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助力学校内涵发展实践探索

单位名称: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第五中学

入选年份:2018年

简    介:学校紧紧围绕“适合教育”这一核心理念,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实效、融合创新的原则,按照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推进信息素养与学科素养统一的工作思路,以强化“三项建设”、建立“四个机制”、创新“五大模式”为主要内容,有力推动了信息化应用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常态化。

01.jpg

海拉尔区第五中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首府,始建于1966年,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80人,全日制初等教育教学班42个、学生2136人。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名优学校、“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基地校、“威盛中国芯”优秀组织奖等多项荣誉。近十年,海拉尔区第五中学中考成绩名列全市榜首,是呼伦贝尔市高质量、有特色的初中品牌学校。

学校紧紧围绕“适合教育”这一核心理念,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实效、融合创新的原则,按照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推进信息素养与学科素养统一的工作思路,以强化“三项建设”、建立“四个机制”、创新“五大模式”为主要内容,有力推动了信息化应用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常态化。

02.jpg

一、注重统筹谋划,健全组织机制

为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家校沟通、师生生活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学校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顶层设计,从长远发展和全局统筹的高度,统一规划和部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支撑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和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行动计划和保障制度。以明晰各类主体责权为前提,在充分发挥学校各部门协调作用的基础上,有效整合多方参与力量,构建组织框架,形成多方同责联动的统筹合力。

(二)强化制度保障。学校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深化教学改革的助推器,按照《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和《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相关要求,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制定了《海五中校园网建设标准》《海五中多媒体教室使用标准》《海五中同频互动教室使用规范》《海五中网上阅卷系统使用规范》《海五中选课系统使用规范》等规范标准,为全面开展信息共建共享奠定了基础。

(三)完善工作机制。为确保学校信息化支撑体系的良好运转,学校建立了行政与技术两条线管理的共管机制。行政层面上,从基础设施、支持服务两个方面制定完善管理办法;技术层面上,从资源建设、教学应用、用户行为三个方面,实现从网络平台到信息资源再到用户的全程监管。

二、强化三项建设,完善基础设施

学校逐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形成了循序渐进、按需升级的良好机制。通过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积极探索基础设施建设运维新机制。

(一)强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千兆有线校园网和wifi覆盖无线校园网,实现了校园内所有设备互联互通。网络强大的信息量,开放性、交互性及趣味性成为师生开展教学、进行交流的工具和平台。

(二)强化班班通教学设施建设。学校42个教学班和所有功能室将原有的“幕布+投影”更换成触摸式教学一体机,进一步改善了多媒体教育教学的条件,为实现全程信息化教育教学提供了保障。此外,学校先后建成区级录播教室、市级同频互动教室,积极开展网络互动教学、网络教研、网络培训等活动,通过网络课堂把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到兄弟学校。

(三)强化校本资源平台建设。坚持购置资源、平台建设、校本开发三结合的方式,建立了网络存储系统(五中云),实现了校内图片、影像及各类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方便及时存储,随时查询和下载。利用五中云为每位教师预留了网络存储空间,为教师教学工作提供了方便。

三、建立四个机制,优化智能教学

学校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突破口,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促进信息化支持下的教育教学创新。

(一)建立高效备课机制。学校面向全体教师开展“广角式”调研,收集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开展“会诊式”研讨会。协同备课突破了传统备课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为教师改革课堂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在教学资源平台上建立“备课包”,教师在办公室、教室,甚至在异地都可以对教学素材进行再加工,云推送教学资源到教室或功能室的一体机。

(二)建立智能教学机制。教育信息化建设最终要落实到应用。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渗透到教与学的各环节中,促使传统课堂向数字化、智能化、泛在化方向发展。对教师而言,教学方式的转变激发了教学活力,开放了教学边界,重构了教学流程。特别是基于数据分析,帮助教师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对学生而言,利用信息技术的搜集分析、整合拓展、选择加工等功能,能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转变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内驱力,满足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应用案例掠影1】

