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棵想长到云里的泡桐树——“人人通学习型社区”在泡小西区的建设与应用

​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西区分校

入选年份:2017年
简介 分享
  • 内容导图

    image001.gif

    一、有棵想长到云里的泡桐树

    2008年春天,一粒泡桐树种子随着风儿飘呀飘,飘到锦官城西郊外,她选择在这里安家,她叫泡桐树小学西区分校。春天里,在这片空旷的土地上这颗种子很快发芽,长叶,不足十个春天的滋养,这棵泡桐树已经长得又高又大,在她的身下住着泡泡大家族,泡泡娃、泡泡老师和泡爸泡妈,更有一位无所不知的智慧姑娘,泡桐树就是大伙儿的家。泡泡娃们一天天长大,吵着要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可是泡桐树毕竟是棵树,不能走呀,智慧姑娘告诉她,你可以不断地长,不断地长,长到云里,够着一种叫“云”的思想和物质,它里面什么都有,就能实现泡泡娃们的心愿了。泡泡娃们听见了树妈妈和智慧姑娘的对话,急着问云里有些什么呀?智慧姑娘耐心的讲道:云里有各种知识,有解决获取知识的办法,有促进健康成长的生活本领,有发展思维的动力,更有学会创造的智慧……

    于是树妈妈立下要长到云里的梦想,天天鼓足了劲儿,巴望着长呀长。智慧姑娘带给泡泡家族一封信,让大伙儿用来帮助树妈妈长到云里去。

    二、一封开启智慧的信

    泡泡家族的伙伴们:

    你们好!如果要帮助泡桐树妈妈尽快长到云里去,找到叫“云”的神秘思想与物质,让泡泡娃们在云端自主、主动、个性化地学习,请回到泡桐树梦开始的地方,对照梳理泡泡家族成长过程中的烦恼:

    学习资源推送及回收困难

    泡泡娃们需要以学为主的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泡泡老师们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清晰的学习支架作为支撑。怎样才能让泡泡老师和泡泡娃们针对大体量的学习资源开展交互?

    学习过程的管控不足

    泡泡娃们在尝试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水平所限或者自制力等问题,不可避免会产生许多疑问或某些知识点掌握薄弱的情况。面对大班额群体、分时段分地点分层级的差异化学习,泡泡老师们很难及时了解学生出现的问题,以及整体和个体学习的具体情况,难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差异化的指导。

    学习数据的记录和互通缺失

    每个泡泡娃都是不同的,个体差异会导致学习进度和学习程度的不同。但现有的课堂条件不能全面记录由此产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成果,测试反馈等数据,不能帮助泡泡老师们定制有效的指导方案。

    学习中交互的困难

    泡泡娃自主学习更加强调互动交流的重要性。泡泡老师们需要组织孩子们进行陈述和讨论,让每一名泡泡娃展示自己自主学习的成果和思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情感能力、合作能力等。但是大班额的现实让这一重要过程几乎无法实现。

    学习结果的评价体系不健全

    泡泡娃们要开展自主学习就意味着差异化教学和过程性评价,没有对学习数据的全面记录,也就不能对孩子的学习活动和协作活动进行过程性差异化评价。

    学习时空的限制

    课内校内的学习仍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学生自主学习应该由学生自主掌握,任意地点任意时间开展自己需要的学习活动。

    永远爱你们的智慧姑娘

    三、让大树妈妈长到“云”里的宝贝

    (一)去寻找“人人通”这把“云梯子”

    有把“云梯子”它叫“人人通”。它是网络化的社交平台,支撑教师网络教学、教研,支撑教师与学生、家长互动;是汇聚优质资源的平台,提供资源交互服务,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便捷的管理平台,学校的机构空间能够管理所有教师空间和学生空间,能统计师生在空间中一切教与学行为数据,能对数据进行筛选、挖掘和分析,能对教师网络教学活动进行组织以及对师生教学活动进行评价。这把云梯子蕴含着以人为本、面向未来、核心素养发展、教育教学系统性变革和流程再造、要素创新、技术与教育融合等神秘而强大的力量。

