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成都市第七中学
入选年份:2018年
简 介:2015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全体参训教师回信中写道:“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前言
2015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全体参训教师回信中写道:“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2000年,四川省启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成都七中与东方闻道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成都七中东方闻道网校,2002年启动 “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借助卫星通讯技术,将成都七中9个高考学科原汁原味的课堂教学常态化地向教育薄弱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远端学校进行直播。经过17年的艰辛努力(发展历程详见附件1),目前,成都七中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远端学校已覆盖10省2区1市(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甘肃、陕西、江西、广西、青海)292所高中学校,每天8万7千余名学生实时与成都七中城乡异地同堂学习,8900多名远端学校的教师与成都七中教师全日制地开展协同教学。
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 远端学校分布图
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以“全日制教学”为基本要点,以 “城乡异地同堂”、“双师协作教学”、“结对跟岗研修”为基本样态。“四个同时”保障远端师生全日制沉浸于成都七中真实教学环境之中,“四位一体”保障远端教师实现“学中做、做中学”,在协同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进步,继承治学思想,默会成都七中名师的职业规范和隐性知识,加快了远端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习近平,2013年教师节)。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帮助远端薄弱学校的初期目标(契合远端学校的最近发展区)是用成都七中积淀的教学理念和教育资源为薄弱地区学校服务,助力薄弱地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终极目标是在长期的协同教学过程中建设“学习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成长共同体”,培养大批当地教师,实现远端薄弱学校的“自我造血”的可持续发展,帮助远端薄弱学校走出困境,成为品牌,铸就优秀,从而达到教育精准帮扶的目的。
成都七中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的优势是 “全日制”、“常态化”与“同堂跟岗”。十七年的奋斗,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的成效不仅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近40万直接受益学生的升学率的提升,更在于通过同堂协作教学的常态化跟岗培训的方式,建立文化共同体,为薄弱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教师,薄弱学校一大批教师从合格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他们又像种子一样,辐射引领,承担起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薄弱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领跑任务。直播教学已成为四川教育输出和宣传的名片,成为四川教育信息化的一张闪亮的名片。
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示意图
1.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严重制约偏远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偏远地区、民族地区的教育急需改变的现状是什么?是师资短缺,是优生流失,是理念落后,是资源缺乏,其次才是硬件提升。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育落后地区的当务之急。一位于边远民族地区的远端教师这样描述他们的教育现状:“教研能力低、流于形式,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教学弱势。在边远地区由于自上而下的教育理念问题,教研一直得不到重视,或者上面重视下面敷衍。在这样的氛围下,老师对于学科教学钻研更多的是停留在个人、偶尔的层面上。很难形成适合本校的优势教学资源”。“新教师是教育的新鲜血液,是最容易接受新教育理念的受众,也是学校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但在边远学校教师数量不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高负荷的工作、培训时间短、培训形式单一使得这些学校里的年轻教师成长困难,并逐渐进入恶性循环的怪圈里”。
成都七中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品牌优势和优秀的教职工队伍。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建设的第一要务,成都七中在114年的发展中,成功的关键点在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成都七中的校园有书香气,教师有书卷气,教研有学术气,七中的教师具有追求卓越的精神气质,并愿意共创、共享、共担。