邵老师要上一堂同频互动公开课,在准备阶段,她让班长穿戴上了古人的衣冠,制作了一段苏轼被贬黄州后,雨中吟诵《定风波》的片段。视频中,扮演苏东坡的孩子在风雨之中仍昂首阔步,而这些风雨、麦田、月夜、登山的画面都是从互联网中获取,用视频剪辑软件camtasia合成。通过电子白板应用,将录制好的短视频加入其中进行素材加工,再从资源库中调取相应材料和课件结合,将其推送到云端存储。

她来到同频互动教室,点开录课按钮,此时其他学校的老师登陆网站即可同步收看课堂直播。邵老师打开课件,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苏东坡”慢慢浮现在屏幕上,伴随着一曲悠扬的《明月几时有》,她带领着学生走入了苏东坡的世界。她利用软件将学生分组,小组内学生根据课前搜集整理的素材热烈地讨论着苏东坡的精神世界。她微笑着为最优秀的小组打分,并及时记录,这些信息已同步发送到家长的手机上。看着眼前不断跳动的分数,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积极踊跃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接着,她又播放了早已准备好的微课视频,随着镜头慢慢拉近,同学们惊讶的发现,视频中的苏轼竟是班长!同学们睁大了双眼,苏轼不再是一个符号,它以真实的形象来到我们身边,告诉我们要面对人生的风雨,要保持乐观豁达!学生们深受启发,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看法,邵老师要求大家用文字来书写对苏东坡说的话。完成后,老师打开授课助手,拍照上传,并为这位同学送上了一枚荣誉徽章!

03.jpg

(三)建立课堂评价机制。依托呼伦贝尔市和自治区智慧教育云平台上的优质课,学校备课组利用典型课堂案例进行研讨交流,借鉴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同时开展示范课、研讨课等教研活动,将课堂实录、教育行为评价、量化数据汇总等信息推送至五中云,形成“评课包”,便于教师全方位、多角度进行研讨、反思和改进。依托同频互动教室,教师在办公室观看课堂实录,开展网络评课,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建立教师信息素养培育机制。坚持普及兼顾提高、应用兼顾研发的原则,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技术应用培训,鼓励教师建立跨校际的网络研修共同体,实现网络研修常态化。目前,学校全体教师均能使用PPT和电子白板进行备授课和创作,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大幅提升。

四、创新五大模式,提升管理水平

学校坚持融合创新,建立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系统和平台,将其逐步应用到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一套科学严谨、行之有效的模式。

(一)科学开展教学质量分析。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提升教学水平,学校与专业团队开发了网络阅卷系统和学生成绩分析与查询系统,把传统的阅卷工作和成绩分析工作带入到了信息化时代。一方面,家长可以通过查询系统非常方便的查阅孩子的分数,对孩子答题界面一览无余;另一方面,通过全过程学业数据采集与分析诊断解决方案,基于全样本数据的采集,结合先进的教育统计学理念和在线学习分析技术,对命题技术、教学质量、学生学业水平做出科学客观的分析与诊断,并面向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的提升方案,精准提升教学质量。

【应用案例掠影2】

葛老师说,原来每次大型考试后,试卷需进行装订,每次装订近290本,老师们只能在学校在同一地点统一批卷,出现相互等待、失误率高的现象。成绩统计依赖手工,耗时长,且只能统计出一分两率。五年前,搭建的网络阅卷系统,提高了阅卷的效率和准确率。同时可以通过网络阅卷系统,了解各种成绩数据和分析,如:试卷中每道小题的答案正确率情况,甚至每道小题的年级得分率,以及葛老师所任教班级的得分率,根据这些具体数据分析,葛老师查找到了自己在教学中某些知识点需要再夯实,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由于系统运行及管理完全基于学校自己搭建的阅卷平台,所有数据如学生的原始答题信息、教师的原始阅卷信息、后期的各学科各类别数据的分析结果等很容易实现校内共享,教师登录自己账号便可以查看任意学科、任意班级任意学生的各类信息如成绩报表、得分情况等,相比传统成绩分析的封闭性、局限性有了质的飞跃。

04.jpg

(二)助推适合教育开发校本选课。学校开设了66门校本课程供1400多名学生选择,自主研发的选课系统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搭建适合平台。系统设置步骤简单易操作,其中课程和师资信息方便学生和家长进行比较筛选,后台数据便于分析学生对于课程的认可程度,以利于学校更好的结合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需求及时调整和研发适合的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应用案例掠影3】

