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实验中学
入选年份:2018年
简 介:建校以来,在“凝心聚力 追求卓越 敢于创新 永不服输”的学校精神的感召下,通过“互联网+”等形式,在智慧课堂、远程教研、数字化课堂观察、英语智能互动教学、空中在线课堂、电子班牌等智慧校园建设方面已初有成效,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内容导图:
正文:
石嘴山市实验中学置身于森林公园腹地,位于大武口区朝阳西街,始建于2009年8月,建校时定名为石嘴山市第五中学,2012年10月更名为石嘴山市实验中学,是市教体局直属的唯一一所公办全日制初级中学,校园面积43157平方米,建筑面积19771平方米,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26人,现有教职工96人。
建校以来,在“凝心聚力 追求卓越 敢于创新 永不服输”的学校精神的感召下,通过“互联网+”等形式,在智慧课堂、远程教研、数字化课堂观察、英语智能互动教学、空中在线课堂、电子班牌等智慧校园建设方面已初有成效,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2015年被宁夏教育厅定为信息化示范学校,2016年荣获宁夏信息化教学资源有效应用先进学校。为推动信息化发展,学校依托教科室,成立智慧课堂研究中心,并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定期开展研修活动,制定《石嘴山市实验中学信息化发展2.0规划》,拨出专项资金,全面保障和推进信息化在管理、教学、家校合作等方面的应用。每学期举办青年教师信息化应用比赛,比赛内容涵盖说课、做课、微课制作、应用案例等形式,以此推动和激励学校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提升。
一、引进数字化课堂观察,实现教学改革新突破
(一)数字化课堂观察引进
21世纪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技术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变革,随着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了“互联网+”计划,之后在教育信息化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互联网技术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构成了数字化网络化的教育体系结构,培养创新人才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新的课题。为了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个性化“教”与“学”的变革,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得到更专业化的评价,极大地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校教学的发展,2017年7月,学校邀请南京师范大学教育评价研究中心潘竹娟教授来学校专门为全体教师做了数字化课堂观察培训,同时指导学校教师上示范课,教师们进行课堂观察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年8月,学校率先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评价研究中心签订协议,引进多元交互式数字化课堂观察。此项目作为宁夏地区首次引用,利用网络平台中可预设、可调节的各类专门化观察量表,利用移动终端在听课过程中采集“教”与“学”的表现性数据信息,通过后台计算与图形化处理后,为评估结论提供客观的量化证据,实现科学的课堂诊断,以达到矫正偏差性教学行为。
(二)“多元交互式”课堂观察介绍
“多元交互式”课堂观察是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实践》的重要评价工具,已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软件著作权。它积极响应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号召。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中特别指出:“要建立评价资源平台,组织专业机构开发科学的评价工具,促进资源共享。各地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数字化管理平台,开发评价工具,为开展评价、改进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依托信息化平台,学校开启了“互联网+教育评估”的新时代,为中小学提供课堂教学评估的多元化、信息化、数字化、标准化、交互式应用平台。其中,“多元”指评价主体、目标、内容、方式是多样的;“交互”指评价者与评价对象、过程与结果、教与学之间的互动交往。
(三)“多元交互式”课堂观察解决的问题
1.以信息技术推动课堂评价变革,用移动终端替代传统纸笔听课工具。传统听评课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纸和笔,形成纸质记录,在保存及分析上存在一定难度,数字化课堂观察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现代媒体工具进行记录,通过听评课工具的变革,能够获取更多、更系统、更客观的教学评价信息,从而为科学评估教学质量提供有意义的证据。