目前,成都七中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3名,成都市教育专家4名,四川省特级教师31人,省、市特级校长2名,市特级教师11人,成都市学科带头人38人,正高级教师6人,高级教师276人,学校还有170余位硕士学位和教育学硕士课程结业的教师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近年来,七中还涌现了文宗、许勇、张君亮、唐召军、蔺洋、周玮、叶诗富等全国知名的竞赛教练,先后有近130余位教师获得全国或省市赛课一等奖。还有一批清华、北大名校毕业的老师及海归教师在成都七中从事一线教学工作。
成都七中重视依靠中老年教师,激活中青年教师,扶持初任教师,高度重视 “领航领军型名师”的培养,重视新分新进教师的入格培训,高度重视师徒结对的“传帮带”;建立名师后备人才库;设置学科教研室等工作。七中教师个体呈现出勤奋志远、包容大气、身正学高、终身学习的特质;七中教师群体呈现出共同创造、共同分享、共同承担、善打“团体仗”的特征。
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自2002正式启动以来,每天与成都七中教师异地协作教学的远端教师从最初的25名到现在的10省2区1市的8925名协作教师。通过“城乡异地同堂,双师协作教学”,成都七中的教师和远端协作教学的教师建立了“学习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这样的共同体促进了成都七中教师和远端薄弱学校教师共同成长,成都七中教师和远端薄弱学校教师也成为“成长共同体”。
(1)“四个同时”保障远端教师全日制沉浸于成都七中真实教学环境
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以“四个同时”为标准开展日常教学活动,即“同时备课、同时授课、同时作业、同时检测”,远端教师和远端学生一起置身于成都七中课堂,与成都七中的学生共同听成都七中同一位老师的课,完成同样的作业,作答同样的考卷。
2002—2019年,成都七中通过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累计给远端学校直播了60000余节同时课堂教学,5000+节同时备课,提供了60000余套同时作业资料,1.5万余套同时测试的资料。
四个同时
广大远端教师通过与七中教师同时备课,了解七中的教学安排,领会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同时上课,学习和掌握了最新的信息技术和教育理念,也默会了名校教师的职业规范和隐性知识,获得自身发展的最佳“营养”,这种协同教学的结对研修的方式,切合了“学中做,做中学”的学习理念。(现代的知识观,知识有显性和隐性之分,一些隐性知识要在特定条件或者特定情形下才能呈现和学会。)“双师协同”的师徒结对方式让远端薄弱学校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快速更新,专业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四川省凉山州冕宁中学的一位教师如是说:“我感到直播教学给我们远端带来的益处是无价的,难以衡量的。在享受七中优质教学资源,领略七中教师优秀教学素质、扎实专业功底、开阔的视野、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严谨敬业的精神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的同时,让我自己发现自身专业知识的局限并及时补充,也能够让我更好的结合本班实际学情去布置和讲解切合实际的课后习题。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我不仅在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方面有了巨大的提升,更在学生的学习实情方面有了更好的把握。”
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四位一体”的教学组织模式设计,即“七中把关教师、七中授课教师、薄弱学校协同老师、网校技术教师”在相同的时间内、不同的空间中同时完成授课、监督、辅导和技术支持工作。
在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中,远端教师由教学的主讲者转换为学生学习全过程的关注者、引导者、帮助者和共同学习者。
四位一体
课前,远端教师每周在与成都七中教师线上同时备课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学生学情开展备教材、备学生和备配合的二次备课活动,课前组织学生预习;在知晓了成都七中下一周的教学安排,获得了成都七中相关教学资源后,远端教师要提前备课,要预测本班学生在参与直播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提前进行知识铺垫或预案设计。课中协作,远端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双师”协作教学,参与替代交互或转移交互,并及时记录收集学情。课后指导,远端学校教师还要对本班学生参与直播教学学习不到位的地方加以弥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激励,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学习方法。迁移实践:远端教师可将直播班上收获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迁移至其他非直播班的教学中实践。
每逢测试和练习,拿到成都七中试题(或练习)后,远端学校教师要进行“增、删、补、改”,以保证试题的难度和数量适合本班学生。在整个进程中,远端教师必须全情投入,要做到对七中授课教师的风格、教学内容、自己班上和成都七中的学生情况都了如指掌,才能胜任直播班的教学。这样对远端教师的高要求,促成了他们快速成长。
