观摩暨“天喻杯”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评比活动在光谷一小新竹路校区举行,从173名教师优秀课例评选出13位个课例现场教学,全面展示我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应用融合,是一次比赛观摩专场,活动现场观摩报名人数326人,最高在线观看直播人数1542人。“五个一”应用观摩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在4个学段、10个学科中,累积45人获得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类教学优质课评比的全国奖,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三年来获得“部级优课”累积67人。

突出创新融合,以“双课改”深度融合为落脚点,为改革驱动激发动力。课在光谷的教育信息化之路上,迈左脚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迈右脚是创客教育与课程深度融合。从创新融合、科技创新、创客教育三个方面进行创新转型。

在课堂教学变革方面,发挥利用空间进行教学的优势,加大智慧课堂、翻转课堂、慕课课程、微课教学等试点应用。丰富教师课堂教学的数字教育资源,填充教学资源池,利于教师课堂教学随时发现和随意调用数字资源;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素养,利用新媒体、新技术高效呈现师生互动与学习评价;变革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实现和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新型学习环境。

在课程创新转型方面,拓展利用空间组织活动的功能,举办线上课程展示与比赛活动,结合创客教育的开源理念,转型传统校本课程及社团活动,引入STEAM课程,将编程思维、PBL教学模式植入科技制作课程,以创客教育和STEAM课程推进为切入点,从空间建设、导师培养、课程开发、活动组织、文化培育等五个维度快速推进。2017年9月29日,我区承办武汉市中小学创客直通车系列活动(第五站),遴选了7所学校进行创客节目汇演,融入了激光秀科技舞蹈、玩转足球歌舞、无人机奇幻森林情景剧、创客实践小品、机器人强军梦、管弦交响乐VR秀等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元素,光谷十五小首创的传统皮影艺术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成果得到广泛成长。我区抓住光谷创客企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企业和学校牵线搭桥,提供政策鼓励校企合作开发课程,采取免费建空间扎根试点、送设备定向协议合作、送课程开设创客社团、送创客师资上课培训、送活动体验创客前沿科技等方式,实现校企双赢。各个学校的机器人社团课程、分层走班创客课程、泥塑安徒生童话课程、阳新布贴课程、无人机课程、榉木搭建课程、智慧生态农场课程、皮影创客课程等应运而生。全区中小学在科技创新与科普教育活动普及率达100%,开展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项目达20多个。在世界机器人大赛、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全国信息技术创新大赛(NOC)、全国青少年电脑制作大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省市机器人大赛、未来工程师、创意作品设计大赛、航模空模建模车模及无线电测向、科技创新发明等活动中成绩斐然。课程创新转型,激励着各学科教师加入探索和实践,吸引着每个孩子都想做动手实践的小创客。

三、成果及影响

东湖高新区从管理入手,顶层设计基于教育云空间的各种平台与大型活动,服务于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自上而下的推进机制、想方设法的试点应用、探索创新的融合氛围、以身示范的扎实推进,区域整体提效减负成果显著,得到了上级行政部门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各类教育云空间上的活动驱动信息化应用,东湖高新区在武汉市资源征集活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大赛、教育云空间评比活动、中小学微课大赛等活动中数量和质量均位列首位,“一师一课”活动及名师网络工作室建设扎实开展,通过几年来打通空间的工程开发日趋完善,空间建设与应用深入人心,空间粘性度与活跃度越来越强,得到了市局、市教科院的高度肯定。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中,涌现一批优秀教师典型。两年来在各类整合课、NOC教学实践评优、全国中小学机器人展评等比赛中斩获全国一等奖21人次。

四、经验与启示

面对教育信息化2.0时代,在近几年的教育信息化推进中取得的成绩,得益于理顺了管理体制,强化了部门联动,促进了跨部门常态,大大降低了协调成本,着力解决了效率问题。强化了需求导向,通过比赛、活动形成“平台+教师”有效互动机制,实现了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教师资源建设由“外生”变为“内生”,极大激活了蕴藏在教师群体中的热情和潜能,着力解决了动力问题。坚持了应用驱动,对信息化工作落实率、活动知晓率、设备使用率这“三率”为依据,基本实现了从“以硬带软”到“以软带硬”的转变,实现了从设备供给到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服务供给的转变,着力解决了建设问题。推进了协同创新,教育局加强了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聘请专家科学引领和专业指导作用,中小学校积极实践应用,企业参与建设,凝聚了智慧力量,形成了工作合力,多方力量协同创新,有机整合了各种资源,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着力解决合力问题。

东湖高新区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支持下,以武汉教育云规模化、常态化、深层次应用为主线,推进教育信息化,围绕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一基本理念,坚持应用导向,以装备建设营造应用环境,以教研科研拓展应用渠道,以培训观摩促进应用效能,以评价管理提升应用水平。进一步从深化空间应用出发,为管理机制注入活力,从搭建展示平台着力,为创新应用提供合力,向突出创新融合落脚,为改革驱动激发动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