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学校变革的力量 聆听生命花开的声音

单位名称:临沂第十一中学

入选年份:2017年

简    介:学校确立“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深化教学改革,建设智慧课堂,推进精准教学,以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破解发展难题。

image001.jpg

蒙山巍巍,蕴四方灵秀;沂水汤汤,续千年文脉。革命战争年代,这是一块红色的热土,创建沂蒙革命根据地;改革开放时期,这是一方创业的乐土,成为沂蒙精神发源地。临沂是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物流之都,历来就有尊师重教的光荣传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根植沂蒙大地、服务老区人民的临沂第十一中学坚持立德树人,砥砺奋进,教育信息化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学校转变教育观念,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坚持应用驱动、机制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探求变革力量,构建智慧课堂,以责任培育责任,用智慧启迪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探寻自主发展之路。

一、教育信息化实施的背景和路径

学校确立“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深化教学改革,建设智慧课堂,推进精准教学,以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破解发展难题。

(一)学校推行教学改革的背景

1.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是现代化的强力支撑,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对教育信息化进行了科学规划,明确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思路、发展任务和保障措施。学校要更新教育理念,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顺应信息化社会的人才培养需求。

2.破解大班额难题的现实需要

学校位于临沂主城区,周边密布商品批发市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务工经商人员子女就近入学,导致“大班额”问题日益严重,教师课堂管理、教学调控难度大,面向全体学生施教力不从心,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致使两极分化加剧,教育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破解大班额难题,创新教学模式,变革学习方式,势在必行。

3.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

当前基础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区域内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广大家长渴望教育公平,期待孩子尽快接受现代教育,全面发展,幸福成长。学校拥抱“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寻求变革力量,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以理想的教育实现教育的理想,让教育梦照进现实,照进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二)学校推进教学改革的路径

1.探索教学改革

课改之初,校长刘书君带领有志于教改的教干教师高擎教学改革的大旗,发放问卷探询家长意愿,深入课堂调研教情学情,邀请专家把脉教育教学,初步明确了大力推进合作学习的教改路径。课改期间,十一中人认识到单靠教学方式的变革,对提升教学质量虽然有效,但却不能满足学生自主发展、个性学习的需求,于是引进翻转课堂技术构建了“235导学一体”教学策略。

2.打造智慧课堂

2015年11月,学校被临沂市教育局确定为全国课改实验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项目”实验学校,平板电脑进入课堂,开始推进网络教学。2016年5月,学校在实验班实施云教学,对“235导学一体”教学策略进行升级打造,正式命名为智慧课堂。智慧课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与学的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地实现育人目标。信息化环境是保障,深度融合是关键,教育质量是根本。学校积极探索智慧课堂,由点到面,逐步推开,智慧教育风生水起,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道风景线。

二、教育信息化推进的方式与创新

社会由信息时代迈向数据时代,迎来人工智能时代。学校以变革的姿态迎接教育的春天,主动拥抱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教育,聚焦核心素养,打造智慧课堂,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对每位学生挖潜塑造,让其人生大放异彩。

(一)转变教育观念

1.更新教育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学校回归教育本质,激扬生命价值。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确立了“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比成绩更重要”的教育观,形成了“会学比学会重要,学会思考比学会知识重要”的教学观。

2.转变教师角色

学校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切实转变教师角色。教师的主要职能由“教”转变为“导”,更加注重“参与、合作、引领”作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欣赏者,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者,是学生求知欲的点燃者。

3.变革学习方法

“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变革学生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法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接受学习为发现学习。信息化环境下,学生课下自主学习,个性学习,体验探究;课上合作学习,解疑释惑,内化提升。

(二)创新教学模式

学校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指导,以“235导学一体”教学策略为载体,以促进精准教学为目标,建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智慧课堂突破教与学的时空边界,建立线上线下、学校家庭皆可掌控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满足学生个性化讨论、体验、学习,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智慧课堂按空间分在校、在线两部分,在校就是实际课堂,在线则是虚拟课堂;按时间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段。

1.课前

教师先集体备课再进行二次备课,以学定教,根据学习内容进行课程规划、制作微课、设计任务单,然后再把这些学习资源利用云平台提前推送给学生。学生回家自主学习完成后,于20:30进入“虚拟自习室”参加在线交流、研讨。教师通过平台信息实时反馈、在线检测等掌握学生学习状况,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线上交流情况,以便调整第二天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更好地让学生进行知识内化、建构。

image002.gif

2.课中

教师按“235导学一体”教学策略实施教学,在“同伴互助、疑难突破、训练展示、反思评价”四个环节中,采取“问、学、练、测”等方式,让学生进行认知内化,能力提升。同伴互助环节,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疑难突破环节,师生参与,解决难题;训练展示环节,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反思评价环节,总结激励,知识建构。通过学生反馈、小组讨论、课堂展示、学习评价等方式,实现师生实时互动。学生主动学习、探究体验、思考感悟,提升学习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image003.gif

3.课后

课后学习由“名师讲堂”“精英论坛”“学习社区”等构成。学校开辟信息化学习空间、个性化学习课堂,实现由学校延伸到家庭,由实际课堂延伸到虚拟课堂。实验教师每周开1—2节线上辅导课,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学生根据每天所学的内容梳理知识点,每单元进行思维导图整合,最后制作一节学习微课,由科代表进行评价,推送优秀微课全班共享。学生在线上交流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学习共同体。

image004.gif

(三)建设智慧课堂

学校秉承“起于责任、成于智慧”的校训精神,实施责任教育,深化教学改革,以智慧课堂为突破口,打造智慧校园,推动学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1.硬件建设