    (二)建把“人人通”这样的“云梯子”

    1. “云梯子”建设两步走

    泡小西区通过构建“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各种资源整合运用、实现课堂结构性变化和教育大数据收集、分析、运用的智慧课堂”实现“云梯”建设的第一阶段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设一所由数字化学习型社区组成的未来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等所有学习共同体的成员都通过平台和空间共建共享学习资源,开展融合创新的社群教育活动,采集、分析、应用各项数据信息,实现开放性、个性化的学习,培养面向未来的人)。”

    2. “云梯子”建设图纸

    image002.gif

    “硬件及空间建设与使用”、“软件建设与使用”是“人人通”学习型社区建设的硬基础;“领导力、团队建设与校园文化”、“管理与服务”以及“教师专业发展”是“人人通”学习型社区建设的软基础。在软、硬两方面基础提升的支持下,学校的主要发展目标指向“课堂变革”、“课程变革”,以及“评价变革”。这三方面的变革最终将带来更好的、面向未来的人的发展。

    3. “云梯子”建设施工过程

    泡小西区的“云梯子”建设从2016年9月起步,目前已经实现“未来班级新模式尝试及学习型社区基础建设”目标;计划到2021年6月,泡小西区将实现“‘人人通学习型社区’基本成型”目标。

    为了确保“云梯子”能够经历漫长的建设最终直入云霄,泡小西区首先设立了“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全面引领和支撑各部门以信息化的方式推进工作,并根据学校办学五年规划,制订《泡小西区“未来学校”建设规划》、《泡小西区“未来学校”项目考评制度》、《一对一教学设备管理制度》、《泡小西区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保障制度》等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云梯子”的建设需要分层推进,阶梯发展,泡小西区自2014年2月的第一个未来班级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起步,逐步发展到未来年级,再发展到多种设备整合的未来年级,同时通过智慧校园建设,逐步完善“人人通”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在推进过程中按照“二八原则”,从部分班级发展到全部班级,从部分教师发展到全体教师,从部分学科发展到全部学科。

    为了和“云端”世界链通,泡小西区按照“云”(云计算)+“网”(移动互联网)+“端”(智能终端)的框架建设网络学习空间和学习型社区。依托国家和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师生实名制空间注册,以空间带动应用,以应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通过行政支持、校企合作、自带设备三种方式齐头并进,逐步扩大学生一对一移动学习终端的建设规模;教师用教学设备、宽带网络、技术支持等全面向“人人通”学习型社区项目倾斜。

    泡泡老师们是“云梯子”建设的主力军,泡小西区采用全员培训提升认识、学科实操培训提升技能、菜单式培训满足需求、一对一培训全方位指导、主题研究同侪互助等方式既做到全覆盖,又满足差异性发展需求。

    “云梯子”的建设还需要和泡泡家庭和社区做好沟通,泡小西区通过组织家长体验式参与,让家长了解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自主学习的优势和学校的教学计划,解决家长的困惑,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在“云梯子”的建设过程中,泡小西区提倡重在常态:常态化“未来班级”各学科在本班教室常态化开展教学研究;非常态化“未来班级”,每名老师每期开展2节以上基于电子书包的经典课例,并适时进行后台运用数据发布。截止2017年12月11日,泡小西区17个常态化“未来班级”及其他48个非常态化班级共计备课7754节,上课6971节,发布作业2112次,问答28672次,制作资源33350个。

    image003.jpg

    同时,泡小西区更关注融合点的研究,在省级课题《“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小学生学生方式转变的研究》的指导下,重在研究基于一对一设备的网络学习空间使用对传统教学无法解决的问题如何突破。

    目前,泡小西区建设的“云梯子”,除了有跨课前、课中、课后、课外开展个性化教与学的智慧教育教学空间外,还有集管理服务、教务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学生成长、德育考核、移动办公等为一体的数字校园综合办公空间;集集体阅读、个性阅读、数据记录、书本分享为一体的数字图书阅读空间;集广播、监控、巡检、通讯、报修、考勤、疏散为一体的安全综合防控空间。

