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应用 融合创新——打造智慧学校,培养智慧师生,探索未来教育

单位名称:新疆兵团三中

入选年份:2017年

简    介:兵团三中,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契机,充当了改革的先锋,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主题上积极追求和探索,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师研训、家校沟通等方面作出了诸多努力。

image001.jpg

图1:项目案例结构导图

上课铃还没响,第三师边境牧场托云学校的孩子们已经安静地坐在教室里注视着大屏,期待着……与此同时,兵团三中的蔡明烨老师也正在学校未来教室积极准备上一堂《兵团精神我传承》的思品课,她正在第十二师三坪学校的孩子们做着远程互动,一场精彩的四校课堂同步教学即将开始……这是发生在2016年6月兵团教育信息化应用现场会上的一幕。紧接着的11月兵团三中第二届“数字化高效课堂”大赛期间,应托云学校要求,所有参赛课打开远程互动功能,将参赛课表发送给托云学校,牧场师生可以随时互动听课……,这样的场景还有很多很多…… 兵团教育信息化应用背景在祖国的西北边陲,占六分之一国土面积上,有一支不穿军装、不拿军饷、永不换防、永不转业的200多万人的“特殊部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设14个师及185个农牧团场,星罗棋布于新疆边境线及条件最艰苦的区域。

兵团作为新疆稳定、边防巩固的重要力量,50年来在保卫祖国边疆的稳定和安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艰苦的环境、特殊的使命等客观条件一直困绕兵团教育事业的发展,日趋僵化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也让兵团教育事业裹足不前。

近十年来兵团教育事业急需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全面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确保弱势群体享受公平教育。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发布以后,兵团制定了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为实现兵团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必须统筹规划、整体部署教育信息化发展任务,2015年确定了兵团三中等三所学校做为教育信息化试点校。

一、 注重顶层设计,保障应用推进

兵团三中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中,注重顶层设计,结合学校实际,与华中师大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研究,制定了兵团第三中学智慧校园实施方案。秉持“信息引领,聚焦课堂”理念,倡导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以教学应用为驱动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遵循了“应用驱动,建用结合”的整体原则,以“应用” 为核心,以“技术促进发展”为主题,明确了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效能的最终目标。

同时,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办公室。

下设学科工作室负责人和学科种子教师、教育信息化实验班。

二、 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践

学校首先改造了学校的网络设施配备水平,达到百兆光纤入校、万兆核心交换,校园无线全覆盖、监控无死角的智慧校园网络环境,为智慧校园的应用探索奠定了基础。

教师则通过学校配备的云桌面电脑,登录学校的教学云资源平台进行备课,将所有教学内容上传到云端,再通过教室里的触摸一体机或是电子书包展现出来。

同时,教学云资源平台可记录老师使用的教案、学案、练案、课件、微课音视频等资源的时间和数量,为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依据,利用信息化手段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为了探索实践网络化环境下的教师导学、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学习、分层教学模式,探索积累“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教学方式方法。两年多来,学校按年度相继组建了六个电子书包实验班,让老师学生初步体验教学时空的延展,作业量调控、个性化教学等方面传统课堂无法比拟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平台管理、考核、评价老师的教学行为及质量,用大数据科学分析学生成绩,实现个性教学。

目前兵团三中利用未来教室积极与兵团第12师部分学校,如三坪学校、104团学校、222团学校,第3师托云牧场学校进行多期互动教研和课堂同步教学。

运用3D技术,教师将抽象难懂的知识,以3D多维度模拟呈现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学习更简单、更有趣。

在课本剧创作室,老师用软件合成舞台背景,用简单的道具即可再现真实的故事情景。

学校走廊,有电子书阅读机和班级信息发布系统,不出校门就可以学习广博的知识,了解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风采。

校园一卡通实现了学生校园安全,家校互动,设施场地的智能管理,促进了校园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通过教学平台管理、考核、评价老师的教学行为及质量,用大数据科学分析学生成绩,实现个性教学。