学校加大资金投入,筹资300万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切实保障智慧课堂。其中,校园网改造提升工程投资100万元,实现主干万兆、6类网线千兆到桌面,配备了多台高端服务器,每口教室安装2台高端AP,教室无线网络全覆盖;专用设备购置费200万元,,教师机人手一台,同时实验教师全部配备平板电脑,对多媒体教室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2.师资建设

学校推进名师工程建设,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打造智慧型教师团队。安排实验教师外出参加高端培训,汲取全国先进课改经验。邀请上海师大黎加厚团队指导教师制作微课、山东省教科所曾庆伟博士调研课堂教学、陕西师大何聚厚教授作“互联网+教学”讲座。引导教师应用网络空间开展备课、授课、学习指导等教学活动,组织教师参加校本研修、网络研修,建立跨校际、跨区域的远程研修共同体,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教育信息化深层次研究和常态化应用。

3.资源建设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多措并举,共建共享,逐步完善。激励教师自己制作微课、设计任务单、录制课件,定期组织开展评比活动,择优上传学校资源库;不断拓宽教学资源渠道,引入优质的开放性教育资源;积极利用临沂市智慧教育云平台,把免费教学资源使用好。将公益性数字资源、网上下载的资源和自主开发的资源整合成校本教学资源库,不断提升完善,满足智慧课堂需求。

三、教育信息化取得的成效与影响

学校创设了共建共享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创新了课堂教学模式,变革了教与学方式。智慧课堂激发学习潜能,提升教学效率,学生乐于动手、创新,乐于搜集、处理信息,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促进了学生能力提升,发展了学生核心素养。

(一)智慧课堂成效显著

1.课堂变化

智慧课堂发生可喜变化:课堂容量不断扩张,情景课堂让教学充满吸引力,评价激励带来的竞争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学会学习。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数字化资源进行教学,将抽象复杂变得通俗易懂,把课堂调控得张弛有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了学生学习内驱力,智慧、幸福的种子根植每个学生心中。

2.教师感受

首批参与课改的魏元杰老师说:“智慧课堂为教学改革注入新动能,构建起师生互动交流、共同成长的绿色课堂。”他认为智慧课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了教学方式,融洽了师生关系,实现了个性化教育,通过导学、激励、评价,让学生讨论、合作、探究、展示,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3.学生体会

智慧课堂,让思想和智慧熠熠生辉。学生在思维碰撞、情感交流、活动参与中生成智慧,体验学习快乐,共享成功喜悦。九年级五班的张可欣同学说:“智慧课堂让我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感受到学习的轻松,真正体验到成长的快乐。”

(二)教学改革成果丰硕

1.教育质量明显提升

几年来,学校始终抓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牛鼻子,依托课题研究,加大实验力度,探求教学改革之路。学校不忘初心,久久为功,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特色明显,彰显活力。课改实验落地开花,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中考成绩连年攀升。

2.课改成果全面展示

近年来,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探求变革力量,推动学校自主发展,实现换道超车,跨越发展。学校先后在全国翻转课堂学术研讨会、云教学平台应用效果展示会、信息化教学现场观摩交流会等会场作经验分享,受邀到东北师大、华东师大、浙江大学等高校作专题讲座。2016年,学校课改报告在中国教育学会第18次学术年会上获特等奖。2017年,学校承办临沂市初中智慧课堂研讨会、山东省教育信息化应用教学研究活动。2018年,学校入围2017年度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单位,成为全国云教学联盟理事单位。

两年来,《中国教师报》《山东教育》《基础教育论坛》等多家媒体推介学校课改经验,光明网、齐鲁网等网站报道学校教改新模式。学校成为临沂市“智慧课堂”种子教师培训基地,被遴选为山东省“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基地,沈阳、济南、菏泽、广州等市借鉴推广学校课改经验,全国各地300余所学校前来交流学习,共同开创智慧教育新时代。

校以师名,师助校兴。几年来,学校名师新秀不断涌现,有多人参加全国、省级讲课比赛,教师发表国家级论文80余篇。2017年,16位教师荣获山东省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课例评选一等奖,1人荣获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的第21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一等奖。

互联网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未来的教育必将走向大数据驱动的新时代,智慧课堂引领教育信息化变革。学校将继续开拓进取,勇于担当,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创新,发挥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深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办人民满意教育。未来已来,将至已至。在新时代教育的天空下,为了真正的教育,为了个性化的大众教育,为了教育的美好未来,学校课改只有进行时,智慧课堂的探索永远在路上。

点评专家: 王书勤

山东省电化教育馆馆长

专家点评:

临沂十一中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带着情怀真心育人,胸怀使命勇于探索,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学校深化教育改革,探寻变革力量,构建智慧课堂,助推自主发展之路。

一、理念引领,创新发展

案例彰显了刘书君校长对于教育创新和变革的理念,将教育信息化置于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深度考量,推动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十一中智慧课堂实现发展重心、办学理念、课堂教学再造之路。

二、培养能力,提升素养

案例体现出对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的关照。课前,学生完成任务单,自主学习;课中,进行知识内化,能力提升;课后,在线讨论,合作分享。课改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唤起情感体验,让其感受到自身价值。

三、教师成长,学校崛起

教师是课改的推动者、实践者。教师应用网络空间开展备课、授课、学习指导等教学活动,学校建立跨校际、跨区域的远程研修共同体,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教育信息化深层次研究和常态化应用。

四、发展建议,明确方向

十一中依托“互联网+”教育信息化,推进教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建议继续坚持融合、发展、创新原则,结合多渠道、多方式的信息技术融合手段,促进信息技术在智慧课堂“开花结果”,并且延伸拓展到学校管理、教育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