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成都市锦江区
入选年份:2017年
简 介:锦江区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为立足点,创新性的成立“教学信息化名师工作室”,培育教学信息化应用典型,将学科名师打造成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引领者和教育信息化领军人物,带动和影响一批一线优秀青年教师,不断提升教学信息化理念,实践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创新。
内容导图:
“教学信息化的主力军无疑是一线教师。与之相对应的有没有‘阻力军’呢?有!而且还曾比较强势。”曾乾炳说。作为锦江区教育局电教馆馆长,他如是解说“锦江信息化名师工作室”的缘起。
和中国的很多中心城区一样,锦江区是成都的传统基础教育强区,教育质量多年来一直位居全市第一,辖区内名校和名师资源众多。2012年,已经成为四川省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区的锦江区,面临现实的困扰:教育管理信息化蓬勃推进,教学信息化推进却抓不着头绪,进展缓慢。“‘阻力军’是谁?毫不客气的说,往往是传统教学名师和学科教研员。” 曾乾炳分析说:“正因为传统意义上的‘强’,才使部分锦江教育人固步自封、抱残守缺的心态在一度时期甚嚣尘上”。教学信息化实质是一场革命。革命就会触动一些人的“奶酪”(既得利益)。那些名师和学科教研员是传统教育的既得利益者——是传统教学给了他们的荣誉和地位。因此,客观上他们对信息化教学有天然的排斥,既不想看更不想变。这种现象不仅是锦江区独有,在全国各地都真实存在。
“主力军”与“阻力军”的观念冲突,迫使锦江教育人思考“传统基础教育强区,如何实现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嬗变?”
来自一线的教学创新是促进课堂嬗变的源泉
2012年, 《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管理和应用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文件提出教学信息化工作的“11411”策略,其中的“4”,即指抓实“教学信息化示范研修工作室”等四个项目载体。项目由人事科牵头,电教馆具体实施,2016年更名为“信息化名师工作室”。建成两期共10个工作室,形成了科学覆盖全区50余所中小学、3000余名各学科教师的研修体系。通过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研修,培育了大量教学信息化“种子教师”,有效推动了区域中小学课堂教学嬗变。
今天我们知道,一个学校或区域的信息化水平不是由传统名师或教研员决定的,是由一线教师这一最富有能动性的群体决定的,要实现课堂嬗变,必须从促进一线教师的生长来带动。正如诺贝尔经济奖得主费尔普斯说:“社会创新活力有赖于草根和基层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而在2012年,以教学信息化为方向成立名师工作室,无疑是锦江教育创新之举。
为一线研究型教师搭建创新平台,释放创新活力,是锦江区促进教学信息化环境下“课堂嬗变”的源泉和关键。
“选种”——严格筛选,点面结合
遴选“种子教师”是第一项基础工作,主持人的遴选又是最为重要和最基础的。锦江电教馆从区内教学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学校,按照“TPACK能力过硬,教学水平服众,乐于合作分享”的标准和“宁缺毋滥”原则,首期遴选了4位公认为既是信息技术能手又是学科教学骨干的教师担任主持人。4位主持人分别来自小学语文、数学和初中英语、信息技术学科。接着,又按学科相近原则,通过学校选派和电教馆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把一些有信息技术素养和明显教学发展潜质的教师派入了各个网络研修室,组成了6-10人的研修团队。
锦江区首期教学信息化研修工作室主持人与骨干成员们
“育种”——机制保障,研培并进
经过最初的组建,锦江电教馆迅速把工作的着力点转向对工作室种子教师进行“培育”。2012-2013年,以“边研修,边实践;先研修,后示范”为原则,落实“与其待遇,定其要求,多元研培,平心静气,期许‘花开’”的工作基调,全面展开种子教师能力培育工作。
工作室研修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采用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框架(TPACK,如图),从学科内容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和技术知识(TK)等核心知识的整合以及学科教学知识(PC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等方面提升。
TPACK知识框架
种子教师的研修培训计划是多元的。电教馆向四川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定制了6个月的“锦江区教学信息化骨干教师研修班”,进行较为系统的教学信息化理论与应用通识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围绕研修主题和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研修室任务为核心,对各室(组)教师的各项知识、技能缺失点进行针对性设计,通过理论讲座、案例分析、对策讨论,进行实际应用的训练和提升。研修班师生在“锦江教师成长空间”首批注册,并基于该平台进行了规范性学习与灵活性学习。
