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能力促教学 应用技术强质量
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
-
-
内容导图
近年来,大武口区委、政府认真贯彻国家和自治区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要求,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2009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2013年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区)通过国家验收。近两年在认真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方面,更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定特色,取得了一定成效。
高瞻远瞩谋全局 有的放矢抓重点
大武口区是石嘴山市政治、经济、文化、商贸和信息中心。现辖2个经济开发区、10个街道办事处、12个行政村和50个社区居委会。区域面积1008平方公里,常驻人口29.8万人。现有中小学幼儿园32所,在校学生28776人,教职工1911人,各级骨干教师601人。在全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大武口区把教育实现信息化发展确定为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信息技术培训和应用普及力度,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进而推动大武口区教育更快发展。
大武口区在实现教育信息化,打造智慧校园方面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他们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契机,以教育教学应用为抓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实现资源共享为手段,狠抓软件配备和硬件建设,于2014年实现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设备配置覆盖率100%的目标,先后投入5300余万元使区属32所中小学全部接入100Mbps光纤,光纤接入率达到100%,中小学 626个教学班多媒体终端接入率100%,1960名教师人手一机,按照标准配备学生计算机教室70间,建设录播教室25间,智慧课堂6个。在大武口区农村建筑最新、最漂亮的是学校,交互式电子白板、录播教室、带宽100M等,城区学校有的农村学校样样都有。2017年通过自治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达标验收,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测评合格率为100%,优秀率达到25%以上。
高屋建瓴跟形势 政策先行固根基
根据自治区教育厅文件要求,大武口区先后制定了《大武口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细则》、《大武口区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实施方案》、《大武口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达标评估实施方案》、《大武口区“课堂教学质量工程”达标复核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应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方案措施,成立了以教体局局长为组长的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建立了以英特尔未来教育主讲教师及区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为主的指导、培训、测评团队,召开了大武口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启动会,全面实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测评工作。区属学校、幼儿园根据教体局文件要求,制定了校级培训、测评方案,成立了校级培训、测评团队,推动大武口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调动中小学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图1:信息技术能力测评资料
针对农村学校年轻教师多的现状,大武口区每年有针对性地组织新招聘教师岗前培训、特岗教师影子培训,采取送教下乡、联片教研,组织教研联盟等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先站上讲台,进而站稳讲台。与此同时,还先后组织特岗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大赛等,帮助青年教师锤炼内功,不断增强教育教学技能,提升农村学校教学质量。隆湖六站周荣老
师就是在隆湖地区成长起来的一名年轻教师。2017年,周老师被教育厅评为自治区级乡村名教师,成立了“周荣工作室”,她将带动更多的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图2:学生在进行机器人组装
大武口区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放眼未来,架构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科技创新,将信息技术与学生的创新素养教育有机结合。机器人社团、电子绘画、电子报,学校科技节等,极大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将学校信息技术与科技创新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市八中、市六小、市十九小机器人社团参加全国比赛取得良好成绩,师生身上洋溢着智慧学习的风采和昂扬向上的气息。
大武口区在对教师进行全员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的同时,始终紧紧围绕服务于教育教学这个中心任务,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培训、测评、应用三轮驱动,三管齐下,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与校本教研相结合,与青蓝工程相结合,与小专题研究相结合,营造了学习、应用、研讨的氛围。在近两年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大武口区按照分解任务—到校指导—督导通报等形式,晒课率分别达到111%和115.73%,共晒课2758节,获部级优课42节,自治区级优课64节,市级优课94节。
图3:各级优课图表
强力推进求创新 培育特色有作为
2016年3月15日,大武口区印发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开始全面实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测评工作。但在对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时发现,大多数学校未能有效实施。通过座谈调研,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部分学校对工程实施认识不到位,对工程实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没有现成的范例可资借鉴。区属学校虽然按照要求制定了校级实施方案,但具体操作过程中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各学校在很茫然的情况下,相互观望,希望有人先行一步,做出示范。