三、“信息引领、聚焦课堂”,推动教学应用,实现教学、教研、管理现代化。

(一) 培训先行,强化技能、优化教学。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分层、分类研究制订培训规划,系统安排培训项目,各项目培训做到统筹管理、协调推进,确保培训实效。

一是实施了学科工作室培训项目。

二是实施了种子教师培训项目。

三是实施了全员教师应用能力培训项目。四是实施了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培训项目。

力求达成培训过程覆盖观念、原理、操作、实践与应用探究等多个环节。将培训与能力测评相结合,以评促训,提高培训实效。

(二) 积极探索不同信息化环境下的授课模式,抓紧抓好备课环节。

根据学校信息化建设环境的不同,我们分为未来教室班级授课、电子书包班授课和非电子书包班的触控一体机授课、3D教室授课。

为了切实保障课堂教学常规工作的有效进行,切实做到对学科教师在教学应用中心平台上进行课前(备课)、课中(上课)、课后(作业)三个环节的组织、指导、检查、反馈等有效管理和监测,备课组长、教研组长负责本年级教案、学案、练案、课件、微课的检查,各任课教师要做到保质保量的超周备课,认真钻研教材,根据不同的学情,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和备信息化的环境和手段。年级组长和备课组长要做到每周在教学应用中心平台检查一次备课情况并把等级上报教导处和信推办(时间为周二集体备课时检查)。明确强调信息化课堂备课的五个必备要素:教案、学案、练案、课件、微课。

(三) 以赛促用

为有效落实和推进“信息引领,聚焦课堂”理念下的信息技术环境与各学科的深度融合,自2015年起,每学年11月举办一届兵团三中“数字化高效课堂”大赛,现已举办三届。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探索课堂教学方式变革、创新教学理念、建构高效互动课堂。通过数字化高效课堂应用大赛,提高了老师和学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促进了我校多种教学模式、方式方法的创新应用和常态化应用,例如翻转课堂、电子书包班班教学、云课堂教学、未来教室的教学、3D教室教学、普通教室教学等教学模式研讨及经验交流。同时也涌现出一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能手。

(四) 校本教学云资源的建设应用常态化

利用AiSchool教学云资源平台,建设开放的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为师生提供全面、系统、形式多样、高质量的多媒体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强调最适合兵团三中师情、学情的可再生资源建设。收集、整理教师自己开发、设计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教学心得体会、试题、教学素材等教学资源,真正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目前,已初步建成适用于兵团三中课堂教学需要的数字教育资源

库,整合兵团三中师生需要的生成性资源,建成与各学科门类相配套、动态更新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资源总条数为:291505条,其中教学设计等文本23927个,课件21887个,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影音文件77987个,试卷8872套,教师创建的课堂互动类资源1839条。

在授课环节中,自2015年9月运用平台授课,至2016年6月底一学年中,小学438节次,中学541节次; 2016年9月新的学期开始后,学校将信息化常态应用纳入学校考核体系中,至2017年10月,一学年时间的平台授课数,小学达到1983节次,中学达到2450节次。信息化环境下,运用平台教学,特别强调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性,未来教室分组学习,专门为六个学习小组设置六块学生屏用于师生互动;通过教学平台的统计显示,从2015年9月到2017年10月,使用教学平台共发布预习、作业/试题,研讨、推送资源等互动活动11400 余次。这种形式在课堂上老师能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有的放矢,做到面批面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五)课题引领,探索教学模式的转变

课题研究是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

2012年,中央电教馆确定兵三为首批“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同年兵团电教馆建设兵团人人通空间,我校作为兵团试点校。2013年,我校根据《中央电教馆关于组织开展“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课题研究的通知》文件精神,以《基于网路学习空间的微课式校本导学案的应用研究》为课题,开始设计实施课题研究。