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在17年的实践中,形成了 “同堂跟岗、集中培训、专题研讨、双向赴校”等形式多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保障前端远端教师共同成长。
远端教师成长保障机制
七中网校设计了“课堂教学服务”、“异地同堂管理”、“技术支持服务”,“学校管理服务”和“学生主题服务”,“文化共建服务”等多个专题服务板块,服务内容渗透到远端学校教务教学、信息技术、德育教育等多个方面。网校组建了专业的教学服务队伍,上百名现场教学服务人员长期赴远端学校现场诊断辅导,通过“培训、研讨、赴校、报告、励志、游学”等形式对远端学校进行不间断服务,帮助远端学校的教师适应直播教学,帮助他们掌握课前预习,与他们共研课中配合方法,探求课后的个性化辅导方式,并从学法指导、习惯培养、心理疏导、立志成才等方面协助远端教师开展学生的教育工作,让成都七中优秀的育人文化在远端学校落地生根,形成“文化共同体”。同时,七中网校设计了全日制远程教学管理模式,为远端学校提供多类别、多维度、多数据的直播教学运营报告,帮助远端学校和教师发挥主体作用,实行自主管理,自我提升。
2002—2019年,累计20000+人次远端教师现场参与成都七中的各种形式的各类专题研讨与交流,帮助远端教师更好地理解成都七中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设计与教学技巧、通过探讨教育教学热点话题,碰撞教育智慧,汲取学术营养,助力远端教师的快速成长。
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实践研讨会
成都七中数学组 夏雪
夏雪:成都七中通过远程直播教学快速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代表,获成都市五一劳动奖章、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名校名师课堂教学展示 “一等奖”,四川省第五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第一名,全国第二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高中数学组一等奖第一名,成都市百万教职工技能大赛一等奖第一名……
下面是她的成长感言:
自工作以来,我先后承担2011级文科网班、2014级、2017级理科网班教学工作,其中2014级理科网班担任了班主任。
在七中,学生中流传着一句名言:选择七中,就选择了一条艰苦奋斗的成功之路。在我看来,选择网班教学,也就选择了一条艰辛付出的成功之路。的确,学生成才和教师成功是成都七中一直以来的追求。回顾自己三届网班的教学经历,经历了积累模仿、形成风格、快速提升的过程。
刚开始教网班时,心里非常忐忑不安。为了避免在直播课上出现失误,我明白只有让自己的备课完善再完善。七中给了我最好的平台,有太多的优秀教师毫无保留地把自家的“独门秘籍”传授给我。那一届教学,我一有空就拿着小板凳到曹老师、张老师等老教师的课堂听课。那个时候更多的是模仿,不断积累教学经验,积累不同课型处理的策略。同时,当时网校的把关教师,特级教师谢晋超老师,几乎每节课必听,听了之后细致入微地为我点评,让我收获很大,犹如给我的成长注入了催化剂,网班教学加速了我的成长,从PPT的严谨规范,语言的干练精要,知识的精准把握,课堂的有效交互,师生的情感交流等等都是需要认真的考虑。每一次的直播,每一次的课后反思,奠定了我进步的扎实基础。
有了较为扎实的基本功后,我就在思考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我想这个过程基于对自己的清晰认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短板。这个过程中,朴实淳厚的远端师生给了我太多的帮助与鼓励。我时常收到远端孩子的信件和礼物,高考结束后辗转多种交通工具来看我的远端孩子都给我无数感动……我想这是所有网班老师辛苦付出的最大动力,这也是当初要投身教育行业的初衷,也感谢网校,让自己的教学变得那么有意义,我时时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每一次和远端老师共同备课,共同商讨教学问题,促使着我自己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提升教育使命感。就这样,我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有了自己的教学特色,也开始有了更多的教育思考,开始有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我和我的教学也得到了更多远端师生的喜爱。
对于一位教师而言,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这是一个认识自我,寻找自我,直到自我实现的过程。成长=经验+反思,回头去看我所经历和体验的,思考曾经走过的路,更容易让自己校准前进的方向。现在的我,正坚定踏实地走在这条路上,不断改进,不断创造,努力展现更好的自己。
罗清红:成都市学科带头人,中学正高级教师,成都市首届未来教育家,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物理教学委员会委员,现任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他的成长之路始于成都七中远程直播教学。
1993年罗清红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成都七中工作,师从特级教师龚廉光先生。2002年成都七中开始远程直播教学后,罗清红为第一届直播班的物理教师。2006年后,他走上行政领导岗位,一步步成为成都七中分管教学的副校长, 2015年,他调任成都市教科院院长。
在罗清红从教师到院长的成长道路上,远程直播教学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首先,直播教学加快了他的成长速度。成都七中远程直播教学启动后,罗清红主动承担直播班物理教学工作,每一节课都相当于是公开课,虽然压力巨大,但他主动将自己置于聚光灯下,专业自觉的同时,加上有众多远端学校、教师的“督促”,他的成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教师。直播教学期间,他被破格评为中学高级教师,获评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他很快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成都七中的骨干教师、副校长。