问题找到了,如何解决呢?大武口区教体局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及时召开由学校主管教学校长、教科室主任及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参加的“大武口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启动会”,对工程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解读,对工程实施步骤进行说明,对实施要求进行强调。二是对区属学校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情况即训前测评和训中测评进行摸底,登记造册,全面了解、掌握区属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水平。三是对学校报送的实施方案进行指导,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四是对校级培训、测评团队进行集中培训。五是鼓励学校百花齐放,争创特色。在校级培训、测评中,既有统一要求和测评标准,同时也为学校留有创新的空间。学校可以根据本校教师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创新学校自己的特色。由此涌现了一批像市九中、市十五小等有特色的学校。六是选派培训、测评团队成员赴兄弟县区学习取经,博采众长。
上述措施的采取,使学校找到了工作方向,明确了工作目标,区属各学校、幼儿园纷纷行动起来,按照大武口区级实施方案要求的时间节点广泛开展校级培训、测评工作。区教体局严格落实信息化相关文件的执行力度,在督导检查、学校测评中严格考核,用政策和规范性文件指导培训、测评的顺利开展。
2016年9月,石嘴山市第九中学开始翻转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课改实验。PAD走进了九中的课堂,在线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新方式。刘会娟老师是一名语文老师。晚饭后,刘老师坐在书桌前,手机上的爱学平台正在播放着《岳阳楼记>》的微课。紧接着,刘老师为学生发布了第一课时的课前学习任务。晚上十点半,打开爱学平台的APP,刘老师查看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刘老师还同时查看了学生们的学习记录。打开课前任务“讨论一”,可以看到学生在了解作者和理解课文中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大部分同学的帖子刘老师点了赞,对于个别同学的帖子进行了回复。上面的行为是刘老师每天工作的日常。而刘老师熟练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得益于在同一年开始实施的大武口区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
按照“骨干先行,由点到面,覆盖全员”的原则,大武口区开展两级培训。在县区级培训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培训人数累计达到2600余人次,实现了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全覆盖,使教师人人掌握信息技术,人人会用信息技术。同时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实践操作,课堂应用,营造了浓厚的应用氛围,为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图4:体育课堂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大武口区按照123(一条主线,两次会议,两个团队,两级培训、测评,三个创新)的工作思路,在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实施中做到了培训“实”,测评“严”,成效“显”,极大提升了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一条主线”即以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实施为主线。“两次会议”即实施工程启动会和阶段总结推进会。“两个团队”即县区级和校本级培训、测评团队。“两轮测评”即县区级和校本级测评。对校本级测评提出严格要求,进行指导监督,有方案、有措施,有记录,有考核。县区级测评按照中层领导70%和教师全员20%的比例现场抽取参加测试人员,严格按照测评标准,不走过场,不摆样子,不存虚假,不惟人情。对在第一轮测评中没有过关的学校及人员再次进行测评,两轮测评人数达到628人,占到了教师总人数的33%以上。第二轮测评优秀率为25.67%,良好率为61.66%,合格率为12.68%,测评成绩明显提升。
图5:两轮测评数据图
“三个创新”即测评形式创新、测评内容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一是创新测评形式。采取两种测试方式,一是教学应用即现场课,二是实践操作即借用说课的形式上机操作。二是创新测评内容。大武口区依据《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测评指标》的要求,测评教师可根据“基于问题解决”的策略,自主选择简易多媒体环境下和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应用。三是创新管理方式。大武口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先期的调研诊断,有实施中的引领、示范,有阶段性的总结提升,有后期的跟进应用。借助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有力推进大武口区教师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并于2017年12月25日顺利通过自治区对大武口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的验收。
全员普及有标杆 典型层出树示范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改变的不仅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气氛更活跃,教学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雨欣是市二十小一年级的学生。每天走进教室,雨欣都会打开电脑,用电脑里的班级优化大师app点名,她还为认真读书、积极值日的同学们颁发朗读之星、劳动能手等小奖章。
语文课上,雨欣用希沃白板中的拖动功能找到了和词语相对应的动物。悠扬的下课铃声响了,雨欣来到电脑旁打开音乐播放器,爱好音乐的同学们跟着开心地唱了起来。大课间,雨欣在白板上打开老师为他们下载的舞蹈视频,舞蹈队的小朋友跟着大屏幕上的舞蹈动作开始跳舞。
晚上回到家中,懂事的雨欣拿出了她的ipad打开“e学云”做老师留的家庭作业,遇到不会的题她直接点击旁边的解析自己学习,还运用iPad进行数学“闯关练习”并获得及时的反馈。好学的雨欣又利用ipad进行“小作文”的练习,尽管才一年级的她还有很多字不会写,但是她可以用汉语拼音代替。雨欣妈妈看到雨欣这么懂事好学由衷称赞她:宝贝,你真棒,妈妈为你骄傲!
