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技术平台,实现大面积个别化学习

单位名称:​上海市静安区

入选年份:2017年

简    介:上海市静安区生物学科教师团队在教育局支持下,以教研员为领队,独立自主、共同创建以“微课课程”、“个性化作业定制”、“静安知道”等为主要内容的《高中生命科学“二次”学习》信息平台,形成了师生、生生互动的“学科家园”、“公益性个别化家教”和学术至上的“教研学习共同体”。他们孜孜不倦地在利用信息技术改革...

上海市静安区生物学科教师团队在教育局支持下,以教研员为领队,独立自主、共同创建以“微课课程”、“个性化作业定制”、“静安知道”等为主要内容的《高中生命科学“二次”学习》信息平台,形成了师生、生生互动的“学科家园”、“公益性个别化家教”和学术至上的“教研学习共同体”。他们孜孜不倦地在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教研的道路上努力创新,引领“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

主要内容结构导图

image001.png

一、 项目研究的缘起

学生个体差异甚大,但在班级授课制度背景下,学生丰富的个别化学习诉求在课内难以得到有效回应,而课后学生在校时间、空间和教师体力、能力的有限等因素,也难以取得满意的回应。最后极易导致学生问题积累,学习愈发困难,自信受挫。

image002.png

另外一方面,生命科学教师往往执教4个以上的班级,为了能在上课前了解学生之前学习的情况,需要一早赶到学校催学生交作业,抓紧时间批改作业,统计、分析作业中的共性问题,以掌握不同班级的情况,进而对设计好的新课做适当地调整……这让教师疲惫不堪。

教学相长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学生个别化负担负担很重的同时,教师感叹自己的专业成长相对不足,结果这类学校教师离职现象突出。

image003.png

在政府加大力度抵制有偿家教背景下,一个集区域全体教师智慧、优质资源共享、满足学生泛在学习条件下的“公益性家教”,成了师生共同的愿景。

为实现这个愿景,一支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静安区高中生物学科教师团队,历经多个寒暑调研、创建,静安区高中生命科学“二次”学习平台应需而生。

“二次”学习就是指学生在经历学校里新课学习之后产生的个性化问题或发展性需要所延伸出的自主性、选择性学习行为,是师生在课堂之外自然延伸的一种学习需求。

借助信息技术的泛在学习、合作共济的教学生态,能突破时空限制,通过学生自主自选的微课、在线生生和师生互动、精准针对的作业训练,激发和支持培养学生自主性和自调控学习力,通过大规模个别化学习,有效提高课后个别化辅导的效能。同时利用信息技术的统计功能,教师能轻松掌握学生的提问、作业情况,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活动的设计,提高教学效果。合作共济的教学生态,也可催发教师专业研修的新形式,满足不同学校教师的教学相长需求。

二、 “二次”学习平台的研发

静安区生命科学“二次”学习网络平台的建设前后历经近七年的时间,从最初简单的构想到今天全区的普遍应用,“二次”学习平台不断优化,内容不断丰富,成为了师生共同的“学科家园”。

(一)“二次”学习平台建设的过程

1. 以早期开发的能力分层题库资源为内容基础

2009年-2012年:区域性的“基于生命科学课程标准的表现型目标制定行动”和“基于课程标准的习题研制区域行动”,建设了基于《课标》和能力分层的题库。

2. 以前期“二次”学习需求调研和网络推送的微视频作为平台研发基础

2013年:完成学生“二次”学习需求调研,依据信息开发相应微课视频、分层作业,通过网络通讯共享,分校、分班、分层推送相关学生。

3. 以大规模个别化“二次”学习数字平台(1.0版)研发形成个性化学习空间

2013年5月开始:研建具备“微课程系统”和“静安知道”师生互动“二次”学习平台,完成微课资源上传,在教师群和个别学校高三学生中试运行和调制改进。

4. 通过“二次”学习数字平台模块优化拓展(2.0版),创成了成熟的互动型学习空间

2014年初,研究、统计平台初步运行之数据,指导平台的“作业定制“、”大数据分析库“的创建与运行。

2015年4,数据分析系统基于学习数据开始发挥统计和指导教学反思等作用。

2015年9月,3.0版平台优化开始,增教师、学生“微论坛”群。

(二)“二次”学习平台建设的关键方法

以平台建设的技术发展为工作开展的主线,横向联动教师课程、教学的理论、方法、技能的同步发展。以区域教研课程的开发、实施,引领与项目实施的教师相关专业素养的同步提升。

