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云中时代 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单位名称:河北省邯郸市

入选年份:2017年

简    介:古城邯郸,人杰地灵。这座有着八千年文明史、三千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50万人,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461所,在校生203.4万人,专任教师11.02万人。

image001.jpg

古城邯郸,人杰地灵。这座有着八千年文明史、三千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50万人,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461所,在校生203.4万人,专任教师11.02万人。在这个“互联网+”的浪潮中,邯郸教育人怀着时代对于未来的追求,理想对于现实的承诺,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自我变革行动,开启了邯郸教育史上的“云”时代,为邯郸教育跨越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云起 云起山容改,潮生浦面宽。

教育信息化不仅是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更是衡量一个区域教育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作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邯郸市领导敏锐地意识到,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对推进邯郸战略发展,推动邯郸向全省第一序列挺进的意义不言而喻。

领导重视,春风化雨。伴随着城市的转型,邯郸教育也正处在华丽转身的前夕。

2012年,全国掀起“三通两平台”建设高潮,互联网让邯郸教育站在了千年难逢的时代入口,迅速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智慧教育”作为“智慧城市”的核心板块,拉开建设序幕。

2013年,完成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提出建设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策略,力图在更大的区域内整合教育信息化成果,充分体现公共服务理念,推进网络、资源、应用能力及体制机制在市、县、校三个层面的联动建设,实现邯郸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整体均衡发展。

2014年,市教育局出台了《邯郸市教育城域网建设标准》《加强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提出了总体目标。

2015年以来,连续召开4次高规格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确立了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

image002.jpg

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召开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

为了教育信息化这个“一号工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信心坚定,始终坚持项目优先安排、经费优先落实、教师优先保障的“三优先”政策,纳入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局;市教育局领导倾注心血,全力以赴,重大问题亲自研究、重大活动亲自参加、重大项目亲自调度,连续五年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攻坚战项目强力推进。

教育信息化工作实现全市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牵头、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机制。逐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一系列纲领性文件的出台,铺通了邯郸教育信息化新一轮的高速发展之路。

二、云涌 行至海阔处,喜看云涌时

领导的关注和行动,激发了邯郸十万教育大军的强大动力,他们开始了大规模、高速度的建设进程。推进信息化,必须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足功夫。为解决教育信息化建设所需资金,市县两级财政积极争取,三年时间累计投入10亿元,高标准建成“三通两平台”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并实现网络管理、网络教研、网络培训、网络学习、视频会议及优质数字资源共享等功能。

一个市级中枢云平台“左右连通”,20个县级云平台“上接下联”。100-200M的外网带宽,百兆、千兆的内网光纤,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了“内网、外网、无线WiFi、IP网络电视、视频会议”等五个全覆盖。2017年,邯郸市实现了全市中小学外网覆盖率100%;完全小学以上学校全部连接内网,并100%连接到班级;中心校及以上学校的无线WiFi全部建设完成;全市所有教学点全部接通了联通网络电视,开通了网络直播课堂的点播窗口;市教育局实现与20个县(市、区)教育局、37个市直学校点对多点的视频会议系统对接,县(市、区)所有中心校及以上学校实现与县教育局视频会议系统的对接。全市高速宽带互联教育城域网基本形成,全市教育数字资源全覆盖,校校通和班班通全面实现。

image003.jpg

邯郸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整体网络拓扑图

全市小学“百名学生计算机拥有量”达8台、初中“百名学生计算机拥有量”达10.7台,多媒体教学设备覆盖到每个班级,直(录)播教室330个,320T的教育资源硬盘存储空间全面建成,为学校教育管理、学科教学应用和教育资源存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市、县、校三级宽带网络互通互联、资源共建共享的网络大平台,从规划设计到运营模式,从多元覆盖到管理应用,已经达到了“省内一流、国内先进”的水平,并且可直通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全市教育进入网络高速公路。

一个个云平台,让碎片化的教育资源被整合;一条条空中信息通道,让每个校园的信息孤岛被消除。每个平台像人体中每个相互协同又独立运行的“器官”一样,承担着各个教育信息化“枢纽” 功能。而学校创建的“数字化校园”,配备多媒体教室、电子备(录)课室、远程师培室和录播听课一体化教室等,它们就如同“细胞”一样,在 “大脑”和“器官”的供血下,活力四射。