教育信息化,改变着教与学的行为,同时在提高办公效率、获取各类资源,确保学校安全保障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区属各学校先后搭建使用了一系列教育教学管理、家校互动等网络信息化平台。张占斌是石嘴山市第十三小学总务主任,每天早晨来到学校,首先打开手机中的宁夏学安平台,浏览校园安全,及时解决发现的安全隐患。康永喜作为市十三小的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充分享受着云办公带给他的快乐。电脑桌面和资料会随着账号走到全校任何一台云终端;当某一台终端系统出现问题时,只需分分钟就可通过云办公服务器重新推送系统,不仅节约时间,还大大提升了维护的效率。
成效凸显看收益 信息倍增谋未来
大武口区在对教师进行全员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的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在各类信息技术应用竞赛活动中,大武口区教师多人次获奖。在近两年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获部级优课42节,100余人获得各级“信息技术应用名师”;在全区教育信息化大奖赛中,先后有16人获一等奖,39人获二等奖,65人获三等奖;在全区教育技术论文大赛、电教论文、多媒体课件大奖赛及微课大赛中先后有212人次获得一、二、三等奖。教育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同时也推动着大武口区的教育教学改革。市九中的“翻转合作课堂”、市七中和隆湖一站学校的“中国好课堂分组合作”、市十三小、市七小的生本教育、市丽日小学的阳光教育、市二十小的绿色教育、市八中的机器人社团等,谱写着大武口区教育改革的新篇章。利用优质的互联网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实实在在地发生在课堂上,教师在短时间内也改变了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教学素养得到了很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图6 :翻转合作课堂
大武口区不断加强课题研究引领,鼓励教师积极进行信息化应用研究。在2018年4月份申报的自治区第五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申报中,与信息化应用相关的课题占了相当的比例。2018年上半年,大武口区投入经费1040万元,计划为10所学校建设10间云计算机教室、6所学校建设6间录播教室,22所学校购置触控一体机200套。投入100万元,建设10所学校校园安全智慧平台。6月6日,大武口区召开“中小学课堂教学信息化改革工作会议”,区属中小学“智慧课堂”、“智慧教室”建设工程全面启动。从9月份开始,采取政府补贴、学校自筹等形式,初中从七年级起始、小学从三年级起始全面铺开“智慧课堂”、“智慧教室”建设工程,力争至2020年9月,实现中小学“智慧课堂”、“智慧教室”全覆盖的目标,通过强力普及“互联网+”,使教育信息化工作迈上新的更高的水平。
图7:课堂教学信息化改革工作会议
大武口区教育信息化的美好画卷已铺就,蓝图已描绘。今后,大武口区将进一步借力教育信息化发展,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做出更大努力,使大武口区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在宁夏范围内继续处于领先地位!
