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四级平台互联互通 深化五类空间教学应用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

甘肃省临泽县

入选年份:2016年
简介 分享
  •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辖7镇71个行政村,总人口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7万人。全县现有各类学校94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职业中专1所、初级中学3所、城区小学及镇中心小学11所、城区幼儿园3所、村“3+2”(即幼儿园3个班+小学低年级2个班)幼小一体教学点75所,在校学生(含幼儿)19671人,有教职工1835人。

    一、形成背景

    临泽县是2004年甘肃省首批实施“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地区之一;2005年7月,“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现场观摩会”在张掖召开,临泽提供了一半的观摩现场;2006年,临泽利用多种建设模式,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已经实现全覆盖。在多年的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和实践探索过程中,也积累了“教学资源建设水平不高、优质资源匮乏,教学资源共享机制不畅、范围不广,教师在教学过程生成的资源缺乏个性化的管理空间等”许多新问题。2012年9月,首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十二五”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目标之后,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就成为该县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解决教学资源应用难题的首要目标。

    2012年12月,临泽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专项试点地区,这为该县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形成网络条件下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提供了重要机遇、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推进措施

    1.规划引领。制定了《临泽县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临泽县实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方案》、《临泽县“互联网+教育”创新驱动“五大工程”“五类平台”建设规划(2016—2020年)》,着眼于优质资源全覆盖,制定路线图、时间表,为推进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指明了方向。

    2.行政推动。及时出台《关于做好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深化“互联网+教育”融合创新 推进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安排意见》等指导性文件,为全县“人人通”教学应用提供了行政保证。

    3.资金保障。县上足额配套全面改薄“班班通”设备建设资金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资金,建立“学校公用经费的20%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统筹机制、“学校自筹与县级奖补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和“购买教师笔记本电脑使用权”的创新机制,为推进“三通”建设和应用提供了经费支持。

    4.应用驱动。通过建立“学校空间应用带动教师空间应用、教师空间应用带动学生空间应用,班级空间应用带动家长空间应用”的有效机制,采取“备课授课进空间、培训研修进空间、课题管理进空间、网络教研进空间、评优活动进空间、课外学习进空间、考试作业进空间、素质评价进空间”等有效举措,深化师生网络学习空间的常态应用。

    5.考核落实。制定《临泽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评估方案》,开展“全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评估”;每年与学校签订《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专项目标责任书》,把空间应用情况纳入其中,每年开展一次评估检查;电教部门定期督查通报各学校空间应用进展情况等,促进了各年度教育信息化建设任务和“人人通”应用目标的有效落实。

    三、实践应用

    2013年以来,临泽县借力实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以实现“三通”抓手,以“四级平台”和“五类空间”应用为突破口中,以“创新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为目标,推动了全县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和“人人通”空间应用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实施四大工程,夯实空间应用基础。

    建立学校公用经费的20%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学校自筹与县级奖补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和“购买教师笔记本电脑使用权”的创新机制,抢抓“全面改薄”“班班通”建设项目机遇,多措并举保障经费投入,全面改善软硬件环境条件,为试点应用奠定的良好基础。

    1.实施宽带网络提速工程。将村教学点接入方式由电话宽带改造为光纤宽带,全面提升中小学校接入带宽,全县中学、城区小学、镇中心小学、村教学点光纤接入带宽分别达到200M、100M、50M和20M,班均出口宽带均达到5M以上。制订《临泽县中小学校园网络建设参考标准》,投资200多万元,统一对中小学校园网络进行升级改造,将百兆网升级为千兆网,增加无线设备,实现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

    2.实施教学终端覆盖工程。全面升级更新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室,新建全高清录播教室,教室教学终端全部由展示型升级为交互型,教师备课终端由台式固定终端更换为笔记本电脑移动终端,计算机网络教室由传统PC更换为云终端,启动学生移动学习终端配备。目前,全县中小学及教学点交互式“班班通”教学终端覆盖率达100%,镇中心小学、城区小学和中学全部建成录播教室和满足教学需要的云计算机教室,专任教师全部配齐了笔记本电脑,建成4个平板电脑智慧教室。

    3.实施教学资源建设工程。全县中小学充分利用中央50万元资源补助专项资金,购买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学应用软件或教学资源18570个;借助“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和“交互平板课例大赛”、“微课大赛”等活动,广泛开展优课录制和微课制作,全县已积累优课资源4000多节,制作微课资源3000余个。