王同学从小学就喜欢踢足球,放学后经常和小伙伴一起切磋球技,但是从未得到过正规训练,升入初中后,就一心想加入学校足球队,无奈球技还差一些,于是就想先参加五中足球校本课。张同学是个音乐爱好者,喜欢弹吉他,但是以前想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很困难,来到五中这个大家庭,得知五中校本活动课有吉他班,就一心想要参加。可是由于分到班级的名额少,老师在权衡各学科报名人数之后,有两位同学都没选择到理想的校本课,而这样的学生不占少数,抱怨声四起。学校在了解到同学们的困难之后,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信息中心老师架设起来了网上校本课选课系。

在选课系统预定的选课时间之前,同学们早早的和家长在家里的电脑前准备好,选课时间一到,同学们便熟练地在选课系统页面,分门别类的挑选自己喜爱的课程。张同学一下子就选到了自己喜爱的吉他课程,还截了图向同学们炫耀了一番。而王同学更是和同年组的几个爱踢足球的同学,一起选中了足球校本活动课,这离加入学校足球队的愿望又近了一步。

05.jpg

(三)高效发挥图书馆的功能。学校2017年购置了图书管理系统,利用该系统对图书的录入、借还进行系统化的管理。馆内近11万册的纸质图书信息全部搭载在阿里云上,广大师生可以随时在网上浏览图书目录、热门图书、最喜欢的图书推送等系列板块,检索图书详细信息,进行网上预借。师生还可以利用身份证识别和账号登陆方式,随时挑选并存储自己喜爱的图书。馆内还有10余万册电子图书,供师生在线阅读。

(四)创建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VR虚拟现实技术能将现实带进虚拟世界里,模拟出诸多场景,从而达到辅助教学、解决问题的目的。学校通过建设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开发理、化、生、语文、英语等VR课程,增进实体空间环境和虚拟空间环境的融合,寓教于乐,沉浸式、体验式的学习环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兴趣、提升了学习动力。

(五)搭建钉钉APP校园管理系统。在校园应用钉钉APP,有效弥补了学校教学和管理的短板和弱项。一是消息送达,利用DING一下能确保消息必达,用钉钉通讯录能按照组织架构找到需要沟通的人员,直接进行电话联系,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出勤管理,采用钉钉考勤中的签到和请假功能,提高了统计效率;三是利用钉钉的日志自定义模板功能,设计了值班日志、串课记录、巡课记录、电教报修、总务报修等模板,自主设置了发送人和抄送人,不但方便管理,还可以自动生成档案资料。

五、面向内涵发展,推进教育创新

教育信息化给第五中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推动了“适合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科学的管理体系、先进的技术设备、丰富的平台资源,催生了学校信息化工作的丰硕成果,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一)取得的成绩。学生方面,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信息技术大赛,例如在自治区WER工程比赛中学生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在“中国儿童青少年威盛中国芯计算机表演赛”中,学校每次都有近千人次参赛,入围决赛人数历年在本地区居首位。教师方面,在教育部主办的“一师一优课”晒课活动中,学校有66节被评为“县级优秀课”,44节被评为“市级优秀课”,15节被评为“省级优秀课”,3节被评为“部级优秀课”,另有21人在自治区微课大赛中获奖。学校方面,学校承担了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教育学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制作多媒体作品中教师整合学生能力的教学研究》顺利结题并获自治区优秀课题奖;《提升教师制作和使用微课》在自治区立项为重点课题,获呼伦贝尔市优秀课题奖。

(二)未来的展望。下一步学校将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库和师生信息库建设,实现信息系统应用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二是以“AI”为内核,以人工智能课程为切入口,建设集机器人教学、科技活动、科学普及为一体的“AI+梦想空间”人工智能实验室,通过校企合作研发AI课程;三是建设电子班牌系统,为班级文化搭建平台,为家校协同畅通渠道,为班级管理提供支撑。

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海拉尔五中将紧跟时代步伐,以“适合教育”为核心理念,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凝心聚力、求真务实、强化举措,努力开辟教育信息化新路径,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提供五中智慧和方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