    (三)用好“人人通”这把“云梯子”

    蒋老师是一名有10余年教龄的语文老师,但是最近几年他却感到语文课上得很郁闷:随着年段的升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反而越来越低,“单向输出”的课堂上缺乏深度的思维碰撞。这引起蒋老师不得不思考这几个问题:学生的学习是不是真正发生了?难道课堂上真正就只是为了传授书本上那一点点知识吗?传统的课堂怎样培养学生的低阶思维和高阶思维?作为面向未来的人,能力、品格、情感的成长是不是更为重要?为了找到答案,蒋老师申请成立了泡小西区第一个“未来班级”,开始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尝试翻转课堂模式。刚开始,蒋老师也遭遇了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师生教学思维固化、“翻转”的度难以把握、学生提问繁杂、课上不完……后来蒋老师和课题组成员一起研究,确定了从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获取学生真实问题,确立和突破教学重难点入手,逐步梳理出课堂变革的途径:重组教学流程,将以往的教学环节进行拆分和重组。蒋老师尝试尊重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帮助他们梳理这些问题形成课堂的核心主问;鼓励学生发现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个性化的表达、在课堂中的思维碰撞……渐渐地,蒋老师的课堂变了: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变成了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学生有了个性化的表达;少数参与变成了全员参与……渐渐地,蒋老师也成为了学习的陪伴者、学习动力的激发者、情感的呵护者,找回了教学的乐趣。

    image004.gif

    指导学生自主提问

    三年级的小兰经常生病在家,如何补上耽搁的课程一直是小兰的大难题。自从小兰所在的班级加入常态化“未来班级”,小兰对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泛在式、自主式学习充满了兴趣。有一天小兰又住院了,但这次她不再为课程担心。从医院回家,小兰打开自己电子书包里的网络学习空间,调出了前一天马老师发布的微课导学视频和今天课堂上使用的所有教学资源。小兰先观看了微课《什么是面积》,按照微课的指导动手制作了一个面积为1平方分米的纸板与家里的各种物体比一比,初步感知了面积这个概念;再结合教材内容,认真学习了马老师本节课关于面积的计算和面积单位的进率的课件,补做了课中测任务;有几道题因为小兰在自学的时候疏忽了某个知识点而出了错,云端平台针对性地推送了三道相关试题给小兰强化巩固;课堂学习完成后,小兰按照课后任务的要求,利用马老师推送的材料和自己在互联网上搜到的资源比较了周长和面积的区别,然后把自己的收获发到了班级学习空间;小兰在班级空间里点评了5名同学的思考,还有2名同学对小兰的分享做出了肯定的点评,小兰别提有多高兴了,等回到学校自己肯定能跟上同学们的进度!

    image005.gif

    学习社交生态圈

    经过泡泡老师、泡泡娃们的共同努力,目前泡小西区依靠“云梯子”搭建的“人人通”智慧课堂教学范式为:课前通过微课或预习支架导学,了解学生知识起点,定位教学重难点,助力教与学备课针对性;课中全面深度互动参与、思维呈现交流、及时反馈评价、记录学习过程、互动生成反馈评价,助力课堂个性高效;课后多元丰富评价激励、空间展示共享交流,助力学生享受式提升;课外推荐各种优质资源,拓展学习大视野,助力自我建构个性化。

    在云端的泡泡娃们利用电子书包和网络学习空间在课堂外内自主获取各种资源,基于真实问题开展深度对话,建构个人和小组的知识体系;在课间,孩子们到数字阅读区利用碎片化时间观看电子绘本及读物,遇到与教学任务相关或者教师推荐的书目,使用电子书包扫描二维码将下载到自己的空间里精读;大队委们在校园里拿着电子书包记录各班的路队、卫生、两操等情况,数据实时上传到各班门前的电子班牌,孩子们争着了解班级德育考核情况;发现教室里有门窗损坏、电线裸露等安全隐患,泡泡娃们会利用电子书包扫描该区域安检二维码,上报隐患内容给安全办老师及时处理。