其次,直播教学提升了他的认识高度。成都七中远程直播教学开始于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振兴十年规划的大背景中,诞生之日起就承担了辐射优质教育资源,助力教育均衡的崇高使命。承担直播教学后,罗清红不仅要关注成都七中直播教学班的几十个孩子,更要关注远端成千上万的孩子,他的课堂成为万人课堂,形成了他崇高的教育情怀。在其调离成都七中后,他努力提升成都教育科研水平的同时,也一直心系薄弱地区的教育。他发起的成都市微师培项目,旨在通过网络培训提升广大青年教师,特别是成都市二三圈层的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他创办的成都市数字学校,意在为成都中小学生免费提供线上课后辅导。
直播教学也拓展了他的眼界视野。通过远程直播教学,罗清红得以看到成都七中其他未参与直播教学的老师不易看到的教育众生:成都周边、西南边陲、藏区老区、西北大漠,各地学生和教师的状态尽收眼底,这极大地拓展了罗清红的教育视野。
同时,他承担直播教学及分管网校后,罗清红从单纯的物理教学转而开始思考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开始思考教育管理,这为他日后教育科研和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通过直播教学快速成长起来的授课教师、把关教师,又以高度的责任感、博大的胸怀带领着备课组、教研组成员勇攀教育高峰,成就学术高原。成都七中外语组教研组长刘钰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代表。
刘钰老师25年前来到成都七中,几年后走上了成都七中远程直播教学的岗位,在这万众瞩目,众星捧月的舞台上,把关教师的严格把关,精益求精,正是在这样的“夹磨”历练的环境下,刘钰老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新个人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极大提高了个人教学水平,成为了成都七中的明星教师。上网络直播班是刘钰老师成长最快的阶段,因为经历了网班教师的高标准、严要求,刘钰老师迅速从众多青年骨干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专家型的教师。
时至今日,刘钰老师已是成都七中林荫校区外语教研组长,成都七中英语教研室主任,成都市学科带头人,成都市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一位可以在全国英语教学最高学术期刊《中小学外语教学》上发表数篇论文,亦可在全国高端学术会议上传播七中教育理念的学术大咖。刘钰老师把这种“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要求和工作作风带到了教研组建设中,我校外语组形成了崇尚学术,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的创新型教研组。刘钰老师带领外语组在国际理解课程开发、小说阅读及报刊阅读教学、课程资源整合方面深入研究,成绩卓著,并进一步通过网校辐射10省2区1市294所学校,让成千上万的老师更新了教育理念,提升了教学效益。
为进一步承担使命,让优质教育辐射更多的地区,刘钰老师带领外语组骨干教师开启了“教育信息化助力民族地区英语教育发展的探索与研究”课题。项目组先后赴康定中学、广西平果县高级中学、阿坝州小金中学、泸定中学、南部中学、仪陇中学等民族地区、边远远端学校开展实地调查研究,与当地英语教师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访谈。刘钰老师及直播教学英语教师精心准备了与英语学科素养、课程设计、个性化教学、直播教学本土化等核心问题相关的学术讲座,助力民族地区英语教师团队提高专业素养。
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协作体内,成都七中作为前端学校全天候地向远端学校提供高效、高品质的专业帮扶,教育薄弱地区的教师不仅可以从成都七中获得最前沿的教育信息,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视野、理念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一种态度。通过参与远程直播教学,一大批远端学校教师快速成长起来,他(她)们实现了从学生到教师、从合格到卓越、从跟跑到领航的转变。以下是几个案例:
四川省泸定中学英语教师张瑜,这是一位从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远端学校学生成长为远端教师,并成一名合格教师迅速成长为优秀教师的典型代表。
张瑜老师这样说道:“2003年,那一年当我还一名高中生,坐在教室课桌前,认真听着老师讲成都七中网班课,未曾想到,8年后的自己也会走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成为四川省泸定中学的一名英语老师,与成都七中网校再续前缘。而让我至今都觉得缘分奇妙的是,刚刚踏上讲台遇到的第一次迷茫,又是成都七中网班课帮助我找回了信心与目标。且在多年后,那个来自大山深处贫困小地方的自己竟然与成都七中的老师一起,站在全省英语赛课一等奖的舞台上,成为甘孜州首例参加全国英语课例遴选的教师。让大家对偏远少数民族地区英语学科教学重新认识,甚至刮目相看。从2003年到2019年,16年的时间里,七中网校影响了曾经作为学生的我,帮助了后来作为老师的我。”
张瑜老师还说:“七中尤为值得我将其当着楷模的是七中人工作态度。当我有幸从远端走到前端近距离了解这一群屏幕背后的七中人时,我被他们的工作态度打动了。每一个人都热爱着这份事业,都在尽全力实现着自我的价值。教研组长刘钰老师用心教研,尽全力带领着这样一个优秀的团队拼搏向上;马智惠老师对学术的专研、思考,带领着身边的人在进步;朱文英老师利用休息时间对新课标的深度解读体现出了她的敬业;申洪俊老师的敏而好学的精神让人敬佩,查阅几本专注只为弄清楚“阅读圈”问题,还有很多很多勤奋努力的七中人用他们的行动感染着我。他们是新时代教育的模范。”