为有效保证信息化工作可持续发展,邯郸市教育局与各网络运营商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网络运营商在市级平台资源池建设基础上,免费搭建邯郸专有教育云,为邯郸市各级教育机构提供教育云平台托管服务。

image004.jpg

托管在网络运营商IDC机房的“邯郸教育云”

云技术,让邯郸的优质“前端”和各个“远程”四通八达,紧密相连。

三、云腾 天雷如战鼓,云腾致芳雨。

邯郸市以平台为支撑,构建了“教育管理中心、资源应用中心、网络教研中心、师生学习中心、视频会议中心和网络电视教学中心”等六大中心,在教育教学所需要的各项应用上进行了广泛探索实践。

image005.gif

邯郸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六大中心

张天阳,涉县山区的一名普通小学生,他每天都可以通过屏幕,和远在一百公里之外的邯郸市实验小学的同学们一起上课。这是邯郸市依托平台师生学习中心开办邯郸市远程网校以来,全市20个县(市、区)村小都可以做到的事情。为了实现优质资源共享,邯郸选择了最优质的学校:市一中、市二十三中、市实验小学,作为高中、初中、小学等学段前端学校,每天进行同步直播课堂教学,覆盖所有学段、所有年级、所有课时,满足全市师生同步学习和错时点播。

image006.jpg

直播课堂导播中心

image007.jpg

邯郸市实验小学课程在平台实时直播

除直播课堂外,平台资源库的海量资源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所有学科、所有年级、所有章节的教学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课件、视频等多种形式,可以实现全市师生随时按需使用。今后市级平台每年还将投入固定资金购置新的资源。

image008.jpg

远程网络教学

2016年12月27日,教师网络培训项目“每天一小时”正式上线。本项目每天下午进行网络直播或点播一位名校长或名教师讲座。就学校管理经验、初中高中期末复习策略、班主任班级管理技巧、微课设计制作等时下教育热点、焦点话题进行分享。为此,邯郸市建成远程师训室750个,覆盖了所有市直学校、县(市、区)中心校及以上学校和部分农村完全小学,实现对全市教师的大规模培训。在2017年5月召开的河北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每天一小时”培训工作得到了中央电教馆领导的高度评价。

信息化的沃土催生了网络教研新模式,市、县、校三级网络协同备课和网络在线教研在邯郸落地开花。2016年底开通网络教研以来,邯郸市教科所组织的教研活动达200次,参加教师6万多人次,平均在线人数超过300人。同时,又相继开通与天津市南开区、南开中学的网络教研活动,邯郸教研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image009.jpg

邯郸市远程网络教研中心

中心平台的空间是巨大的,云技术的能量是巨大的,无论是邯郸市七个教育集团内部共23个“一带一、一带二”模式的共享课堂,还是城区和村小的直播交流“零距离”,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全面推动,打破了人力,物力,时间,空间的限制,使沟通更加方便,受众更加广泛。

师生伴随式成长大数据、OA办公系统、点对点和点对面视频会议系统、中小学生实践活动信息监测系统、学生网络创作活动、名师网络学校、名师大讲堂、家长课堂、家长网络学校……一个个手笔,把教育大小事,化成水墨,洇开成一朵朵青莲,绽放在邯郸的时空。

动态、开放、前沿的网络互动新模式,打破传统的地域时间限制,实现了县域之间、校校之间、人人之间的快捷交流。

四、云开 云开洒膏露,草疏芳河津。

邯郸市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就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工作不仅仅是电教部门一个部门的职责,而是各部门分工合作,共同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电教部门负责平台和网络的建设、管理及维护,教研部门负责直播课堂、网络教研、在线辅导、“名师大讲堂”等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工作处负责建立名师工作室、开展“每天一小时”培训,人事、财务、督导等部门负责各项保障工作,各项教育信息化工作得到有序开展。

image010.jpg

名师大讲堂

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导力量,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为打造一支信息化专家团队,邯郸市通过公开选聘的方式,从学校信息化技术教师和对教育信息化有研究的人员中遴选精干力量,组成了邯郸教育信息化的专业团队。市县从招考指标中,尽量照顾信息化教师,仅2017年就引进优秀计算机教师131名。

为提高“三通两平台”设备的使用率,邯郸市加强了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和电教设施设备使用管理,要求学校不断完善督导管理机制,定期督查电教设备、网站信息的管理使用情况,增强教师电教装备运用能力,促进电教装备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通过不定期组织各县(市、区)教育局局长、电教站站长和学校校长参加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能力培训班,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和管理能力培训,不断提升着市、县、校三级管理队伍水平。目前,邯郸市自上而下形成了领导班子懂信息化,广大教师用信息化,学校发展离不开信息化的良好格局。