    借助“人人通”这把云梯子,泡小西区已经成为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校长及骨干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基地学校、四川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成都市“未来学校”试点单位、成都市数字校园建设应用试点校、成都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

    (四)“云梯子”维护备忘录

    在“云梯子”的建造过程中,泡小西区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环境建设中,泡小西区通过由点及面、按需建设和采用校企合作方式破解资金申请周期长且不易的难题;在软件建设中,通过多家平台的试用,由教师共同比选确认平台选用;在教师培训环节,通过部分先行、树立典型、全员参与方式分层推进,并通过“常态化+典型课例研究”达到全员全学科覆盖;在资源建设环节,通过循环完善的方式推进资源体系的建设和改进;在课堂变革环节,通过以展促研、以赛促研,卷入教科院教研员的方式深度探索课堂变革;探索基于数据的过程性评价和促进学习行为改进的评价变革,并通过以培代奖、特色发展、专项考核等方式,调动教师内驱力,持续推进项目发展。

    (五)“云梯子”更新推介

    下一阶段,泡小西区将从以下方面对“云梯子”进行升级改造:

    “人人通学习型社区”软基础

    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管理层“人人通学习型社区”理论水平和远见,并将其远景规划转变为可触碰的未来蓝图,切实影响每一名教师;借助物联网和数据化平台开展精细化管理,确保管理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坚持“将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与教师专业成长之路相融合”,信息化教学和未来教育理念植根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体系;进一步落实已有立项课题的过程性研究,以科研课题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以课题为抓手突破教师成果梳理意识。

    “人人通学习型社区”硬基础

    根据学习型社区发展的需求,实施网络提速、硬件支撑、空间开放等基础建设,满足学生混合式学习、个性化学习、连接式学习的需要;打通不同平台间的数据流通,以学校办公平台为核心收集各平台用户行为数据。

    “人人通学习型社区”课程、课堂、评价变革

    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和学习型社区,广泛开展主题性学习、项目式学习、自主选修课程、个性课程定制等个人自主探究+工作坊式合作建构的课程实现形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逐渐构建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立学习共同体,开展以知识建构理论为支撑的合作建构式学习,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深度的、可延续的、泛在式的合作学习;利用各平台收集、筛选、挖掘、分析各类数据,逐步开展评价标准、评价要素、评价方式、评价手段、评价结果、评价反馈的变革。

    泡泡家族全体成员在认真研读智慧姑娘的建议信后,齐心协力,一路克服了重重困难,用智慧的合力建造了“人人通”这把“云梯子”。这把“云梯子”帮助泡泡家族成员看到了学校围墙外面的世界,看到了书本外面的书本,看到了秀丽的高山,看到了美丽的草原,看到了无垠的大海,更看到了地球的那边,看到了神奇的云和捕捉到“云”里的智慧……

    从此,在泡桐树妈妈的呵护、照料、带领下,泡泡家族不断用好这把神奇的“云梯子”,开启了新的生活、新的学习、又一个新的筑梦征程……

    专家点评:(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杨曦)

    不断提升教育品质是新时代的教育新常态,成都教育有着一大批坚守初心的探索者,泡小西区学校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自建校以来,他们就明确了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针,着力培养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泡小西区小学的有识之士精准地紧扣课堂教学变革主题,拓展网络信息空间,通过积极构建“人人通学习型社区”,大力推进“未来学校”建设项目,有机地将学习、生活、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家庭教育链接成为非线性立体互通体系,逐步实现新的教育共同体,营造新的教育社区,以不断提升的教育品质满足社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教育供给的需求。

    建议学校继续挖掘课堂所蕴含的增长点,使之与学生的学习志趣高度融合,从教学品质的提升推动学生“乐学、善学”,将学习转变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最终提升学习的品质,成就学生健康的一生。