    4.实施信息素养提升工程。定期开展“送培到校”活动,精心组织国家平台空间应用管理、教学应用推介、交互式一体机使用操作、畅言教学通使用、微课制作等县级专题培训和校本培训,全县校长、教师全部参加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培训,培训合格率100%。

    (二)贯通四级平台,构建空间应用体系。

    以国家平台应用为基础,立足于课堂教学、教师研修、素质评价、考试测评、家校互动等教育教学领域,逐步向下延伸、向外拓展,探索形成以“国家平台重点用、省级平台常态用、市县平台特色用、企业平台补充用”的教育资源平台应用机制,达到了各级各类平台教育教学应用功能优势互补、协同服务的效果。

    1.推介引导,依托国家平台丰富资源应用。临泽全面落实《关于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培训 推荐使用优质教学资源的通知》,及时推介国家平台上的各类优质资源和最新教学应用,引导教师选择使用同步课程资源、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专题教育免费资源;利用派发专项资金在师生学习空间购买使用备课大师、动画课堂、敏特英语、优学360、易题库、仿真实验、几何王等教学应用,积极宣传使用“教育云规模化应用示范”项目提供的微课资源,有效服务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特别是在15所中小学实施“优质教育资源整合”课题英语学习工具--“敏特英语智能学习系统”第一、第二期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广使用“敏特英语智能学习系统”,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参加词汇总动员词语大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从根本上解决全县中小学英语学科薄弱的现状找到了突破口。

    2.形成常态,依托省级平台优化课堂应用。临泽始终把服务课堂教学、保障常态化应用作为教学应用的首要任务,全县初中和小学使用“甘肃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空间提供的“甘肃教学通”课堂教学应用系统,所有教师都能利用备课工具流程化备课,一键生成教案,改变了教师备课模式;能熟练利用到书到课的同步资源、能听会说的电子课本、快捷交互的学科工具进行在线授课,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特别是在教学点推广使用“畅言教学通”软件,通过标准带读、语音测评、生字卡片、歌曲教唱等教学工具,以及微课资源助力课堂,优化了语文、音乐、美术等课堂教学,弥补了农村老教师普通话不标准、写字不规范的能力欠缺,有效解决了音乐、美术专业师资不足的难题。

    3.突出特色,依托县域平台深化管理应用。

    一是高清录播研训平台助力教师专业发展。他们投资近40万元,建成“临泽教育资源录播平台”,平台下设18个校级子平台,并与18个高清录播教室互联互通,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部开通个人空间。依托平台直播功能,县上可以安排城区小学优秀教师在录播教室上课,农村小学同年级同学科学生在教室同步观看;学校可以选择学科骨干在录播教室上课,全校同年级同学科所有班级在教室同步学习;所有录播教室的授课,可以安排同学科教师在办公室用笔记本电脑同步观课、评课。教师录制的课例上传至教育录播平台后,教师可以“上线听课”模块随时点播学习并评论,所有听课情况均在电子“听课本”记录,方便查阅和管理。借助平台的“优质课评选”模块,县上成功举办了全县幼儿园教师优质课评选、全县中小学教师微课大赛及校内的优质课评选活动,活动组织便捷,评选高效。此外,各校和各学段教育联盟还利用平台的“主题教研”模块,定期发起网络教研,随时开展网上交流研讨。县上制订《临泽县教育资源录播平台使用要求》,对录播教室录课和利用平台开展在线听课、网络教研的次数、形式、范围做了明确规定。目前,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都能按照《教育资源录播平台使用要求》,在空间内开展同步课堂直播、网络优课评选、网上听课点评、区域网络教研等,形成了的线上线下混合研训新模式。