image004.png

图1

三、 “二次”学习平台主要内容与解决的问题

静安高中生命科学“二次”学习平台,以“微课系统”、“静安知道”的生成性问题互动学习空间、个别化作业定制系统等功能模块,确保全区学生大规模课后差异化学习辅导得以实现,让学生学习个性化学习问题得以及时解决。

image006.png

图2:基于学习一般路径的“二次”学习平台内容结构导图

(一)平台能从内容、学法、评价等多维度来满足学生对微课程学习的个别化选择

1. 微课

微课学习从知识内容、知识类型、难度、视频呈现形式等多方面提供学生个性化选择,突显个别化的特征。

image007.png

微课视频内容已经覆盖中学生物学课程结构内容,总量207个,微诊断2600多条,并在不断地动态生成发展发展中。

2. 微评价

学生观看完微课程之后,系统会自动带领学生进入“学后习题评价”,学生在提交习题后,系统会立即推送习题正误判断信息,还会呈现基于学生实际答题表现的个别化诊断语,包括正确答案解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个别化地根据学生所选答案给出具有“点拨”性质的评价,以达到促进深入反思、提升理解的学习的效果。

3. 学法指引

每个微课程视频界面均设置有助力学生学习的“学习指引”。不论是补救性还是发展性“二次”学习,学法的指导尤其重要。学习问题的产生,往往起因于学习方法的适切性问题;随学习内容的拓展与能力的发展,学习策略与方法又是关键的支持因素。平台不仅重视学科知识内容的呈现形态,同时,就该学习内容的学习基础建构、学习策略或者方法的指引,甚至是进一步学习发展的导向作出概括性指引,努力达到授人以渔的教学境界。

image008.png

图4

(二)学生个性的疑惑可个别化解决——“静安知道”

1. 平台支持学生以多种形式表达个性化问题

“静安知道”是生生、师生的互动学习空间,也是学生生成性问题的课程学习园地。静安知道支持学生课内学习和课余学习过程中产生问题的上传,形式多元。学生问题必会得到教师、同学的解答与讨论。学生上传的问题,有些难度涉及全国奥赛,有些则是合格考水平的内容,还有一些是生活中生命现象的思考与分析,充分体现了个别化课后辅导的特性及兼顾兴趣发展的宗旨。

2. 平台支持师生以多种形式个性化解决个别化问题

平台呈现教师、学生的回应贴的技术手段,十分重视展现方式的多样,包括文字、图形绘制、照片格式、颜色区分等,以提升问题解决的效率,也有利于激发、吸引更多相关学生参与学习。

3. 平台支持将师生、生生互动信息成为动态适配性学习资源:

平台能将“静安知道”系统的生成性互动解答信息有序沉淀,自动生成以问题和问题解答为学习内容的动态学习课程形式,学生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功能进行自主搜索的社会化学习,以支持大面积的类似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利用以往的学习大数据来改进自我的学习,并发展社会化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4. 微课学习与互动答疑关联互补,促成“综合、深化学习”之态势

“静安知道”与“微课学习系统”相呼应、相互补,“二次”学习微课程系统的学习中发生的新问题,可以在“静安知道”互动空间得到进一步的讨论和解析;“静安知道”的讨论问题反过来又是教师进一步开发、优化微课程学习系统的依据,“静安知道”也可以发挥微课开发需求申请的作用。

5. 区域资源共享的教研生态,保障大面积个别化学习的实现

“二次”学习平台既是补救性学习平台,也是发展性学习园地,学生个性化问题引发的师生互动,冲破了学校壁垒,共享互助的教学生态逐渐形成,也自然形成了一种基于全区样本下学生学习问题的自发性“区本研修”。如市西中学一位爱好生物学科的学生,在暑期自学过程中发生的认知疑惑而上传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因为得不到满意的回复而继续追问,结果引发了教研员和老师们在平台上平等的研讨、对话,而这些对话被浏览了超过250次。

image009.png

图5: 学生追问一个难度较高的问题,引发教研员、教师与学生平等的对话、研讨

育才中学教师

(三) “作业定制系统”从技术与资源双重层面满足大面积个别化习题训练

1. 平台支持作业四维分类,供学生更自由、更精准针对的习题选择

作业评价是改进学习的重要手段与方法。为了充分体现二次学习作业设计的个别化,“作业定制”提供学生自主性和个别化的作业定制,可自主选择习题的内容、难度、题型、题量等。既可以克服学生的“自我题海战术”的病症,又可以提高学生自己的诊断能力和高效优质的“刷题”技巧。

image011.png

图6

2. 平台支持学生完全自由、自主定制作业,共享区域资源

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为照顾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平台给予学生充分自由、自主的作业自我定制权,借以提高习题训练的精准针对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适应、自调控,按需择时全自由、自主。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做到跨校要求,甚至可以跨地区要求来实现自我学习。