彭孝勇:四川省巴中三中物理教师,2007年开始担任高中网班物理教学工作,12年跟随七中教师,一路成长,成为巴中市最年轻的高中特级教师,革命老区巴中市直属学校目前唯一的正高级教师。这是一位借助直播教学,完美实现从熟手到能手、从优秀到卓越蜕变典型代表。
成都七中治学严谨、启迪有方、爱生育人的教学传统,潜移默化地浸润着广大远端教师,他们成长起来以后,又去影响当地更多年轻教师。其中,康定中学的程远友老师就是典型代表。
程远友:四川省甘孜州康定中学英语教师,2004年9月参与成都七中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经过15年的教学与管理实践,现已成长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务院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获得诸多学术荣誉之后,程老师并没有离开培养他的康定中学,并没有远离直播教学,如今,他作为四川省名师工作室 “程远友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带领工作室成员开展“边远、民族地区高中远程直播教学模式下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研究”,带领更多教师参与直播教学,成为当地的“领头雁”,引领更多教师快速成长。
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成为了远端学校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一条捷径。远程直播教学与教研让远端学校一大批教师飞速成长。帮助远端学校培养了大批教育技能和业务水平优秀的教师。七中网校不仅带来先进的教学理念、优质的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大大缩短了青年教师成长周期。
一位远端学校教师说道:“以前我们通过拜师、结对帮扶等方式培训年轻教师,但效果并不明显。而让一名青年教师跟着七中名师3年课听下来,该学科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处理,以及教学技巧和方法都掌握了。”
康定中学校长陈军说:“刚开始,许多教师还对网校排斥,而现在,教师们没课时都会争先恐后地到网课班听课。每当你发现七中老师又在讲新东西时,会不由自主地惶恐,便逼着自己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
从2002年—2019年,累计有5万余人次远端教师,与成都七中老师结成了一届三年的稳定的“师徒”关系,不离校、不离岗全程参与成都七中的教学教研和协同教学。如今,许多远端教师已成为当地名师,他(她)们又去影响更多当地教师,服务当地学生,助推当地学校、教育发展。随着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开展时间的推移,加之直播教学覆盖地域的扩大,由于直播班而快速成长起来的教师犹如星星之火,已呈燎原之势。
2018年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研讨会合影
成都七中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是教育信息化1.0背景下,通过卫星技术手段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到校”、“到班”的精准帮扶,受到广泛赞誉。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教学信息的大数据化和教育服务的个性化、人工智能等技术蓬勃发展,技术飞速进步,成都七中不能止步不前,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成都七中教育信息化建设也要与时俱进,迭代升级。
为响应教育信息化2.0发展方向,进一步提升学校的信息技术现代化,从而促进教师转型、学校转型和课程观转型,进一步发挥名校高位引领的优势,推进教育改革的创新发展,成都七中于2017年启动“云端学校,泛在七中”建设。期望通过“云端学校--泛在七中”建设,借助“卫星+互联网”,探索学习空间、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学习载体的转变与重构,形成混合学习的最佳路径,提高学习效益,服务师生的个性发展!不仅服务于成都七中本校师生,同时服务于网校远端学校和校外师生。首期受益人群包括本校的4600多名师生和七中网校的87000余名师生。
泛在七中概念图
“泛在七中”还将开放教师群体,除七中的优秀教师外,优秀校友、特聘教师、客座教师、广大远端老师、优秀学生都可以参与泛在七中建设。“云端学校泛在七中”将是一个更加全面立体的学习共同体,将更有利于帮助远端学校教师专业成长。
名校,不仅与历史有关,不仅与名气有关,不仅与荣誉有关,身为名校,不辞担当,既为名校,坚持担当。在信息技术助力远端学校教师专业成长、助力国家教育精准扶贫的道路上,成都七中愿与更多兄弟学校携手前行!
近年来,成都七中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在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不断壮大,截止目前已覆盖八省两区一市共计290余所学校,累计受益学生已超过40万人。在此对关心支持成都七中远程直播教学的社会各方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期望社会各界人士全面认识直播教学的价值,它不仅直接提升了教育薄弱地区学生学业成绩,帮助大批孩子升入了理想的学校,更重要的是为远端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种子老师,他(她)们犹如星星之火迅速燎原,教育精准扶贫实现了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提升了边远地区、民族地区、薄弱地区的教师素养和专业能力,为这些地区的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头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