  • 支撑材料.rar 下载
  • 内容导图

    image001.gif

    一、有棵想长到云里的泡桐树

    2008年春天,一粒泡桐树种子随着风儿飘呀飘,飘到锦官城西郊外,她选择在这里安家,她叫泡桐树小学西区分校。春天里,在这片空旷的土地上这颗种子很快发芽,长叶,不足十个春天的滋养,这棵泡桐树已经长得又高又大,在她的身下住着泡泡大家族,泡泡娃、泡泡老师和泡爸泡妈,更有一位无所不知的智慧姑娘,泡桐树就是大伙儿的家。泡泡娃们一天天长大,吵着要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可是泡桐树毕竟是棵树,不能走呀,智慧姑娘告诉她,你可以不断地长,不断地长,长到云里,够着一种叫“云”的思想和物质,它里面什么都有,就能实现泡泡娃们的心愿了。泡泡娃们听见了树妈妈和智慧姑娘的对话,急着问云里有些什么呀?智慧姑娘耐心的讲道:云里有各种知识,有解决获取知识的办法,有促进健康成长的生活本领,有发展思维的动力,更有学会创造的智慧……

    于是树妈妈立下要长到云里的梦想,天天鼓足了劲儿,巴望着长呀长。智慧姑娘带给泡泡家族一封信,让大伙儿用来帮助树妈妈长到云里去。

    二、一封开启智慧的信

    泡泡家族的伙伴们:

    你们好!如果要帮助泡桐树妈妈尽快长到云里去,找到叫“云”的神秘思想与物质,让泡泡娃们在云端自主、主动、个性化地学习,请回到泡桐树梦开始的地方,对照梳理泡泡家族成长过程中的烦恼:

    学习资源推送及回收困难

    泡泡娃们需要以学为主的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泡泡老师们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清晰的学习支架作为支撑。怎样才能让泡泡老师和泡泡娃们针对大体量的学习资源开展交互?

    学习过程的管控不足

    泡泡娃们在尝试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水平所限或者自制力等问题,不可避免会产生许多疑问或某些知识点掌握薄弱的情况。面对大班额群体、分时段分地点分层级的差异化学习,泡泡老师们很难及时了解学生出现的问题,以及整体和个体学习的具体情况,难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差异化的指导。

    学习数据的记录和互通缺失

    每个泡泡娃都是不同的,个体差异会导致学习进度和学习程度的不同。但现有的课堂条件不能全面记录由此产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成果,测试反馈等数据,不能帮助泡泡老师们定制有效的指导方案。

    学习中交互的困难

    泡泡娃自主学习更加强调互动交流的重要性。泡泡老师们需要组织孩子们进行陈述和讨论,让每一名泡泡娃展示自己自主学习的成果和思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情感能力、合作能力等。但是大班额的现实让这一重要过程几乎无法实现。

    学习结果的评价体系不健全

    泡泡娃们要开展自主学习就意味着差异化教学和过程性评价,没有对学习数据的全面记录,也就不能对孩子的学习活动和协作活动进行过程性差异化评价。

    学习时空的限制

    课内校内的学习仍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学生自主学习应该由学生自主掌握,任意地点任意时间开展自己需要的学习活动。

    永远爱你们的智慧姑娘

    三、让大树妈妈长到“云”里的宝贝

    (一)去寻找“人人通”这把“云梯子”

    有把“云梯子”它叫“人人通”。它是网络化的社交平台,支撑教师网络教学、教研,支撑教师与学生、家长互动;是汇聚优质资源的平台,提供资源交互服务,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便捷的管理平台,学校的机构空间能够管理所有教师空间和学生空间,能统计师生在空间中一切教与学行为数据,能对数据进行筛选、挖掘和分析,能对教师网络教学活动进行组织以及对师生教学活动进行评价。这把云梯子蕴含着以人为本、面向未来、核心素养发展、教育教学系统性变革和流程再造、要素创新、技术与教育融合等神秘而强大的力量。

    (二)建把“人人通”这样的“云梯子”