2015年开始,我校开始探索研究课题《基于AiSchool教学云资源平台,结合不同信息化环境中的教学模式应用》,形成了未来教室授课模式、3D教室授课模式、电子书包实验班授课模式、常规教室授课模式。极大提升了全校教师、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全面落实了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2017年,在总结、提炼两年来各项教学模式应用经验,开始系统研究课题《“121”数字化课堂高效教学模式》,旨在通过推进人人通空间应用,倡导“以学导教,以微促学”的数字化教学设计核心理念,强化课前学生自主学习、突破教与学的时空限制。

经过近五年的课题引领和实践摸索,我校的全体教师对于教学信息化理念的理解有了深刻正确的认识,信息化操作能力有了巨大进步,微课式动态导学案已融入常态化课堂,学校已建立相应的评价考核机制。

(六)积极探索“人人通”在我校的应用实践。

“校校通”、“班班通”都是过程,只有“人人通”才是目的,

才能实现“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才能实现教与学模式的转变。

全校师生已全部开通了学习空间,课前老师发布学案、练案、微课,学生在家里、在学校的云教室或用电子书包、手机等各种智能终端登录学生空间,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课堂上学生积极

展示、交流学习成果,解决重难点问题。

四、信息引领、聚焦课堂:兵团三中信息化环境下的“121”课堂教学模式成型

打铁还需自身硬,兵团三中在信息化背景下不断探索、积淀形成的“121”数字化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以学导教,以微促学”是核心理念 。可以使教学过程由“教”

变为“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技能点或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制作微课进行导学,促进并解决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困难,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

“121”课堂教学模式特别强调教案、学案、练案、课件、微课备课“五要素”,基本操作流程为:课前:学习知识---学生利用教学资源平台、教师推送的教学资源和学生学习空间、小组合作学习空间进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完成学案任务;教师---学情调查、问题汇总。 课中:内化知识---讨论解疑、清理过关、分组合作、精讲点拨、课堂检测、小结作业。

在实践过程中,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即时性交流与教师空间、学生空间的非即时性交流有效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交流能力。五、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

(一)教学成果

自2015年9月开始进行教育信息化实验班实验教学,教学效果凸显。

七年级教育信息化实验班与平行班在2015—2016学年度期末数学和英语成绩对比,成绩遥遥领先。

image002.jpg

图2:七年级信息化实验班成绩分析图(2015-2016年度)

进入八年级,在2016—2017学年度期末,教育信息化班各科成绩都有十分抢眼的表现。

image003.jpg

图3:七年级信息化实验班成绩分析图(2016-2017年度)

小学三年级教育信息化实验班与平行班在2015—2016学年度期末平均分、优秀率及升至四年级后2016—2017学年度期末期末考试的成绩分析,信息化实验班成绩提升成效显著。

image004.jpg

图4:小学信息化实验班成绩分析图(2015-2016年度)

image005.jpg

图4:小学信息化实验班成绩分析图(2016-2017年度)

在天山区教育局小学期末成绩对比中,我校教育信息化实验班与

平行班成绩较天山区成绩也有明显优势:

image006.jpg

图4:小学信息化实验班与乌市天山区成绩分析图

上图是2016—2017学年度期末天山区学校平均分与我校信息化班成绩对比

兵团三中近两年中考重点上线率突破50%,普高上线率更达

86% 。

(二)教研成果

这两年中,兵三年轻教师迅速融入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在各级各类教学大赛中已经初露锋芒。在“2016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创新(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中,我校新入校的中学英语种子教师晏琦琪、毛丽娜、腊俊莲获得全国一等奖,谢湘鹏、闫文娟、刘敏老师获全国二等奖;刘雪丹老师获三等奖。同年,晏琦琪老师、谢湘鹏老师又受邀参加在福州举办的全国现场讲课大赛、说课大赛,晏琦琪师再获全国授课一等奖,谢湘鹏老师获说课一等奖;2017年,又有两位老师获得一等奖,四位获得二等奖,获奖率77%。2018年小学英语教师李华婉再次受邀参加现场课比赛。