梁娟研修室在进行工作室空间设计
区电教馆还组织教师参加“Inter未来教育”基于项目的学习,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与教学变革课程的培训,参加惠普公司“优创”项目培训;赴上海、重庆观摩学习微课教学法、翻转课堂方法;参加Apple公司技术交流活动;分期推荐“研修室”主持人和研修成员参加“锦江区名师清华大学暑期研修”。聘请“锦江区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做长期跟踪指导,并适时组织考察学习,延请国家级信息化专家蒋鸣和、黎家厚、后有为做专项指导。主持人和研修成员既有定期的现场培训、研讨、做课,也可通过视频连线、微课学习、邮箱往来、工作室网络空间、微信公众号等与同伴和异地专家、同行进行实时互动和课例研讨。
种子教师们反映,工作室思路明晰、策略落地,使他们走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初期迷茫懵懂,看到了无限创新可能。
锦江区首期4所工作室的网络空间
“发芽”——学科应用示范,教师专业发展
2014-2015年,第一期4所“教学信息化工作室”从稚嫩逐渐成熟,主持人和研修成员的TPACK能力和意识逐渐增强。工作室逐步聚合了区域信息化教学示范中心、信息化教学研修平台和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功能。
工作室成为了区域教学信息化的“播种机”和“孵化器”,也成为有志于通过信息化促进课堂变革的教师们的“朋友圈”,更是这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团”和“训练营”。主持人引领研修团队探索和实践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教学的融合,构建新型学习方式;研修成员回到学校影响、带动其他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真实、有效的一线教学信息化。这些新型学习方式来自教学实践, 在实践中持续发展和完善, 同时开创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 在行动中研究, 在研究中提高, 符合TPACK的核心特征,得到多位国家级专家的高度评价。
“杜玉工作室”2013年尝试构建“基于魔灯平台的小学语文教学平台”,致力于解决传统阅读教学的不足,初步形成基于魔灯平台下,语文阅读与习作评改教学新模式。2014年,以学生自带平板电脑的方式,开展基于应用工具的“ipad课堂”建设,并加入国际Tech EDGE(科技融入教育)项目研究。2015年,引入“全景课堂”平台,有效提升“ipad课堂”备课上课效率,并在成师附小万科分校全面推广这一新型教学方法。可谓一步一莲花,发生质的变化,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
主持人杜玉在2015年度展示活动中
2014年,“梁娟工作室”在信息化环境及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力度上更上层楼。这一年中,该工作室进行了三次大型展示活动,聚焦三个主题:信息技术对英语学科教学的支撑和整合;英语微课的制作和使用;英语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每一次的展示既梳理和总结前一阶段研修工作,又为下一个研究阶段指引了方向,提高了目标。继“梁娟名师工作室研修空间”在2015年全国信息化资源案例评选中获得一等奖,微信公众号“成都七中育才云端上的英语教与研”更是深受欢迎。
2015年,“汪海鹰工作室”进行“4S小学数学教学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索,初步总结出4个方向的操作模式“基于自主操作的情境化教学模式”、“基于全员参与的互动性教学模式”、“基于适度翻转的生成性教学模式”、“基于自动评测与数据分析的作业方式”。
“马庆达工作室”则长期研究PPT的深度应用与跨平台应用,为锦江区贡献了一批优秀的课件和微课资源,在全国、省、市多次获奖;并形成了深受好评的PPT深度应用系列区本培训课程。
梁娟研修室骨干成员皇影在2014年度展示活动中
在锦江教育资源云平台上,首期4个“教学信息化研修室网络空间” 践行着“行胜于言”。4个研修室团队,经常深入各校,到教师们中间,进行教材教法变革的调研;定期培训家长,致力打造家校共建实验课程的模式。
教学信息化名师工作室的杜玉、梁娟、汪海鹰等主持人和部分核心研修成员,已成为享誉省市、全国知名的教学信息化名师;教学信息化学习力、研究力、应用力突出,研修成果成效、团队成长和教师发展表现优异。历年来,工作室成员多项信息技术与学科创新融合成果(包括课例、论文、资源)获得高等级奖项与专家高度评价,多次在各级教学信息化培训会上讲学、献课,或担任各级信息化教学竞赛的评委。工作室近年参与“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竞赛(锦江区)赛前培训”,讲授落地锦江的TPACK教学设计,受到区域内学科教师的热烈欢迎。对于锦江教学信息化探索的最新成果,他(她)们的聚合能力强大,辐射推广及时而广泛。
主持人杜玉在锦江区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会上