3. 平台支持教师的作业设计和布置从分层走向个别化,体现大面积个别化

个别化习题训练的关键要体现在习题编制和布置的个性化、针对性,平台支持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阶段性的对某个专题、某些学生、某位学生进行组卷,以考察他们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组卷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手工组卷——针对性选择特定题目,也可以随机组卷——指定范围,电脑自动生成;题目类型可以是主观题,也可以是客观题。

4. 平台能生成“在线作业→教师网阅→电子错题集”三位一体的电子书包

为了适应新高考方案的走班制教学,解决教师收缴作业与作业面批的困难,平台同时还支持教师网络批阅与学生对话,提高学生的“二次”学习效能。学生在提交客观题练习卷之后的教师跟进评价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学生自主进行比对、反思,另一种则是教师的评阅批注意见。

image012.png

图7: 静安作业定制的学生自我评价参考和教师批注示例

电子错题集,帮助学生快速收纳学习问题,达到正向学习和反向学习组合拳的效用,激发学习的反思力,也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增加学习效果起到积极作用。

image013.png

图8:平台提供及时性学习反馈和收纳错题集的快捷键

(四)平台能依据学生在线学习内容、方式实施学习内容的智能推送

“二次”学习平台通过关键词将“微课系统”中的每一个微课、“静安知道”中的每一个问题与“作业定制”中的每一套练习卷进行网络化关联。“二次”学习平台自动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相关学习内容的推送。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形成了“自驭”学习的能力。

学生点击播放一个微课,系统就会智能推送与之相关的微课、相关的问题帖子与相关的练习卷,让学生能全方位立体式地了解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完整的建构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以下网页截屏图26中的“相关微课”、“相关帖子”就是平台依据某位学生点击率的分布与频度,推荐给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学习模块形式。

image014.png

图9:平台根据学习数据实施相关微课和问答贴的智能推送示例

(五)平台数据分析系统,让教与学改进常态化

平台从学习内容、形式、作业等问题数据做统计分析,及时助力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群体学习中的普遍问题与个性问题,激活教师对日常教学的即时反思、及时调整教学。

1. 大数据反映教与学的群体面与个体点的学习问题,促进教学改进

“二次”学习平台不但能促进学生的学,也能激发教师改进教。平台对各类学生学习和教师服务指导的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可让隐匿的共性学习问题显性化,用具体数据直观的呈现给教师,激发教师常态化的教学反思。

平台支持每一个微课的点击次数、每个习题的使用次数、每一个问题帖子的点击浏览次数、每一道习题的正确率等等数十项统计,以反映问题或需求发生的规模,为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了非常直观准确的信息。

在“数据”面前,教师的反思时刻发生,实现了教育教学实证研究的常态化,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断发生改变,基于课前问卷调查的教学、基于微课的实验教学、基于“静安知道”问题帖子的专题教学等新的教学形式不断涌现。

2. 个别化学习内容与形式的跟踪分析和教学改进

平台支持每一个学生个体学习的微课内容、学习时间和静安知道互动内容等数据呈现,便于教师对个别学生个性化学习问题的清晰掌握,针对性解决学生的个别化问题,不放弃一个学生。平台详细记录的个性化问题,解决了班级授课背景下,教师难以清晰发现和记录学生问题的极大困难。

四、 “二次”学习平台的应用效果

(一)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行为悄然变化

对静安区高中学生来说,他们的生命科学课堂,现在多了一个去处——静安区高中生命科学“二次”学习平台。在那里,他们可以完全依照自己基础、兴趣、发展需要,对自己课堂学习中某个瞬间产生的问题,找到适合自己补救或发展性学习的微课;在那里,他们自由抒发自己学习的困惑或发展性需求,可以得到来自不同学校的同学、老师的及时指点,学习问题不再会因羞于提问等因素而被积累;在那里,普通中学的学生可以自由@市重点中学的老师,乃至名师、特级教师,区域优质教学资源得以跨校共享,教育公平有了真实体现。