在2015-2016学年度全国一师一优课活动中,我校三位英语老师的课入选部级优课。同时被评为兵团级优课35节;2016-2017学年度有六位教师获部级优课,十一位老师获省级优课。

在2017年11月全国第十届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展示与培训活动中,我校程程老师荣获全国一等奖。

2017年11月我校王伟薇撰写的《物理Aischool平台教学实施策略初探》在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交流中被评为一等奖

2018年5月,王伟薇老师作为“一师一优课”代表,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交流活动课堂教学展示环节进行了说课。

活动期间,兵团三中郭庆民副校长受邀出席由中央电教馆主办的智慧教育应用创新研讨会,并作为嘉宾参加“新理念 新模式 新方法——迈向新时代的智慧教育”圆桌沙龙交流发言和校级(中学)联盟启动仪式。

(三)示范引领成果

自2015年实施兵团实验校以来,兵团三中已与兵团几乎所有兵团各师教育局学校进行过各种形式的交流。兵团教育系统举办各种内容的培训,也总会将观摩兵团三中、与兵团三中座谈、听推门课做为一项培训内容。其中包括2016年1月兵团电教馆在我校组织的全兵团电教人员教育信息化培训,我校郭庆民主任、程程老师、毛丽娜老师、谢湘鹏老师都做了精采的经验分享;2016年3月第十二师与第十一师教育局组织近百人的人员观摩交流听课评课活动;2016年6 月兵团召开的教育信息化应用现场会;2016年11月兵团电教馆在我校举办了四期“兵团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培训班。

2018年5月,兵团三中做为兵团学校信息化教学应用展示代表参加了北京举办的第三届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交流活动,我校的邵楠、腊俊莲、晏琪琦、葛磊四位老师在学校未来教室为大家呈现了几堂精彩纷呈的网络直播课。我校与托云牧场学校、一师44团一中、十二师104团小学直播互动,实现了跨时空的直播课堂,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活动使四所学校聚集了更多的教育资源,达到了精准支教、精准帮教、精准扶教。杜副部长对兵团教育和兵团三中的工作给予认可,尤其是在看到我校直播课堂与南北疆几校联动的授课画面,听到信息化手段可以使优质资源延伸到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学校,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国语水平时,杜副部长高兴地鼓励大家继续做好后续工作。

活动期间,中国教育电视台还对我校郭庆民副校长、王伟薇老师、

王玉老师进行了采访,介绍我校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应用成果,进行了题为《普及与提升 教育信息化西部崛起》的专题报道,节目展示了兵团三中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并给予高度评价,西部教育快速发展,实现弯道超车”。

七、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 在不断深入推进信息化应用的过程中,高素质复合型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紧缺导致信息化推进工作缺少必须的专业支持。

(二) 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完善智慧教育的考、评、管体系,还需要上级领导和企业的大力支持。

八、新时代新目标

面向未来,我校教育信息化下一步工作就是要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按照教育部的部署:“着力推动实施“教育信息化2.0”,真正实现对传统教育的理念重塑、价值重建、结构重组、程序再造、文化重构,这是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历史使命。”(摘自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讲话)重点探索并实施:一是基于学校管理及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的“校园大数据分析系统”。通过大数据的监测、分析与挖掘,为教、学、考、评、管等环节提供数据支持,实现学校科学化、人性化、精准化管理,实现教师和学生开展个性化的教与学,为学生实现全面、个性化的发展提供帮助。二是从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转变。三是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将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什么影响。

专家点评:

互联网+时代的来袭,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兵团三中,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契机,充当了改革的先锋,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主题上积极追求和探索,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师研训、家校沟通等方面作出了诸多努力,教育信息化整体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该校的信息化之路,既反映了教育信息化的基本规律,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几点应用值得点赞:一是“121”模式的形成,二是网络研修手拉手,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优势,以信息技术为抓手,联合区域内学校,跨校指导、协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实现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提供了可供推广应用的案例典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