专家点评:实施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是贯彻落实国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总体要求,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大武口区在测评形式、测评内容及测评方式上进行创新,形成了区域特色及亮点,同时有力地推动着区域教育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推动着教学理念、内容和方式的变革。
他们根据本区域教育教学及教师应用实际,在信息技术培训、测试、应用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不走过场,不留面子,采用两轮测试+推广应用方式,确保了区属学校信息技术从校长到教师全员过关,不留死角,创造性地解决了信息技术应用过关率的问题,在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具有较强的示范引领及推广意义,可操作性强。可以说,大武口区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示范性,能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其他区域及学校提供参考样板。
在实施工程结束后,如何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推动信息技术持续、深入应用,是大武口区教育人需要思考的一个课题。
-
- 支撑材料.rar 下载
-
-
内容导图
近年来,大武口区委、政府认真贯彻国家和自治区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要求,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2009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2013年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区)通过国家验收。近两年在认真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方面,更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定特色,取得了一定成效。
高瞻远瞩谋全局 有的放矢抓重点
大武口区是石嘴山市政治、经济、文化、商贸和信息中心。现辖2个经济开发区、10个街道办事处、12个行政村和50个社区居委会。区域面积1008平方公里,常驻人口29.8万人。现有中小学幼儿园32所,在校学生28776人,教职工1911人,各级骨干教师601人。在全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大武口区把教育实现信息化发展确定为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信息技术培训和应用普及力度,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进而推动大武口区教育更快发展。
大武口区在实现教育信息化,打造智慧校园方面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他们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契机,以教育教学应用为抓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实现资源共享为手段,狠抓软件配备和硬件建设,于2014年实现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设备配置覆盖率100%的目标,先后投入5300余万元使区属32所中小学全部接入100Mbps光纤,光纤接入率达到100%,中小学 626个教学班多媒体终端接入率100%,1960名教师人手一机,按照标准配备学生计算机教室70间,建设录播教室25间,智慧课堂6个。在大武口区农村建筑最新、最漂亮的是学校,交互式电子白板、录播教室、带宽100M等,城区学校有的农村学校样样都有。2017年通过自治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达标验收,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测评合格率为100%,优秀率达到25%以上。
高屋建瓴跟形势 政策先行固根基
根据自治区教育厅文件要求,大武口区先后制定了《大武口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细则》、《大武口区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实施方案》、《大武口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达标评估实施方案》、《大武口区“课堂教学质量工程”达标复核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应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方案措施,成立了以教体局局长为组长的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建立了以英特尔未来教育主讲教师及区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为主的指导、培训、测评团队,召开了大武口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启动会,全面实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测评工作。区属学校、幼儿园根据教体局文件要求,制定了校级培训、测评方案,成立了校级培训、测评团队,推动大武口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调动中小学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图1:信息技术能力测评资料
针对农村学校年轻教师多的现状,大武口区每年有针对性地组织新招聘教师岗前培训、特岗教师影子培训,采取送教下乡、联片教研,组织教研联盟等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先站上讲台,进而站稳讲台。与此同时,还先后组织特岗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大赛等,帮助青年教师锤炼内功,不断增强教育教学技能,提升农村学校教学质量。隆湖六站周荣老
师就是在隆湖地区成长起来的一名年轻教师。2017年,周老师被教育厅评为自治区级乡村名教师,成立了“周荣工作室”,她将带动更多的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图2:学生在进行机器人组装
大武口区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放眼未来,架构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科技创新,将信息技术与学生的创新素养教育有机结合。机器人社团、电子绘画、电子报,学校科技节等,极大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将学校信息技术与科技创新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市八中、市六小、市十九小机器人社团参加全国比赛取得良好成绩,师生身上洋溢着智慧学习的风采和昂扬向上的气息。
大武口区在对教师进行全员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的同时,始终紧紧围绕服务于教育教学这个中心任务,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培训、测评、应用三轮驱动,三管齐下,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与校本教研相结合,与青蓝工程相结合,与小专题研究相结合,营造了学习、应用、研讨的氛围。在近两年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大武口区按照分解任务—到校指导—督导通报等形式,晒课率分别达到111%和115.73%,共晒课2758节,获部级优课42节,自治区级优课64节,市级优课94节。