    image001.jpg

    区域录播平台首页

    二是综合素质评价平台激发学生成长动力。他们投资60万元,依托督学责任区建成“中小学素质教育信息化管理和评价平台”,平台服务2所初中、10所完全小学,全县90%的三至九年级学生及家长。平台通过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的多元评价,通过从课堂到课外、校内到校外,对每一节课、每一项活动、每一天、每一周学生表现的全程评价,通过以课堂优化主的即时评价、发放标志性发展评价卡为主的激励评价、开展“红旗班级评选,共同守护班级100分”的捆绑评价,全面评价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实践与操作五项素质,实现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多元化、过程化、信息化,破解了困扰多年的素质教育综合改革评价难题。同时,平台记录了学生每一天的日常表现和每学期的评价结果,形成完整的学生电子成长记录袋;家长还可以通过平台及时了解孩子表现,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image002.jpg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4.互为补充,依托企业平台拓展课外应用。临泽大胆探索校企合作机制,在所有中学全面推广使用“智学网”云阅卷平台,全部开通教师、学生、家长空间。教师通过设定若干条件和知识范围实现快速智能组卷,通过多终端登录“云阅卷”平台空间进行在线网络批阅,做到了命题制卷阅卷的高效快捷,改变了考试测评模式。阅卷结束后,系统自动生成考试成绩校级报告、班级报告、学科报告、学生报告及发展性报告,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通过空间可以多维度、多层次和按知识点、知识体系全面了解学科、班级、学生的教学情况和所学知识掌握情况,为改进后续教与学提供参考,实现了学校精准督评、教师精准导 学、家长精准补习。

    image003.jpg

    临泽二中在智学网生成的考试分析报告

    (三)开通五类空间,推进空间常态应用。

    各级教育云平台使用,使该县中小学及幼儿园学校空间、教师空间和三年级以上班级空间、学生空间开通率均达到100%,家长空间开通率80%以上。特别是国家平台的使用,他们通过定期通报督促、组织培训引导、开展评比激励、纳入考核推动等措施,形成了“学校空间应用带动教师空间应用、教师空间应用带动学生空间应用,班级空间应用带动家长空间应用”的有效机制,使五类空间应用步入常态化。

    1.注重学校空间应用。该县的中小学都把学校空间作为门户网站,通过设置符合学校实际、体现学校特色的空间栏目,及时更新发布相关内容,上传审核校级优质资源,主动开展学校宣传和家校互动,充分发挥学校空间的管理效能,学校空间已成为对外宣传、学校管理和家校互动的重要窗口。

    image004.png          image005.png

    新华镇中心小学学校空间       平川镇中心小学学校空间

    2.深化教师空间应用。该县教师将日常教学活动及业务自修与教师空间的常规应用紧密结合,普遍在学习空间设置了“教学反思”、“计划总结”、“网络研修”等分类目录或“优课学习”、“在线书架”、“教育名家博客”等特色模块,积累教师详细的工作轨迹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一些教师通过空间加入“微课创新教学社区”、“电子白板教学应用社区”等教育社区,参与教育社区的互动交流,分享全国各地教育专家、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所有教师通过空间参加全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省级“交互平板课例大赛”和“微课大赛”等活动;所有县级以上课题都通过教师空间在省平台教研中心集中进行网络化、过程化管理,教师学习空间成为“教学成长记录、教学资源积累、互动学习交流、课题资料管理、优课展示评评”的主阵地。去年,有2个学科专家团队工作室被中央电教馆确定为全国50个部级学科专家团队工作室,各获得补助资金3万元。

    image006.png         image007.png

    王志仁教师空间          赵友教师空间

    3.探索学生空间应用。该县大部分学生依托学习空间展示个人风采,分享学习成果,发表或转载优秀日志、优秀作文、读书心得、百科知识等内容。尝试应用“在线学习”、“作业测评”、“网络课堂”和“互动交流”等模块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养成了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学习的良好习惯,形成了“一生一空间,生生有特色”的良好局面。

    image008.png        image009.png

    王涵莹学生空间            李玉洁学生空间

    4.丰富班级空间应用。该县中小学班主任都利用班级空间创新班级管理模式,通过“班级公告”发布班级通知,通过班级文章、“班级资源”推送共享课外学习内容,通过“班级相册”、“班级问吧”、“班级留言”、“班级论坛”加强师生交流互动,有效地打破了班级管理的时空局限。教师还通过班级空间向学生推送微课资源,便于学生预习、复习。

    image010.png      image011.png

    临泽四中八年级(12)班班级空间    滨河小学四年级(2)班班级空间

    5.引导家长空间应用。该县各中小学充分利用家长会开展宣传培训,引导家长通过家长空间了解学校或班级动态,掌握孩子在校表现,及时进行家校沟通。特别是留守儿童家长,通过家长空间可以随时与老师、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四)试点前沿项目,创新空间应用模式。