    1. “云梯子”建设两步走

    泡小西区通过构建“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各种资源整合运用、实现课堂结构性变化和教育大数据收集、分析、运用的智慧课堂”实现“云梯”建设的第一阶段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设一所由数字化学习型社区组成的未来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等所有学习共同体的成员都通过平台和空间共建共享学习资源,开展融合创新的社群教育活动,采集、分析、应用各项数据信息,实现开放性、个性化的学习,培养面向未来的人)。”

    2. “云梯子”建设图纸

    image002.gif

    “硬件及空间建设与使用”、“软件建设与使用”是“人人通”学习型社区建设的硬基础;“领导力、团队建设与校园文化”、“管理与服务”以及“教师专业发展”是“人人通”学习型社区建设的软基础。在软、硬两方面基础提升的支持下,学校的主要发展目标指向“课堂变革”、“课程变革”,以及“评价变革”。这三方面的变革最终将带来更好的、面向未来的人的发展。

    3. “云梯子”建设施工过程

    泡小西区的“云梯子”建设从2016年9月起步,目前已经实现“未来班级新模式尝试及学习型社区基础建设”目标;计划到2021年6月,泡小西区将实现“‘人人通学习型社区’基本成型”目标。

    为了确保“云梯子”能够经历漫长的建设最终直入云霄,泡小西区首先设立了“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全面引领和支撑各部门以信息化的方式推进工作,并根据学校办学五年规划,制订《泡小西区“未来学校”建设规划》、《泡小西区“未来学校”项目考评制度》、《一对一教学设备管理制度》、《泡小西区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保障制度》等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云梯子”的建设需要分层推进,阶梯发展,泡小西区自2014年2月的第一个未来班级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起步,逐步发展到未来年级,再发展到多种设备整合的未来年级,同时通过智慧校园建设,逐步完善“人人通”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在推进过程中按照“二八原则”,从部分班级发展到全部班级,从部分教师发展到全体教师,从部分学科发展到全部学科。

    为了和“云端”世界链通,泡小西区按照“云”(云计算)+“网”(移动互联网)+“端”(智能终端)的框架建设网络学习空间和学习型社区。依托国家和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师生实名制空间注册,以空间带动应用,以应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通过行政支持、校企合作、自带设备三种方式齐头并进,逐步扩大学生一对一移动学习终端的建设规模;教师用教学设备、宽带网络、技术支持等全面向“人人通”学习型社区项目倾斜。

    泡泡老师们是“云梯子”建设的主力军,泡小西区采用全员培训提升认识、学科实操培训提升技能、菜单式培训满足需求、一对一培训全方位指导、主题研究同侪互助等方式既做到全覆盖,又满足差异性发展需求。

    “云梯子”的建设还需要和泡泡家庭和社区做好沟通,泡小西区通过组织家长体验式参与,让家长了解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自主学习的优势和学校的教学计划,解决家长的困惑,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在“云梯子”的建设过程中,泡小西区提倡重在常态:常态化“未来班级”各学科在本班教室常态化开展教学研究;非常态化“未来班级”,每名老师每期开展2节以上基于电子书包的经典课例,并适时进行后台运用数据发布。截止2017年12月11日,泡小西区17个常态化“未来班级”及其他48个非常态化班级共计备课7754节,上课6971节,发布作业2112次,问答28672次,制作资源33350个。

    image003.jpg

    同时,泡小西区更关注融合点的研究,在省级课题《“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小学生学生方式转变的研究》的指导下,重在研究基于一对一设备的网络学习空间使用对传统教学无法解决的问题如何突破。

    目前,泡小西区建设的“云梯子”,除了有跨课前、课中、课后、课外开展个性化教与学的智慧教育教学空间外,还有集管理服务、教务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学生成长、德育考核、移动办公等为一体的数字校园综合办公空间;集集体阅读、个性阅读、数据记录、书本分享为一体的数字图书阅读空间;集广播、监控、巡检、通讯、报修、考勤、疏散为一体的安全综合防控空间。

    (三)用好“人人通”这把“云梯子”