图3:各级优课图表
强力推进求创新 培育特色有作为
2016年3月15日,大武口区印发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开始全面实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测评工作。但在对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时发现,大多数学校未能有效实施。通过座谈调研,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部分学校对工程实施认识不到位,对工程实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没有现成的范例可资借鉴。区属学校虽然按照要求制定了校级实施方案,但具体操作过程中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各学校在很茫然的情况下,相互观望,希望有人先行一步,做出示范。
问题找到了,如何解决呢?大武口区教体局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及时召开由学校主管教学校长、教科室主任及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参加的“大武口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启动会”,对工程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解读,对工程实施步骤进行说明,对实施要求进行强调。二是对区属学校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情况即训前测评和训中测评进行摸底,登记造册,全面了解、掌握区属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水平。三是对学校报送的实施方案进行指导,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四是对校级培训、测评团队进行集中培训。五是鼓励学校百花齐放,争创特色。在校级培训、测评中,既有统一要求和测评标准,同时也为学校留有创新的空间。学校可以根据本校教师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创新学校自己的特色。由此涌现了一批像市九中、市十五小等有特色的学校。六是选派培训、测评团队成员赴兄弟县区学习取经,博采众长。
上述措施的采取,使学校找到了工作方向,明确了工作目标,区属各学校、幼儿园纷纷行动起来,按照大武口区级实施方案要求的时间节点广泛开展校级培训、测评工作。区教体局严格落实信息化相关文件的执行力度,在督导检查、学校测评中严格考核,用政策和规范性文件指导培训、测评的顺利开展。
2016年9月,石嘴山市第九中学开始翻转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课改实验。PAD走进了九中的课堂,在线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新方式。刘会娟老师是一名语文老师。晚饭后,刘老师坐在书桌前,手机上的爱学平台正在播放着《岳阳楼记>》的微课。紧接着,刘老师为学生发布了第一课时的课前学习任务。晚上十点半,打开爱学平台的APP,刘老师查看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刘老师还同时查看了学生们的学习记录。打开课前任务“讨论一”,可以看到学生在了解作者和理解课文中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大部分同学的帖子刘老师点了赞,对于个别同学的帖子进行了回复。上面的行为是刘老师每天工作的日常。而刘老师熟练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得益于在同一年开始实施的大武口区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
按照“骨干先行,由点到面,覆盖全员”的原则,大武口区开展两级培训。在县区级培训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培训人数累计达到2600余人次,实现了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全覆盖,使教师人人掌握信息技术,人人会用信息技术。同时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实践操作,课堂应用,营造了浓厚的应用氛围,为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图4:体育课堂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大武口区按照123(一条主线,两次会议,两个团队,两级培训、测评,三个创新)的工作思路,在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实施中做到了培训“实”,测评“严”,成效“显”,极大提升了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一条主线”即以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实施为主线。“两次会议”即实施工程启动会和阶段总结推进会。“两个团队”即县区级和校本级培训、测评团队。“两轮测评”即县区级和校本级测评。对校本级测评提出严格要求,进行指导监督,有方案、有措施,有记录,有考核。县区级测评按照中层领导70%和教师全员20%的比例现场抽取参加测试人员,严格按照测评标准,不走过场,不摆样子,不存虚假,不惟人情。对在第一轮测评中没有过关的学校及人员再次进行测评,两轮测评人数达到628人,占到了教师总人数的33%以上。第二轮测评优秀率为25.67%,良好率为61.66%,合格率为12.68%,测评成绩明显提升。
图5:两轮测评数据图
“三个创新”即测评形式创新、测评内容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一是创新测评形式。采取两种测试方式,一是教学应用即现场课,二是实践操作即借用说课的形式上机操作。二是创新测评内容。大武口区依据《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测评指标》的要求,测评教师可根据“基于问题解决”的策略,自主选择简易多媒体环境下和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应用。三是创新管理方式。大武口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先期的调研诊断,有实施中的引领、示范,有阶段性的总结提升,有后期的跟进应用。借助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有力推进大武口区教师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并于2017年12月25日顺利通过自治区对大武口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的验收。
全员普及有标杆 典型层出树示范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改变的不仅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气氛更活跃,教学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雨欣是市二十小一年级的学生。每天走进教室,雨欣都会打开电脑,用电脑里的班级优化大师app点名,她还为认真读书、积极值日的同学们颁发朗读之星、劳动能手等小奖章。
语文课上,雨欣用希沃白板中的拖动功能找到了和词语相对应的动物。悠扬的下课铃声响了,雨欣来到电脑旁打开音乐播放器,爱好音乐的同学们跟着开心地唱了起来。大课间,雨欣在白板上打开老师为他们下载的舞蹈视频,舞蹈队的小朋友跟着大屏幕上的舞蹈动作开始跳舞。
晚上回到家中,懂事的雨欣拿出了她的ipad打开“e学云”做老师留的家庭作业,遇到不会的题她直接点击旁边的解析自己学习,还运用iPad进行数学“闯关练习”并获得及时的反馈。好学的雨欣又利用ipad进行“小作文”的练习,尽管才一年级的她还有很多字不会写,但是她可以用汉语拼音代替。雨欣妈妈看到雨欣这么懂事好学由衷称赞她:宝贝,你真棒,妈妈为你骄傲!