    及时捕捉教育信息化最新技术和教学应用成果,通过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紧跟教育信息化发展潮流,积极探索新的空间应用模式。一是开展智慧课堂教学试点。在滨河小学引进清华同方“知好乐智慧课堂”项目,在临泽二中引入“枣尚智慧教育”项目,尝试开展智慧课堂互动教学应用试点,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以空间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二是开展创客教育试点。在临泽四中建成3D打印创新实验室和机器人工作室,在中小学增加“趣味编程”教学内容,通过开设信息技术创新教育课程,激发创客精神、开发创客空间、实施创客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三是开展远程互动教学试点。依托北京红西路军研究会捐助项目,在临泽二中、临泽四中和倪家营镇中心小学建设未来教室和远程互动教室示范点,对外可以实现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名校的同步教学,对内实现了县域内城乡互动教学和优质资源共享。四是开展课外移动学习试点。充分利用学生家长智能手机普及的优势条件,在城区小学开展以速算盒子、畅言教学通、纳米盒等手机APP应用软件为内容的课外移动学习试点,在初高中推广使用“作业盒子”、“微课圈”、“洋葱数学”、“升学e网通“等手机APP学习软件,将课外自主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智能题库、网络测评代替教辅资料,微课助学、在线辅导代替校外补课,满足了学生课外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四、创新成果

    1.探索空间互联互通。针对师生平台多、帐号多、空间多,相互独立、不能互通、难以共享的问题,积极争取省上支持,利用省级平台用户统一认证系统,以省级平台空间为主阵地,上通国家平台,下接市县平台(录播研训平台、素质评价平台),外联企业平台(智学网、作业盒子等),实现了各级各类平台空间的单点登录、互联互通、融合共 享。

    image012.png

    省级教育资源平台空间应用

    2.构建资源服务体系。以国家平台应用为基础,立足于服务课堂教学、教师研修、素质评价、考试测评、家校互动等教育教学领域,探索形成了“国家平台示范用、省级平台常态用、县级平台特色用、企业平台补充用”教育资源平台服务体系,达到了各级各类平台教育教学功能优势互补、协同服务的效果。

    3.创新资金保障机制。建立了“学校公用经费的20%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小学每生120元、初中每生160元)的统筹机制、“学校自筹与县级奖补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和“购买教师笔记本电脑使用权” (学校向教师支付笔记本电脑总价三分之一的使用费,购买5年的在校使用权)的创新机制。

    3.创新资源使用机制。探索尝试了国家平台“企业竞争提供、政府审核准入、项目派发资金、师生选择使用”的资源购买机制,地方平台“企业竞争提供、政府购买服务、师生免费使用”的资源应用机制,企业平台“企业竞争提供、政府审核准入、学校免费使用、家庭增值服务”的资源建设机制。

    五、未来规划

    1.全面深化网络空间常态应用。通过“备课授课进空间、培训研修进空间、课题管理进空间、网络教研进空间、评优活动进空间、课外学习进空间、考试作业进空间、素质评价进空间”等“八进”举措,开展应用案例征集评选和成果推广,拓展网络学习空间应用领域,创新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模式,深化师生网络学习空间的常态应用。

    2.积极探索智慧课堂教学应用。扩大智慧课堂教学应用试点规模,通过争取项目支持、探索学生自带设备试点、创新资源服务方式等,稳步推进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智慧课堂教学常态应用;充分利用国家和省级资源平台及智学网、作业盒子、升学e网通、开课啦等APP软件,积极探索中小学生“双休日、节假日和寒暑假利用网络空间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模式。

    3.精心实施国家试点示范项目。结合中央电教馆“教育云规模化学科应用支持服务模式研究”试点,在15所试点学校的30个试点班级使用“敏特英语”、“敏特数学”智能学习系统,探索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课外自主学习新模式。指导3所城区幼儿园实施全国“家园共育”百所示范幼儿园项目,将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扩大到幼教领域,利用国家平台幼教频道开通教师和家长空间,探索开展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指导县职教中心申请“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利用国家平台职教频道开通教师和学生空间,参加“一生一空间,生生有特色”职业院校网络学习空间推广应用活动,用好职教数字资源。(执笔:甘肃省临泽县教体局 王伏忠)