通过工作室的示范引领,锦江区已培育出一支TPACK素养较高的教师队伍。区域内每一所学校均有数名适应未来教育发展,在所在学校独挡一面的教学信息化“种子教师”。 在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下,锦江区在各级教学信息化应用竞赛中持续创造成绩优异,在成都市教育技术工作考核中多年排名第一。在中央电教馆举办的“新媒体新技术应用研讨暨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中,连续六届成为西部地区区(县)级第一名,连续四届荣获优秀组织奖。据统计,全区85%的学校均有教师在该项赛事获奖。2016年9月,在教育部赴川信息化调研活动中,主持人梁娟率工作室与杜占元部长对话,获得高度肯定。
2016年9月杜占元部长亲切慰问梁娟工作室全体研修人员
如果说2011年我区的教学信息化“种子教师”是“星星之火”,那么,到2016年,这些“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第二期6所工作室正式升格为“锦江教学信息化名师工作室”,来自小学数学、语文,初中英语、数学、物理以及STEAM跨学科教育的教师团队,以推动锦江课堂教学信息化为目标,拓展视野,协同研修。
梁娟工作室成员在第10届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竞赛中获一等奖
“开花”—— 区域从观念冲突到课堂嬗变
“工作室”正在影响和引领着锦江区中小学课堂发生四大嬗变:
角色之变:教师从课堂的“主演”变为“导演”,学生从课堂的“配角”变为了“主角”。
锦江区中小学的“e教i学”课堂,一大显著变化是“生进师退”,学习过程逐渐取代教学过程,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角,教师退到了幕后,变成了“编剧”和“导演”,课堂活泼了、生动了、有趣了。
年逾50的主持人杜玉,用自己的实践证明“老教师在小学不受学生欢迎”是个伪命题。她的ipad课堂妙趣横生,连前来指导课堂教学的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的专家们都连连竖起大拇指。她的ipad不仅作为“电子书包”,也不仅是沟通作业信息的交互工具,而是真正融入课程。她说,“我想的是让计算机成为讲师,老师成为教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来推动教学方式的彻底变革,包括自主性、开放性、个性化、互动性、非行政化、去权威化等。”
主持人杜玉在2017年全国数字化学习课例展示交流活动中
主持人汪海鹰说:“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教学工具的改变,我们悟出了师生在教学中的相处之道——师退生进,智慧前行。在课堂上,只有教师足够的退,才能把课堂还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留下的是教师“退”的脚印,也正是学生“进”的步伐。这串脚印记录的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汪海鹰工作室”积极进行各种信息化教学探索,加深学生本位和学科融合意识;研修成员们使用技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课堂教学形态更加自主能动。尤其作业盒子、狸米学习等新型教学APP的应用在区域领先,狸米学习研发团队数次专程飞到成都征求汪海鹰工作室应用需求。《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中APP的运用策略研究》课题研究获得好评。在省内多次做《在技术支持下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学习模式探索》主题宣讲,带动数学学科教师广泛应用。
主持人汪海鹰在2017年“APP助力智慧教学”研讨活动中引导学生用APP认识钟表
2016年,梁娟工作室承担的市级课题《基于数字化学习的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实践研究》课题结题。课题组通过深度实践,厘清了符合初中英语教师成长共同体特征的数字化学习的环境、资源以及方式等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也建构了符合这一特定教师群体特征和需求的专业成长共同体的愿景与设计。包括构建了多元的数字化学习环境(网络空间平台、微信公众号、成长共同体QQ群);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系列数字化主题学习(微课程学习、网络平台设计、MOOC的学习、学习社区(learning community)、思维导图(mind map)、交互式电子白板(smart board)、翻转课堂、数字故事、电子书包);建立了初中学生英语学习数字化指导库,开发了系列英语课程(优选APP进课堂、项目式学习);探究出了数字化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路径与策略。呈现了较多的实践性成果,具备较好的应用参考价值与示范意义。
教材之变:由书本是“圣经”到书本是“学材”