    蒋老师是一名有10余年教龄的语文老师,但是最近几年他却感到语文课上得很郁闷:随着年段的升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反而越来越低,“单向输出”的课堂上缺乏深度的思维碰撞。这引起蒋老师不得不思考这几个问题:学生的学习是不是真正发生了?难道课堂上真正就只是为了传授书本上那一点点知识吗?传统的课堂怎样培养学生的低阶思维和高阶思维?作为面向未来的人,能力、品格、情感的成长是不是更为重要?为了找到答案,蒋老师申请成立了泡小西区第一个“未来班级”,开始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尝试翻转课堂模式。刚开始,蒋老师也遭遇了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师生教学思维固化、“翻转”的度难以把握、学生提问繁杂、课上不完……后来蒋老师和课题组成员一起研究,确定了从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获取学生真实问题,确立和突破教学重难点入手,逐步梳理出课堂变革的途径:重组教学流程,将以往的教学环节进行拆分和重组。蒋老师尝试尊重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帮助他们梳理这些问题形成课堂的核心主问;鼓励学生发现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个性化的表达、在课堂中的思维碰撞……渐渐地,蒋老师的课堂变了: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变成了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学生有了个性化的表达;少数参与变成了全员参与……渐渐地,蒋老师也成为了学习的陪伴者、学习动力的激发者、情感的呵护者,找回了教学的乐趣。

    image004.gif

    指导学生自主提问

    三年级的小兰经常生病在家,如何补上耽搁的课程一直是小兰的大难题。自从小兰所在的班级加入常态化“未来班级”,小兰对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泛在式、自主式学习充满了兴趣。有一天小兰又住院了,但这次她不再为课程担心。从医院回家,小兰打开自己电子书包里的网络学习空间,调出了前一天马老师发布的微课导学视频和今天课堂上使用的所有教学资源。小兰先观看了微课《什么是面积》,按照微课的指导动手制作了一个面积为1平方分米的纸板与家里的各种物体比一比,初步感知了面积这个概念;再结合教材内容,认真学习了马老师本节课关于面积的计算和面积单位的进率的课件,补做了课中测任务;有几道题因为小兰在自学的时候疏忽了某个知识点而出了错,云端平台针对性地推送了三道相关试题给小兰强化巩固;课堂学习完成后,小兰按照课后任务的要求,利用马老师推送的材料和自己在互联网上搜到的资源比较了周长和面积的区别,然后把自己的收获发到了班级学习空间;小兰在班级空间里点评了5名同学的思考,还有2名同学对小兰的分享做出了肯定的点评,小兰别提有多高兴了,等回到学校自己肯定能跟上同学们的进度!

    image005.gif

    学习社交生态圈

    经过泡泡老师、泡泡娃们的共同努力,目前泡小西区依靠“云梯子”搭建的“人人通”智慧课堂教学范式为:课前通过微课或预习支架导学,了解学生知识起点,定位教学重难点,助力教与学备课针对性;课中全面深度互动参与、思维呈现交流、及时反馈评价、记录学习过程、互动生成反馈评价,助力课堂个性高效;课后多元丰富评价激励、空间展示共享交流,助力学生享受式提升;课外推荐各种优质资源,拓展学习大视野,助力自我建构个性化。

    在云端的泡泡娃们利用电子书包和网络学习空间在课堂外内自主获取各种资源,基于真实问题开展深度对话,建构个人和小组的知识体系;在课间,孩子们到数字阅读区利用碎片化时间观看电子绘本及读物,遇到与教学任务相关或者教师推荐的书目,使用电子书包扫描二维码将下载到自己的空间里精读;大队委们在校园里拿着电子书包记录各班的路队、卫生、两操等情况,数据实时上传到各班门前的电子班牌,孩子们争着了解班级德育考核情况;发现教室里有门窗损坏、电线裸露等安全隐患,泡泡娃们会利用电子书包扫描该区域安检二维码,上报隐患内容给安全办老师及时处理。

    借助“人人通”这把云梯子,泡小西区已经成为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校长及骨干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基地学校、四川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成都市“未来学校”试点单位、成都市数字校园建设应用试点校、成都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