  • 支撑材料.rar 下载
  •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辖7镇71个行政村,总人口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7万人。全县现有各类学校94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职业中专1所、初级中学3所、城区小学及镇中心小学11所、城区幼儿园3所、村“3+2”(即幼儿园3个班+小学低年级2个班)幼小一体教学点75所,在校学生(含幼儿)19671人,有教职工1835人。

    一、形成背景

    临泽县是2004年甘肃省首批实施“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地区之一;2005年7月,“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现场观摩会”在张掖召开,临泽提供了一半的观摩现场;2006年,临泽利用多种建设模式,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已经实现全覆盖。在多年的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和实践探索过程中,也积累了“教学资源建设水平不高、优质资源匮乏,教学资源共享机制不畅、范围不广,教师在教学过程生成的资源缺乏个性化的管理空间等”许多新问题。2012年9月,首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十二五”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目标之后,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就成为该县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解决教学资源应用难题的首要目标。

    2012年12月,临泽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专项试点地区,这为该县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形成网络条件下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提供了重要机遇、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推进措施

    1.规划引领。制定了《临泽县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临泽县实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方案》、《临泽县“互联网+教育”创新驱动“五大工程”“五类平台”建设规划(2016—2020年)》,着眼于优质资源全覆盖,制定路线图、时间表,为推进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指明了方向。

    2.行政推动。及时出台《关于做好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深化“互联网+教育”融合创新 推进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安排意见》等指导性文件,为全县“人人通”教学应用提供了行政保证。

    3.资金保障。县上足额配套全面改薄“班班通”设备建设资金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资金,建立“学校公用经费的20%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统筹机制、“学校自筹与县级奖补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和“购买教师笔记本电脑使用权”的创新机制,为推进“三通”建设和应用提供了经费支持。

    4.应用驱动。通过建立“学校空间应用带动教师空间应用、教师空间应用带动学生空间应用,班级空间应用带动家长空间应用”的有效机制,采取“备课授课进空间、培训研修进空间、课题管理进空间、网络教研进空间、评优活动进空间、课外学习进空间、考试作业进空间、素质评价进空间”等有效举措,深化师生网络学习空间的常态应用。

    5.考核落实。制定《临泽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评估方案》,开展“全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评估”;每年与学校签订《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专项目标责任书》,把空间应用情况纳入其中,每年开展一次评估检查;电教部门定期督查通报各学校空间应用进展情况等,促进了各年度教育信息化建设任务和“人人通”应用目标的有效落实。

    三、实践应用

    2013年以来,临泽县借力实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以实现“三通”抓手,以“四级平台”和“五类空间”应用为突破口中,以“创新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为目标,推动了全县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和“人人通”空间应用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实施四大工程,夯实空间应用基础。

    建立学校公用经费的20%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学校自筹与县级奖补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和“购买教师笔记本电脑使用权”的创新机制,抢抓“全面改薄”“班班通”建设项目机遇,多措并举保障经费投入,全面改善软硬件环境条件,为试点应用奠定的良好基础。

    1.实施宽带网络提速工程。将村教学点接入方式由电话宽带改造为光纤宽带,全面提升中小学校接入带宽,全县中学、城区小学、镇中心小学、村教学点光纤接入带宽分别达到200M、100M、50M和20M,班均出口宽带均达到5M以上。制订《临泽县中小学校园网络建设参考标准》,投资200多万元,统一对中小学校园网络进行升级改造,将百兆网升级为千兆网,增加无线设备,实现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

    2.实施教学终端覆盖工程。全面升级更新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室,新建全高清录播教室,教室教学终端全部由展示型升级为交互型,教师备课终端由台式固定终端更换为笔记本电脑移动终端,计算机网络教室由传统PC更换为云终端,启动学生移动学习终端配备。目前,全县中小学及教学点交互式“班班通”教学终端覆盖率达100%,镇中心小学、城区小学和中学全部建成录播教室和满足教学需要的云计算机教室,专任教师全部配齐了笔记本电脑,建成4个平板电脑智慧教室。

    3.实施教学资源建设工程。全县中小学充分利用中央50万元资源补助专项资金,购买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学应用软件或教学资源18570个;借助“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和“交互平板课例大赛”、“微课大赛”等活动,广泛开展优课录制和微课制作,全县已积累优课资源4000多节,制作微课资源3000余个。