主持人梁娟说:围绕着学生的学习,仅靠书本内容已经无法支撑教育‘未来’之重,整合与应用网络工具、资源、服务和环境来开展教学应是未来课堂的新常态。“梁娟工作室”从初中英语传统教学的保守者到“翻转课堂”的潜心实践者,探索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学科的深度融合,自我颠覆,卓有成效,成为锦江区面向未来中学学科课程建设的领军人物。近年来自主整合教材,设计和生成了英语微课库与语料库,将适宜的教材内容前置在微课,实体课堂增加自编语篇。2015年七中育才学校启动全覆盖的校本微课库建设,“梁娟工作室”的典型引路效益显著。2017年,由梁娟工作室领衔,启动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英语校本课程《学科拓展与综合实践课程之国际理解课程》建设,学生自主编撰的《育才21世纪英语报》质量可圈可点。
梁娟工作室引导学生自主编撰《育才21世纪英语报》
“杜玉工作室”的课程整合,始于语文与科技融合“主题阅读”系列教程,代表作品《窗边的小豆豆》;继而以深度学习为目标进行更多课型的整合,代表作《沈石溪&西顿》动物小说阅读;《成语与SCRATCH之旅》。不仅有整合形成的纸质教材,更由师生共同制作为电子书籍、课程iBook和iTunesU,系统地将语文教学与科技进行了有效的融合,形成了一系列的数字教材。所有的学习视频被上传在优酷(youku)平台的“万科201303”空间中,仅2016一年的时间,积累了一千多个视频。
学法之变:以构建高效课堂、开展深度教学为目标,以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创新融合教学为突破口,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整合能力和跨学科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在几所工作室,不仅“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改变教学方式”。开展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深度学习实践,翻转课堂已成学科常态。
“杜玉工作室”经过首期4年的努力, 创建了以技术支持的学生个性化学习为特征的“1对1” 数字化学习的语文学习新模式, 聚焦于深度参与, 释放学生的潜力,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该工作室的ipad课堂探索出 “三环节教学法”即:任务前置;互动提升;理解重构。这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课堂更有效,更有趣,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中享受深度研究,深度学习的快乐。“任务前置”,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前概念”的建立。学生一定不是以一张白纸的姿态走进教室的,教师在上课前将学习内容以任务形式下发给学生。学生在任务的指导下进行基本内容的学习,采用“双自式参与”,即自读,在“书”中学,自做,在“做”中学。“互动提升”,课中的“全深度互动” ,课中个人问题,小组问题来源于孩子们的求知需求,相互的交流与互动,让孩子们经历“产生质疑——思维碰撞——问题解决——产生新的问题”的实实在在的过程,实现思维碰撞提升,让真问题,真疑惑,真期待,真学习进入我们的课堂。“理解重构”,课后,学生通过平台展现学习的收获和感悟,学生互评和自改作品,课后享受式提升,让学生即时交流,即时反馈,跨越时空,让孩子在评价反馈中不断改进与提升,获得成就感,认可感,幸福感。江苏扬州市教科院的专家在成师附小万科分校交流时说到“这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论教的课堂,学生的参与广度、参与的深度、思维的参与度、情感的参与度都非常高。”
在第二期工作中,“杜玉工作室”由小学语文进阶为跨学科研修,致力于“STEAM+”的校本课程统整,实践基于解决真实问题的跨学科项目制学习,令学生具有超出同龄孩子的思考力和建构力。高水平、高创新的探索,已经成为该工作室的常态。仅在2017年,工作室进行了STEM案例《桥之思》《神奇的拐杖》《成语与SCRATCH之旅》《让学校更美—声音篇》《古诗中的数字妙用》的做课探索,极大丰富了所在学校成师附小万科分校的校本课题小学“协同教学”新模式实施路径。
《神奇的拐杖》在中央电教馆举办的第10届全国新媒体新技术教学研讨暨中小学创新课堂观摩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并在大会闭幕式上作为最优秀案例进行推介。《古色古香评说“一”》在2017年11月的全国首届数字联盟师范学校成立大会作献课分享。从孩子们的问题中生成,设计了“一”代表少又代表多的哲理冲突,这样的矛盾如何在中国文化中相融共生。学生借助平台深入学习,激烈地讨论,人人发表独特见解。这样的精心设计获得与会者高度评价。
“马文兵工作室”藉由“网络画板”、”可乐数学”实践“移动的初中数学实验室”教学理念。“刘书娴工作室”则由小学数学“跨界”跨学科研修,进行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入融合探究,建构主体-主导的“生长课堂”结构,应用各类移动终端和各种有效、易操作的APP服务课堂,使“生长”落地开花通过信息化手段,为学生定制不同于别人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李霄羽工作室”的工作重心则与所在的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汇源校区推进“”智慧教学的目标相结合,工作室成员率先示范信息技术常态化、系统性的应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中。