张晓亭是2015年招聘到市实验小学的年轻教师,随着一线工作的不断深入,她发现不管是班级管理还是学科教学,都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然而一线教师能参加各种培训的机会是很少的,个人成长更多是靠自己摸索和与同事的交流。一次,在“每天一小时”培训中,邯郸市一位市级优秀班主任进行管理经验和方法的介绍,从卫生、纪律、学习、习惯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她听了颇为受益,认真学习这位优秀班主任的“亮点”和“妙招”,并融合到自己的班级管理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她初次尝到了“每天一小时”培训的甜头儿。后来,她通过自己的账号,登录平台收看各位名师的培训课程,学习关于班级管理和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方面的培训,在学习的同时也审视不断自己。慢慢地,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她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班级较为系统的方法。校长来听随堂课时,对她们班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课堂听课习惯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邀请她召开了一次讲座,给全校的年轻教师做了一次经验分享。因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方面成绩突出,她还荣获2017年度邯郸市电教系统先进个人。

image011.jpg

教师通过师训系统收看“每天一小时”培训

网络教研对全市整体教研水平的提升发挥了巨大作用。邯郸市教科所教研员李建国在谈到网络教研时说:“网络教研实施以来,邯郸教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教研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教研活动已经由简单的说、讲、评、讨论发展成远程指导、远程培训、远程交流、在线课堂等多种形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二是教师参与度大大加深,由于网络教研不需要教师舟车劳顿去异地教研,也不需要大面积调课,因此参与的教师热情高,参与人数多,很多教师不仅参与,还主动创建活动,全市教研气氛非常活跃;三是教师素养提升快,通过网络教研的使用,教师的多媒体技术进一步上升,通过网络教研,教师得到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交流空间,视野开阔,素养全面提升;四是教研的实效性更强,教研员可以根据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迅速开展教研活动,最快速度帮教师解决问题,教研效果更加突出。”

image012.jpg

网络教研活动

通过市级资源管理平台,教师不仅可以浏览下载、学习应用,也可以上传自己制作的精品课程、微课、课件等。截至目前,教师已上传各种资源已达到30万个,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方便了师生使用。各种各样的互联网教育教学业务,让智慧教育、数字校园在邯郸日渐成为现实。

image013.jpg

网络电视课程资源

image014.jpg

教师观摩前端学校课程

两年来,在“第九届全省中小学公开课电视展示活动”、2016-2017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2017年河北省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和“2017年度河北省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中等各项活动中,邯郸市获奖教师总人数达到456人,其中一等奖111人、二等奖163人、三等奖182人。在“第十八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第八届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机器人赛项比赛”和“河北省第三届中小学教育机器人竞赛活动”等活动中,邯郸市学生获奖总人数达到338人,其中国家级一等奖23人、二等奖17人、三等奖39人,省级一等奖74人、二等奖112人、三等奖73人。

邯郸市教育信息化经过不断地探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2017年5月25日,河北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在邯郸市召开。11月28日,河北省教育科研工作座谈会暨网络教研观摩会在邯郸市召开。两次现场会的召开,既是对邯郸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充分肯定,又对邯郸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云平台把四千多所学校被智慧地链接到一起,信息化让二百万邯郸学子在同一片教育蓝天下茁壮成长。在不远的将来,邯郸的每一位老师、学生、家长都可以在云端随时随地获取教育资源,享受到更有品质的教育服务。因为,2.0时代已经向邯郸教育发出了邀请……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行走在信息化的高速路上,邯郸学子胸怀远大的抱负,直上青云;漫步在云中时代,邯郸教育必将阔步前行,开创更加辉煌的明天!

专家点评:

“三通两平台”是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工作,从抓建设向抓应用转变,体现了教育信息化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任务。

邯郸市以邯郸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依托,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应用工作,开展了直播课堂、共享课堂、网络教研、教师培训等与日常教学联系非常紧密的工作,平台的各项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了资源共建共享、教师专业素质提升,促进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邯郸市在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设计、建设及应用方面具有有超前性和启发性,为区域教育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工作提供一个很好的范例。

建设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是教育信息化2.0给我们提出的新要求,如何在教育信息化2.0的环境下,充分利用好教育平台促进教育教学发展,是每个地区必须面对的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