    4.实施信息素养提升工程。定期开展“送培到校”活动,精心组织国家平台空间应用管理、教学应用推介、交互式一体机使用操作、畅言教学通使用、微课制作等县级专题培训和校本培训,全县校长、教师全部参加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培训,培训合格率100%。

    (二)贯通四级平台,构建空间应用体系。

    以国家平台应用为基础,立足于课堂教学、教师研修、素质评价、考试测评、家校互动等教育教学领域,逐步向下延伸、向外拓展,探索形成以“国家平台重点用、省级平台常态用、市县平台特色用、企业平台补充用”的教育资源平台应用机制,达到了各级各类平台教育教学应用功能优势互补、协同服务的效果。

    1.推介引导,依托国家平台丰富资源应用。临泽全面落实《关于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培训 推荐使用优质教学资源的通知》,及时推介国家平台上的各类优质资源和最新教学应用,引导教师选择使用同步课程资源、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专题教育免费资源;利用派发专项资金在师生学习空间购买使用备课大师、动画课堂、敏特英语、优学360、易题库、仿真实验、几何王等教学应用,积极宣传使用“教育云规模化应用示范”项目提供的微课资源,有效服务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特别是在15所中小学实施“优质教育资源整合”课题英语学习工具--“敏特英语智能学习系统”第一、第二期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广使用“敏特英语智能学习系统”,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参加词汇总动员词语大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从根本上解决全县中小学英语学科薄弱的现状找到了突破口。

    2.形成常态,依托省级平台优化课堂应用。临泽始终把服务课堂教学、保障常态化应用作为教学应用的首要任务,全县初中和小学使用“甘肃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空间提供的“甘肃教学通”课堂教学应用系统,所有教师都能利用备课工具流程化备课,一键生成教案,改变了教师备课模式;能熟练利用到书到课的同步资源、能听会说的电子课本、快捷交互的学科工具进行在线授课,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特别是在教学点推广使用“畅言教学通”软件,通过标准带读、语音测评、生字卡片、歌曲教唱等教学工具,以及微课资源助力课堂,优化了语文、音乐、美术等课堂教学,弥补了农村老教师普通话不标准、写字不规范的能力欠缺,有效解决了音乐、美术专业师资不足的难题。

    3.突出特色,依托县域平台深化管理应用。

    一是高清录播研训平台助力教师专业发展。他们投资近40万元,建成“临泽教育资源录播平台”,平台下设18个校级子平台,并与18个高清录播教室互联互通,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部开通个人空间。依托平台直播功能,县上可以安排城区小学优秀教师在录播教室上课,农村小学同年级同学科学生在教室同步观看;学校可以选择学科骨干在录播教室上课,全校同年级同学科所有班级在教室同步学习;所有录播教室的授课,可以安排同学科教师在办公室用笔记本电脑同步观课、评课。教师录制的课例上传至教育录播平台后,教师可以“上线听课”模块随时点播学习并评论,所有听课情况均在电子“听课本”记录,方便查阅和管理。借助平台的“优质课评选”模块,县上成功举办了全县幼儿园教师优质课评选、全县中小学教师微课大赛及校内的优质课评选活动,活动组织便捷,评选高效。此外,各校和各学段教育联盟还利用平台的“主题教研”模块,定期发起网络教研,随时开展网上交流研讨。县上制订《临泽县教育资源录播平台使用要求》,对录播教室录课和利用平台开展在线听课、网络教研的次数、形式、范围做了明确规定。目前,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都能按照《教育资源录播平台使用要求》,在空间内开展同步课堂直播、网络优课评选、网上听课点评、区域网络教研等,形成了的线上线下混合研训新模式。