信息化名师工作室在移动终端环境、STEAM教育、APP进课堂等方向的研修,促进了相关学校甚至整个区域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向纵深探索,多学科统整和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探索成为了6所“工作室”探究和研修的共同热点。
马文兵工作室成员在网络画板应用研讨活动中
评价之变:由传统评价到初步建立注重过程的多元评价体系,着力在能力评价、思维评价、全程评价三个方面。
成师附小万科分校ipad课堂班级(即“杜玉工作室”相关班级),孩子们不再需要“一考定终生”。在他们的“期末考试”中,自己完成的“可视化作品”具有较高的权重,以语文为例,“能力评价”通过《学生小视频评价标准》关注直接指向“调整、合并、替代、去除、删减”等学生核心创新能力指标,变过去教师评估的主观性为客观性,变单一评估为多元评估。“思维评价”,通过《小学阅读评价指导任务卡》,关注了学生思维过程,将语文“阅读能力”及其过程指导细化在其中,凸显评价的指导功能。学生也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水平和努力方向,把只重视结果变为注重学习过程。全程评价,在本项目评价中不再是老师一个人说了算了,家长、伙伴都会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参与评价,完成后的作品放在网上,还有网民们进行评价,全程全方位的评价让评价更加全面公正。“比如,传统考试的‘写字’,我们只能判断是否正确,而无法了解书写笔画的过程,在‘可视化作品’中,我们就可以通过‘回放’来详细了解孩子们一笔一划书写的详细过程。”
小学阅读评价指导任务卡一
学校与家长建立起一致的评价沟通方式,更利于老师、家长、学生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运用这套评估系统,过去老师眼中学业优秀的学生,在iPad创新能力评估上得分可能并不高,因为他们可能更在意父母怎样说,老师怎样说,少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而在传统意义上学业不是很优秀的学生,在创新能力上可能却有着不一样的评价。他们可能因为从不同渠道获得多种信息而得到很高的评估。
学校期待“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学习是无处不在的,并且是快乐的。当然,学习有时候肯定是会有点困难,但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有趣的。如果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这份意识和能力就是我们的收获。”而杜玉在信息化实践中的落脚点则不同:“借助iPad,我最想实现的就是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没有唯一的答案,只要有充分的理由支持。这也是信息技术带给我的思考。”
结语:
从锦江区中小学课堂教学发生质的变化可以看到,教学信息化名师工作室,切实促进了全区绝大部分教师的”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能力提升,有效推动区域中小学课堂教学嬗变,全区所有学校从中受益。根据需要,“锦江教学信息化名师工作室”还将得到进一步扩充。有道是,优育“种子”正当时,已然花开满园香;墙内恰是万紫千红,墙外已然万里香飘。锦江工作室通过大量展示、研讨、培训活动,正在发挥着示范辐射作用。锦江区之外的成都金堂、青白江,四川自贡、甘孜、阿坝等对口帮扶地区教师由此受益。四川省教育厅朱世宏厅长曾经批示肯定:“锦江区教育局信息化工作思路清晰,措施得力,特色突出,成效显著。”2014年9月,《中国教育报》以《建设高品质应用高效能——看成都市锦江区如何推进教育信息化》为题,对锦江区教育信息化作了专门报道。
几年走下来,我们的体会是,没有勇气同旧习作别,就没有机会与变革握手!这种变革应该说是一种由“乱花渐欲迷人眼”到“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嬗变——由最先的技术“炫酷”和缺乏变革的方向感,到现在技术适融且聚焦新课改理念的转变,具体体现在六个方面:
专家点评(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中心研究室主任张延蓉):
锦江区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为立足点,在全省乃至全国创新性的成立“教学信息化名师工作室”,培育教学信息化应用典型,将学科名师打造成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引领者和教育信息化领军人物,带动和影响一批一线优秀青年教师,不断提升教学信息化理念,实践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创新。研修成果丰富和多样,既有文本资料,还有数字教材。这些成果不仅能够为其他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且能够为名师工作室可持续发展提供多元的研修素材。
工作室定位清晰,发展目标明确,注重机制和策略并举、研修和示范并重,实现了名师引领、同伴互助、辐射示范、共同发展,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新途径,开创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新模式,形成了整体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