2.将课堂观察表及行为标准嵌入平台,克服传统评课缺乏标准的问题。传统的听评课以教师的经验及主观看法为判断依据,缺乏实证性的规范标准。针对这个问题,数字化课堂观察中内嵌了多元化课堂观察量表及系统化教学行为标准。各类课堂观察量表由特级教师专家团队负责,基于大量课例分析,组织多所学校一线优秀教师参与制定。富有经验的专家团队既保证了标准的权威性,也增强了应用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
3.课堂评估基于移动互联网,克服传统听评课受到时空限制的问题。
传统的听评课深受时空限制,评估只能在特定时间与特定场所中进行,而数字化课堂观察在网络环境下,及时采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数据,可利用网络随时、随地开展评估活动,可消除传统教学研究与评估活动深受时间与空间束缚的困境。观察教师记录课堂行为之后,其他用户亦可通过网络访问观察记录,分享课堂教学研究成果。
4.进行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呈现,克服传统评课无科学论据的问题。传统的听评课记录及评估是经验式推论,缺乏一定的科学论据支撑。“多元交互式”课堂观察通过观察量表记录教学过程中的行为信息。后台进行数据分析,利用echart图表组件将获取的观察信息处理为可视化图形,为课堂诊断提供定量的科学论据。
5.多元化评价主体交互协作,克服传统评课主体单一的问题。传统评课活动使执教者被动地接受评价,评价结论可能具有片面性与武断性。本项目采取学生参与评价、同行相互评价、自我反思评价、专家诊断式评价相结合的思路而开展,不同主体各有独特的应用主页,利用后台管理功能进行课堂观察信息的互联互通,使多元评价主体进行相互沟通和协商,获取更科学的评估结论,从而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四)学校推进计划与制度保障
1.学校以“数字化课堂观察平台”建设为抓手,每学期进行两次全校性集中培训,邀请南京师范大学教育评价研究中心相关专家进行集中指导,教师们通过现场授课、观课,用手机APP进行分析数据,矫正偏差,促进成长。
2.以教研组为单位,组建“数字化课堂观察”项目团队,在每周的教研活动中,选取1-2位教师授课,项目组成员从不同的维度、视角、观测点进行观察,记录数据。课后项目组集中讨论分析数据,提出意见,解决问题。
3.每个月选取1-2位青年教师进行连续5次以上同一维度的观测点进行观察,每一次观察后对比分析数据,找出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解决,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缩小差距。
4.学校成立“数字化课堂观察”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教科室及各教研组为成员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各项工作。
5.完善学校工作考核办法、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保证相关工作的正常进行,并结合具体情况出台能够促进“数字化课堂观察”工作朝纵深发展的制度,学校建立激励和促进机制,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用”,以评促“优”,促进学校信息化工作稳步发展。
二、运用数字化课堂观察,开展“互联网+教学评估”
学校统一组织教师在手机上安装课堂观察APP,借助课堂观察APP把课堂观察量表及行为标准嵌入网络,以信息技术推动课堂评价变革,用移动终端替代传统纸笔听课工具,进行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的统计图形呈现,克服传统评课无科学论据以及评课缺乏标准的问题。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组内教师通过手机APP从不同维度、视角、观测点进行课堂观察,定量和定性结合,通过大数据分析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科学的课堂诊断,实现课堂教学质量评测多元化、精准化,从而达到矫正偏差性教学行为,改进课堂教学的过程与绩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案例1:英语组课堂观察评课分析:2018年9月25日,英语教研组活动中,刘晶老师和常静老师的同课异构《Module6 Unit 1 It allows people to get closer to them》一课中,刘晶老师的课堂利用电子白板21.43%,阅读教科书内容14.29%,完成教科书活动21.43%,指导学生板书或板图7.14%,投影预设的课件页面14.29%,播放声像资料 14.29%,投影学生学习成果14.29%。一位教师给出的评价是:主要优点,多媒体播放占比25%,投影预设占比25%,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主;主要偏差,这是一堂新授课,老师充分利用白板资源,为孩子们构建知识体系;矫正建议:指导学生多说多读,熟悉课文。常静老师的课堂中,利用电子白板17.65%,阅读教科书内容23.53%,完成教科书活动23.53%,指导学生板书或板图7.14%,投影预设的课件页面5.88%,播放声像资料5.88%,投影学生学习成果0%。同一位教师给出的评价是:主要优点,电子白板使用占比37%,播放声像占比50%,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三维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主要偏差,这是一堂新授课,应充分利用板书帮助学生构建本课的知识体系!矫正建议:加强学生的听说!