    image001.jpg

    区域录播平台首页

    二是综合素质评价平台激发学生成长动力。他们投资60万元,依托督学责任区建成“中小学素质教育信息化管理和评价平台”,平台服务2所初中、10所完全小学,全县90%的三至九年级学生及家长。平台通过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的多元评价,通过从课堂到课外、校内到校外,对每一节课、每一项活动、每一天、每一周学生表现的全程评价,通过以课堂优化主的即时评价、发放标志性发展评价卡为主的激励评价、开展“红旗班级评选,共同守护班级100分”的捆绑评价,全面评价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实践与操作五项素质,实现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多元化、过程化、信息化,破解了困扰多年的素质教育综合改革评价难题。同时,平台记录了学生每一天的日常表现和每学期的评价结果,形成完整的学生电子成长记录袋;家长还可以通过平台及时了解孩子表现,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image002.jpg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4.互为补充,依托企业平台拓展课外应用。临泽大胆探索校企合作机制,在所有中学全面推广使用“智学网”云阅卷平台,全部开通教师、学生、家长空间。教师通过设定若干条件和知识范围实现快速智能组卷,通过多终端登录“云阅卷”平台空间进行在线网络批阅,做到了命题制卷阅卷的高效快捷,改变了考试测评模式。阅卷结束后,系统自动生成考试成绩校级报告、班级报告、学科报告、学生报告及发展性报告,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通过空间可以多维度、多层次和按知识点、知识体系全面了解学科、班级、学生的教学情况和所学知识掌握情况,为改进后续教与学提供参考,实现了学校精准督评、教师精准导 学、家长精准补习。

    image003.jpg

    临泽二中在智学网生成的考试分析报告

    (三)开通五类空间,推进空间常态应用。

    各级教育云平台使用,使该县中小学及幼儿园学校空间、教师空间和三年级以上班级空间、学生空间开通率均达到100%,家长空间开通率80%以上。特别是国家平台的使用,他们通过定期通报督促、组织培训引导、开展评比激励、纳入考核推动等措施,形成了“学校空间应用带动教师空间应用、教师空间应用带动学生空间应用,班级空间应用带动家长空间应用”的有效机制,使五类空间应用步入常态化。

    1.注重学校空间应用。该县的中小学都把学校空间作为门户网站,通过设置符合学校实际、体现学校特色的空间栏目,及时更新发布相关内容,上传审核校级优质资源,主动开展学校宣传和家校互动,充分发挥学校空间的管理效能,学校空间已成为对外宣传、学校管理和家校互动的重要窗口。

    image004.png          image005.png

    新华镇中心小学学校空间       平川镇中心小学学校空间

    2.深化教师空间应用。该县教师将日常教学活动及业务自修与教师空间的常规应用紧密结合,普遍在学习空间设置了“教学反思”、“计划总结”、“网络研修”等分类目录或“优课学习”、“在线书架”、“教育名家博客”等特色模块,积累教师详细的工作轨迹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一些教师通过空间加入“微课创新教学社区”、“电子白板教学应用社区”等教育社区,参与教育社区的互动交流,分享全国各地教育专家、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所有教师通过空间参加全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省级“交互平板课例大赛”和“微课大赛”等活动;所有县级以上课题都通过教师空间在省平台教研中心集中进行网络化、过程化管理,教师学习空间成为“教学成长记录、教学资源积累、互动学习交流、课题资料管理、优课展示评评”的主阵地。去年,有2个学科专家团队工作室被中央电教馆确定为全国50个部级学科专家团队工作室,各获得补助资金3万元。

    image006.png         image007.png

    王志仁教师空间          赵友教师空间

    3.探索学生空间应用。该县大部分学生依托学习空间展示个人风采,分享学习成果,发表或转载优秀日志、优秀作文、读书心得、百科知识等内容。尝试应用“在线学习”、“作业测评”、“网络课堂”和“互动交流”等模块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养成了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学习的良好习惯,形成了“一生一空间,生生有特色”的良好局面。

    image008.png        image009.png

    王涵莹学生空间            李玉洁学生空间

    4.丰富班级空间应用。该县中小学班主任都利用班级空间创新班级管理模式,通过“班级公告”发布班级通知,通过班级文章、“班级资源”推送共享课外学习内容,通过“班级相册”、“班级问吧”、“班级留言”、“班级论坛”加强师生交流互动,有效地打破了班级管理的时空局限。教师还通过班级空间向学生推送微课资源,便于学生预习、复习。

    image010.png      image011.png

    临泽四中八年级(12)班班级空间    滨河小学四年级(2)班班级空间

    5.引导家长空间应用。该县各中小学充分利用家长会开展宣传培训,引导家长通过家长空间了解学校或班级动态,掌握孩子在校表现,及时进行家校沟通。特别是留守儿童家长,通过家长空间可以随时与老师、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四)试点前沿项目,创新空间应用模式。