教育信息化,改变着教与学的行为,同时在提高办公效率、获取各类资源,确保学校安全保障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区属各学校先后搭建使用了一系列教育教学管理、家校互动等网络信息化平台。张占斌是石嘴山市第十三小学总务主任,每天早晨来到学校,首先打开手机中的宁夏学安平台,浏览校园安全,及时解决发现的安全隐患。康永喜作为市十三小的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充分享受着云办公带给他的快乐。电脑桌面和资料会随着账号走到全校任何一台云终端;当某一台终端系统出现问题时,只需分分钟就可通过云办公服务器重新推送系统,不仅节约时间,还大大提升了维护的效率。
成效凸显看收益 信息倍增谋未来
大武口区在对教师进行全员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的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在各类信息技术应用竞赛活动中,大武口区教师多人次获奖。在近两年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获部级优课42节,100余人获得各级“信息技术应用名师”;在全区教育信息化大奖赛中,先后有16人获一等奖,39人获二等奖,65人获三等奖;在全区教育技术论文大赛、电教论文、多媒体课件大奖赛及微课大赛中先后有212人次获得一、二、三等奖。教育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同时也推动着大武口区的教育教学改革。市九中的“翻转合作课堂”、市七中和隆湖一站学校的“中国好课堂分组合作”、市十三小、市七小的生本教育、市丽日小学的阳光教育、市二十小的绿色教育、市八中的机器人社团等,谱写着大武口区教育改革的新篇章。利用优质的互联网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实实在在地发生在课堂上,教师在短时间内也改变了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教学素养得到了很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图6 :翻转合作课堂
大武口区不断加强课题研究引领,鼓励教师积极进行信息化应用研究。在2018年4月份申报的自治区第五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申报中,与信息化应用相关的课题占了相当的比例。2018年上半年,大武口区投入经费1040万元,计划为10所学校建设10间云计算机教室、6所学校建设6间录播教室,22所学校购置触控一体机200套。投入100万元,建设10所学校校园安全智慧平台。6月6日,大武口区召开“中小学课堂教学信息化改革工作会议”,区属中小学“智慧课堂”、“智慧教室”建设工程全面启动。从9月份开始,采取政府补贴、学校自筹等形式,初中从七年级起始、小学从三年级起始全面铺开“智慧课堂”、“智慧教室”建设工程,力争至2020年9月,实现中小学“智慧课堂”、“智慧教室”全覆盖的目标,通过强力普及“互联网+”,使教育信息化工作迈上新的更高的水平。
图7:课堂教学信息化改革工作会议
大武口区教育信息化的美好画卷已铺就,蓝图已描绘。今后,大武口区将进一步借力教育信息化发展,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做出更大努力,使大武口区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在宁夏范围内继续处于领先地位!
专家点评:实施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是贯彻落实国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总体要求,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大武口区在测评形式、测评内容及测评方式上进行创新,形成了区域特色及亮点,同时有力地推动着区域教育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推动着教学理念、内容和方式的变革。
他们根据本区域教育教学及教师应用实际,在信息技术培训、测试、应用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不走过场,不留面子,采用两轮测试+推广应用方式,确保了区属学校信息技术从校长到教师全员过关,不留死角,创造性地解决了信息技术应用过关率的问题,在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具有较强的示范引领及推广意义,可操作性强。可以说,大武口区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示范性,能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其他区域及学校提供参考样板。
在实施工程结束后,如何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推动信息技术持续、深入应用,是大武口区教育人需要思考的一个课题。
-
- 支撑材料.rar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