    (四)“云梯子”维护备忘录

    在“云梯子”的建造过程中,泡小西区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环境建设中,泡小西区通过由点及面、按需建设和采用校企合作方式破解资金申请周期长且不易的难题;在软件建设中,通过多家平台的试用,由教师共同比选确认平台选用;在教师培训环节,通过部分先行、树立典型、全员参与方式分层推进,并通过“常态化+典型课例研究”达到全员全学科覆盖;在资源建设环节,通过循环完善的方式推进资源体系的建设和改进;在课堂变革环节,通过以展促研、以赛促研,卷入教科院教研员的方式深度探索课堂变革;探索基于数据的过程性评价和促进学习行为改进的评价变革,并通过以培代奖、特色发展、专项考核等方式,调动教师内驱力,持续推进项目发展。

    (五)“云梯子”更新推介

    下一阶段,泡小西区将从以下方面对“云梯子”进行升级改造:

    “人人通学习型社区”软基础

    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管理层“人人通学习型社区”理论水平和远见,并将其远景规划转变为可触碰的未来蓝图,切实影响每一名教师;借助物联网和数据化平台开展精细化管理,确保管理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坚持“将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与教师专业成长之路相融合”,信息化教学和未来教育理念植根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体系;进一步落实已有立项课题的过程性研究,以科研课题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以课题为抓手突破教师成果梳理意识。

    “人人通学习型社区”硬基础

    根据学习型社区发展的需求,实施网络提速、硬件支撑、空间开放等基础建设,满足学生混合式学习、个性化学习、连接式学习的需要;打通不同平台间的数据流通,以学校办公平台为核心收集各平台用户行为数据。

    “人人通学习型社区”课程、课堂、评价变革

    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和学习型社区,广泛开展主题性学习、项目式学习、自主选修课程、个性课程定制等个人自主探究+工作坊式合作建构的课程实现形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逐渐构建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立学习共同体,开展以知识建构理论为支撑的合作建构式学习,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深度的、可延续的、泛在式的合作学习;利用各平台收集、筛选、挖掘、分析各类数据,逐步开展评价标准、评价要素、评价方式、评价手段、评价结果、评价反馈的变革。

    泡泡家族全体成员在认真研读智慧姑娘的建议信后,齐心协力,一路克服了重重困难,用智慧的合力建造了“人人通”这把“云梯子”。这把“云梯子”帮助泡泡家族成员看到了学校围墙外面的世界,看到了书本外面的书本,看到了秀丽的高山,看到了美丽的草原,看到了无垠的大海,更看到了地球的那边,看到了神奇的云和捕捉到“云”里的智慧……

    从此,在泡桐树妈妈的呵护、照料、带领下,泡泡家族不断用好这把神奇的“云梯子”,开启了新的生活、新的学习、又一个新的筑梦征程……

    专家点评:(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杨曦)

    不断提升教育品质是新时代的教育新常态,成都教育有着一大批坚守初心的探索者,泡小西区学校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自建校以来,他们就明确了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针,着力培养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泡小西区小学的有识之士精准地紧扣课堂教学变革主题,拓展网络信息空间,通过积极构建“人人通学习型社区”,大力推进“未来学校”建设项目,有机地将学习、生活、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家庭教育链接成为非线性立体互通体系,逐步实现新的教育共同体,营造新的教育社区,以不断提升的教育品质满足社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教育供给的需求。

    建议学校继续挖掘课堂所蕴含的增长点,使之与学生的学习志趣高度融合,从教学品质的提升推动学生“乐学、善学”,将学习转变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最终提升学习的品质,成就学生健康的一生。

  • 支撑材料.rar 下载

简介

自建校以来,他们就明确了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针,着力培养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泡小西区小学的有识之士精准地紧扣课堂教学变革主题,拓展网络信息空间,通过积极构建“人人通学习型社区”,大力推进“未来学校”建设项目,有机地将学习、生活、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家庭教...
分享 结束 -->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