案例2:数学组课堂观察评课分析:2018年5月22日,数学组教研活动中,王莉老师和薛文强老师的同课异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课中,观课教师主要观察了王莉老师的“教师提问”和“学生的应答”,其中,描述性问题、判断性问题、论证性问题、归纳新问题分别占50%、50%、33.33%、66.67%。学生的应答以个人和集体为主,分别占60%、40%。观课教师的评价是:优点是学生个人回答占百分之60,集体回答占百分之40,反映了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思考来解决问题,体现了老师的教学方式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评价学生时,集体评议占百分之60,教师评价占百分之20,组织评价占百分之20,总体来说对学生的评价客观公正。信息化技术应用非常合适,不多不少刚刚好。主要偏差是不等式的解题格式要严格按照课本上步骤去写,不然就显得有点乱,学生间的合作学习要有,可能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容易让彼此理解。矫正建议是加强书写格式的规范,注重小组交流与合作,要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反复训练反复强调。
观课教师主要观察了薛文强老师课堂上的“媒体应用行为”,利用电子白板10.34%,阅读教科书内容10.34%,完成教科书活动3.45%,指导学生板书或板图7.14%,投影预设的课件页面17.24%,播放声像资料5.88%,利用材料手工制作3.45%。同一位教师给出的评价是:主要优点,学生板演较多,回答问题次数也比较多,反映了老师注重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在规律的总结上让学生自己总结,给学生指明了学习方向,总结了解题方法。主要偏差,在规律的总结上速度有点快,那么规律总结出来的作用用的不明确。矫正建议:建议注重合作学习,规律可以放在下节课。
案例3:学校开展了“多元交互式”课堂观察平台评课观摩活动,本次活动由吴芸英、蒋松华、司翔三位老师代表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组上了展示观摩课,课后各教研组组教师团队分组合作,做好了现场观课、记录分析。通过对平台的运用、数据的解读、科学的诊断,主动分析平台数据,解开了一个个学生身上的学习密码。蒋松华老师的课堂,全班交流时间占40.8%,小组合作时间有16.4%,情感参与状态为60.5%……
通过观摩,有效地推进了“多元交互式”课堂观察平台的使用,有了数据支撑的课堂评价,能更有效的帮助老师们矫正课堂教学的偏差行为,建立教、学、研、评一体化的课堂效果,有效调控和改进学生学习状态,提升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课堂观察在听评课中的应用,让教师们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反思和感悟,在今后的听课和评课上,也有了新的指引方向。
授课教师感受1:通过数字化课堂观察这个平台,我觉得对于我个人而言成长了很多。第一次授课的时候,评价小组的各位老师通过数据平台,给予我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比如课堂设置的问题较多,没有形成很好的问题链。第二次在授课的时候我就比较注意问题的整合。此次根据观察评价量表反馈,我发现上课的时候自己过于着急,一个问题抛出之后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教师设置的问题有一些呈现出自问自答的情况。第三次授课的时候,我在很多方面有所改进,特别是最后呈现出的公开课,课堂效果较好。
授课教师感受2:数字化课堂观察平台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的立体的评价一堂课的媒体环境。利用这个观察平台,既可以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又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课堂表达情况。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数字化平台进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与快速性的特点,也能及时地发现课堂呈现的各类问题!这个观察评价体系是值得我们积极参与使用的,有利于提升自己课堂效率。
授课教师感受3:建立课堂观察评价体制,可以加强教学业务的细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特别是一些具体的数字的形成,就可以让我们上课教师和评价教师之间形成了一定的量化评价基础,甚至有时不用进行交流,我们上课教师就能够从这些数字中得到提示,并有利于今后教学思路的进一步打开;同时就我们评价教师来说也给我们上课指明了一些方向,也给我们自己一些借鉴,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本来需要长时间的不断摸索,通过“课堂观察”我缩短了自己在专业教学上的成长时间!