对静安高中生命科学教师而言,实现学生个别化的学习指导不再是一件艰难的事,他们不需纠结放学后能解决多少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问题,不再担心一己之力如何应对众多差异显著学生的学习诉求,他们可以随时在“二次”学习平台上及时回应学生的学习问题,利用平台的电子作业系统,他们在学生提交作业的一瞬间,就得到了错误率、个性化错误等等的信息;老师的个别化作业设计变得十分轻松,学生也可以依照自己的基础和兴趣实现作业自我定制,还可以轻松做成电子错题集。

(二)大面积满足了区域内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各类学校学生的平台使用率均很高,使用数据不断被刷新、创新高,充分体现了“大面积”和“个别化”的特征。平台点击数达到区域年级学生数30倍。

image015.png

图10::平台实际点击率等数据截屏图

“静安知道”赢得超高点击学习率,提问与答疑场面火热,显现了平台的生长性特征,教师热情奉献,消除校际隔离。

教师的作业设计从群体分层走向个别化,实现大面积作业个别化定制。目前师、生完全自主选用、组卷数达到1609套,学生累积完成作业10529人次。

image017.png

图11

(三)营建了教师团队协作的共同体环境,破除校际壁垒共助学生个别化学习

促进了教育公平化,形成了区域教师无校际壁垒、齐心共建区域学生个别化辅导、个别化学习文化;促成了学生个别化学习与教师专业成长的良性互动;使静安高中生命科学“二次”学习平台成为“公益性家教”园地;成就了一种可复制的混合学习模式。

平台逐渐成为教师发展的新载体、新渠道。基于平台的智能记录与数据统计功能,教师能发现教与学的群体面与个体点的多角度的学习问题,进而改进教学。

(四)依托平台,推动区域教研方式转型

平台成为了职初教师“工作入门”的学习宝库。参与平台的答疑与讨论,成了每位教师的自觉行为;学生个性化的、不同能力层次问题诉求,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基于平台的教研活动渐渐成为区域教研的新形式。

教研员则依据平台学习信息反映的问题,针对性地设计教研课程,努力达到将问题转化为课题、课题转化为课程的有效教研目标。

(五)学生成绩稳步提升

随着“二次”学习平台的不断使用,学生生命科学的学业成绩稳步提升,高达39.8%的学生获得了上海市学业水平考试A水平,远高于上海市20%的平均水平,同时显著高于静安区的其他学科10个百分点,同时不合格率只有上海市平均水平的1/10。

(六)社会效应初显

平台成了很多教师、学生成长的园地和温馨家园,静安学子亲切地称之为“随身带的老师”。大面积实施个别化学习的成果也引起了方方面面的关注,顾伶元教授给予了积极的肯定:静安区高中生命科学二次学习平台是个“好东西”。

五、 “二次”学习平台的后期优化

静安区生命科学“二次”学习平台创建相对较早,移动终端的适应性相对不足,基于手机学习的方便性有待进一步优化提高,后期需要开发方便使用的APP软件,让简便使用、超清画面进一步带来“二次”学习的更高热情。

随着人工智能研究的不断发展,平台的智能推送还需进一步与时俱进。后期“二次”学习平台将就学习风格的智能推送纳入平台优化发展的3.0版。

中学英语、数学学科目前已经跟进中。

专家评语

历经10年打磨,静安区高中生命科学课程“二次”学习网络平台,以“微课系统”、“静安知道”和“个别化作业定制系统“等功能模块,确保了大规模课后差异化学习辅导的实现,已成为全区师生普遍共同应用的“学科家园”。

一、“二次”学习平台的主要内容

1、微课程:微课视频经覆盖中学生物学课程结构内容,微诊断2600多条,并在不断地动态生成; 微评价:学生在提交习题后,系统反馈习题正误判断信息,个别化给出具有“点拨”性质的评价;学法指引:每个微课程视频界面均设置有“学习指引”,授人以渔。

2、“静安知道”支持学生解决个性化的疑惑:生生、师生的互动学习空间,互动信息可成为动态课程学习形式,生成适配性学习资源。

3、“作业定制系统”支持作业四维分类,从技术与资源双重层面支持学生完全自主定制作业,共享区域资源。

二、作用与评价:突破了班级授课制个别化学习诉求受限制。

“二次”学习平台既是补救性学习平台,也是发展性学习园地。学生个性化问题引发的师生互动,并达成了不受时间限制的跨校学习,也自然形成了基于全区样本下学生学习问题的自发性“区本研修”。

此案例还填补了高中科学教师资源少的欠缺,也助于催发教师专业研修的新形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