    及时捕捉教育信息化最新技术和教学应用成果,通过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紧跟教育信息化发展潮流,积极探索新的空间应用模式。一是开展智慧课堂教学试点。在滨河小学引进清华同方“知好乐智慧课堂”项目,在临泽二中引入“枣尚智慧教育”项目,尝试开展智慧课堂互动教学应用试点,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以空间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二是开展创客教育试点。在临泽四中建成3D打印创新实验室和机器人工作室,在中小学增加“趣味编程”教学内容,通过开设信息技术创新教育课程,激发创客精神、开发创客空间、实施创客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三是开展远程互动教学试点。依托北京红西路军研究会捐助项目,在临泽二中、临泽四中和倪家营镇中心小学建设未来教室和远程互动教室示范点,对外可以实现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名校的同步教学,对内实现了县域内城乡互动教学和优质资源共享。四是开展课外移动学习试点。充分利用学生家长智能手机普及的优势条件,在城区小学开展以速算盒子、畅言教学通、纳米盒等手机APP应用软件为内容的课外移动学习试点,在初高中推广使用“作业盒子”、“微课圈”、“洋葱数学”、“升学e网通“等手机APP学习软件,将课外自主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智能题库、网络测评代替教辅资料,微课助学、在线辅导代替校外补课,满足了学生课外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四、创新成果

    1.探索空间互联互通。针对师生平台多、帐号多、空间多,相互独立、不能互通、难以共享的问题,积极争取省上支持,利用省级平台用户统一认证系统,以省级平台空间为主阵地,上通国家平台,下接市县平台(录播研训平台、素质评价平台),外联企业平台(智学网、作业盒子等),实现了各级各类平台空间的单点登录、互联互通、融合共 享。

    image012.png

    省级教育资源平台空间应用

    2.构建资源服务体系。以国家平台应用为基础,立足于服务课堂教学、教师研修、素质评价、考试测评、家校互动等教育教学领域,探索形成了“国家平台示范用、省级平台常态用、县级平台特色用、企业平台补充用”教育资源平台服务体系,达到了各级各类平台教育教学功能优势互补、协同服务的效果。

    3.创新资金保障机制。建立了“学校公用经费的20%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小学每生120元、初中每生160元)的统筹机制、“学校自筹与县级奖补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和“购买教师笔记本电脑使用权” (学校向教师支付笔记本电脑总价三分之一的使用费,购买5年的在校使用权)的创新机制。

    3.创新资源使用机制。探索尝试了国家平台“企业竞争提供、政府审核准入、项目派发资金、师生选择使用”的资源购买机制,地方平台“企业竞争提供、政府购买服务、师生免费使用”的资源应用机制,企业平台“企业竞争提供、政府审核准入、学校免费使用、家庭增值服务”的资源建设机制。

    五、未来规划

    1.全面深化网络空间常态应用。通过“备课授课进空间、培训研修进空间、课题管理进空间、网络教研进空间、评优活动进空间、课外学习进空间、考试作业进空间、素质评价进空间”等“八进”举措,开展应用案例征集评选和成果推广,拓展网络学习空间应用领域,创新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模式,深化师生网络学习空间的常态应用。

    2.积极探索智慧课堂教学应用。扩大智慧课堂教学应用试点规模,通过争取项目支持、探索学生自带设备试点、创新资源服务方式等,稳步推进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智慧课堂教学常态应用;充分利用国家和省级资源平台及智学网、作业盒子、升学e网通、开课啦等APP软件,积极探索中小学生“双休日、节假日和寒暑假利用网络空间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模式。

    3.精心实施国家试点示范项目。结合中央电教馆“教育云规模化学科应用支持服务模式研究”试点,在15所试点学校的30个试点班级使用“敏特英语”、“敏特数学”智能学习系统,探索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课外自主学习新模式。指导3所城区幼儿园实施全国“家园共育”百所示范幼儿园项目,将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扩大到幼教领域,利用国家平台幼教频道开通教师和家长空间,探索开展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指导县职教中心申请“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利用国家平台职教频道开通教师和学生空间,参加“一生一空间,生生有特色”职业院校网络学习空间推广应用活动,用好职教数字资源。(执笔:甘肃省临泽县教体局 王伏忠)

  • 支撑材料.rar 下载

简介

2013年以来,临泽县借力实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以实现“三通”抓手,以“四级平台”和“五类空间”应用为突破口中,以“创新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为目标,推动了全县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和“人人通”空间应用水平的全面提升。
分享 结束 -->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