三、借力数字化课堂观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积极运用数字化课堂观察促进课堂教学大胆改革,充分发挥“互联网+数据思维+课堂观察=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估”的优势,将专业化评价标准与工具嵌入数字化平台,使教学评价与互联网技术建立关联,使课堂评价从经验评价走向科学数据分析。在听课过程中教师用手机app进入观课系统,根据自己的观课任务进行观察、评价,上传观课结论。授课教师及时查看大数据统计结果,掌握自己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以便长
图1:石嘴山市实验中学语文组教师应用课堂观察对比图
善救失,取长补短。课堂观察以数字化工具取代了传统的纸和笔,轻松驾驭“数字化教育评价”,体验“互联网+教育”的魅力,基于定量与定性的大数据分析,实现科学的课堂诊断,从而达到矫正偏差性教学行为,加强教学实践中的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出智慧课堂。
图2:石嘴山市实验中学英语组教师应用课堂观察对比图
图3:石嘴山市实验中学数学组教师应用课堂观察对比
学校应用数字化课堂观察以来,学校教师专业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对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24位教师2017、2018两年的教学行为(媒体应用行为、师生交往行为、课堂提问行为)做了对比分析,中老年教师的媒体应用行为提升明显,青年教师的师生交往行为和课堂提问行为得到明显矫正。
数字化课堂观察为师生的教与学营造良了好氛围,改革课堂、形成高效,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批具有专业化素养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
教师李建忠、薛文强、杨婷、司翔、张玲、芦杨、张燕等教师多次在自治区、市级开展公开示范课,为前来取经的兄弟学校传授经验,互助提高。其中李梅老师撰写的数字化课堂观察论文《“使至塞上”基于课堂观察的教学反思》获得南京师范大学数字化教育评价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二届“开拓杯”论文评选中荣获三等奖,祁和平校长的课题《基于数字化课堂观察的教学行为偏差与矫正的案例研究》确定为自治区第五届基础教育立项课题。杨婷、张玲、潘海英三位老师获得2017年“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活动“部优”、“自治区信息化应用名师”。李建忠老师代表宁夏参加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课,英语教研组、物理教研组12位教师代表学校参加全市网络教研团队活动获得全市“十佳网络教研团队”荣誉称号。学校2015年被宁夏教育厅定为信息化示范学校,2016年荣获宁夏信息化教学资源有效应用先进学校。
先行先试,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积累沉淀,我校的数字化课堂观察自应用以来,为前来学习借鉴的同行提供宝贵经验。
呼包银榆经济区第六届互联网城市建设高峰论坛会议期间,我校作为互联网城市建设教育信息化观摩考察点,迎接了60多位市级领导的观摩,领导们对我校的“互联网+教育”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我校的数字化课堂观察平台应用情况。在市教育体育局邀请全市“两代表一委员”观摩指导教育体育工作中,我校作为观摩点,迎接了全市“两代表一委员”观摩团,代表们对我校近年来在“互联网+教育”应用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代表们纷纷表示对数字化课堂观察很感兴趣。自治区党委政研室领导及石嘴山市委政研室领导、市教育体育局领导一行人来我校调研教育教学及信息化应用工作中,各级领导对学校“互联网+”教育情况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建议将数字化课堂观察平台用好用优,积极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多次的观摩学习,为我校“数字化课堂观察”项目今后的开展与实施拓宽了更多地渠道。
四、数字化课堂观察助力学校开拓新局面
今后学校将继续充分发扬凝心聚力、追求卓越、敢于创新、永不服输的精神,依托信息化资源,借力数字化课堂观察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信息化课堂教学,探索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数字化课堂观察更大范围地复制和推广,用“数字化课堂观察” 开启互联网+教育时代教师的智慧之门,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努力把石嘴山市实验中学办成有文化、有特色、质量过硬的信息化学校,发挥信息化示范校的标杆辐射作用。
专家点评:
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堂教学变革。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评价手段是促进课堂变革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互联网及各种现代多媒体设备和数字化平台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评价手段是促进课堂教学变革的有效途径。
课堂观察是聚焦课堂的重要手段,是深入研究有效教学的重要载体。教师在利用数字化课堂观察平台过程中,需要反复研究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可以从各个角度分析师生课堂教与学的行为及效果,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能力。课堂观察手机APP,不仅很好地拓展了教研时空、提高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而且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主动研究教学、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宁夏石嘴山市实验中学借助互联网和各种现代多媒体设备,以课堂观察平台的应用为抓手,不仅用移动终端和课堂观察APP替代传统纸笔听课工具,将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诊断和发展功能,促进教师不断改变教学行为,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而且以课堂观察平台为载体,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专题教研等多种形式,有效地提升了校本教研质量,促进了学校课堂教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