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足用活设备资源 优化山区教学课堂

湟中县张李窑教学点

入选年份:2016年
简介 分享
  • 一、基本情况

    张李窑教学点位于湟中县西堡镇东山山区,属于浅山地区,距离镇中心学校8公里,山大沟深,道路崎岖,交通极为不便,当地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耕生活,教学点所在的张李窑村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村,村民经济条件较差,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张李窑教学点现有一年级学生1名, 附设幼儿班招收4-6岁的学龄前幼儿15名,设小学一年级班级1个,幼儿班1个,教师2名,其中幼儿代课教师1名,小学专任教师1名。2015年以前“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是该教学点主要的教学模式,由于当时学校没有配备多媒体设备及教室,“四个一”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教学点的教育教学以及教师的发展。在2015年5月,“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春风吹到了山区村教学点,张李窑教学点的师生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利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设备来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进而提升课堂教育教学实效,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

    二、“教学点数字资源设备”给山区教育带来的变化。

    1、课堂结构发生转变。

    利用“教学点数字资源设备”上课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教师真正地成为了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在西堡镇边远山区任教的张生琛老师,由于年龄偏大和自身能力,普通话水平差,语文课上生字教学和朗读教学一直是张老师的“心头病”,“一人一校”的张李窑教学点,以往的音乐课更是无法开展,自从“教学点数字资源”设备配备以后,身处大山深处的张老师又一次焕发出了教学的青春,在一年多来的不断摸索中,张老师逐渐总结出了运用“教学点数字资源”的教学模式,利用“畅言教学平台”进行识字教学时,张老师总结了“读—音—写—评”的识字四步教学法,读:教师点读——学生跟读;音:学生注音——生机对照;写:演示笔顺——模仿书写;评:成果展示——软件测评。如:张老师在进行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画》生字教学时,生字“文”的前后鼻音是个障碍,“wen” 和“weng”对于地处西北的大多数人来说混淆不清,以往张老师在教学时基本忽略读音,让学生“死记”拼音完成教学任务,自从有了“教学点数字资源”设备,可以利用“畅言教学平台”导入flash动画课件资源,教师点读“拼音”按钮,标准的读音在扬声器中播放出来,学生反复跟读后自己注音,并和课件注音进行对照,学生发现自己的注音和课件注音一致,随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笔顺”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部分生字“笔顺”和“部首”教师把握不准,“畅言教学平台” flash动画课件中的“笔顺”按钮“部首”解决了教师知识的短板,利用“畅言教学平台”进行生字教学的关键环节就是“评”,学生可以利用麦克将读音和电脑进行对比,课件可以及时评测纠正。

    同样,在朗读教学中张老师总结出了“情景体验——跟机试读——自主朗读——测评纠正”的教学方法……。2016年初,张李窑教学点在当地电信公司的大力支持下,10M光纤接入了学校,互联网强大的信息资源量让山区师生“如鱼得水”,拉近了张李窑教学点师生与发达地区学校教学的距离。

    2、 “小助手”作用已经凸显。

    上学期,张李窑教学点一年级只有李国龑和韩添明2人,他们的父母亲均为农民,经济条件也不算富裕,家里没有电脑也没有购买电脑的计划,其实在当地农民家里添置一台电视机就已经是够“奢侈”的了,全村基本找不到一台像样的电脑,两位小学生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电脑,2015年“教学点数字资源”设备到位以后,孩子们看到后非常惊奇,天真的好奇心“蠢蠢欲动”,帮助老师马上完成了硬件连接,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设备……。在刚刚开始的一个月教学中,由参加了省电教馆“教学点数字资源”培训的张老师操作电脑,通过一个多月的“耳濡目染”,求知欲和好奇心让两位孩子熟练掌握了设备使用方法,可代替老师进行课件操作,小助手可以“得心应手”地帮助老师完成识字教学和朗读教学。2016年5月省电教馆王强馆长调研“教学点数字资源”设备使用情况时,李国龑同学正在利用“畅言教学平台”和同学进行自主学习,王馆长当场让两名同学演示不同学科的教学和学习课件,孩子们熟练的操作让在场领导感到无比的欣慰,“教学点数字资源”设备已经在山区教学点发挥出了最大的效益。小助手的自主学习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荷,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明显提高,一年级的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普通话交流。在使用“教学点数字资源设备”的第一学期,张李窑教学点语文、数学教学成绩以明显优势名列西堡镇所有学校的前茅,教学质量彻底摆脱了“垫底”的尴尬局面。

    3、专业不足有了弥补。

    小学需要的是“一专多长”的复合型老师,其实不然,在山区教学点任教的老师基本上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民办教师“转正”过来的,整体素质不容乐观,以往缺艺术专业教师张李窑教学点,无法开足所有课程,特别是音乐课教学,每到音乐课上,孩子们高兴地拿出音乐教材,张老师到课堂后有时用光盘教一些简单的歌曲,有时让学生看几分钟教材后上自习课,同学们是一脸的无奈,悄悄地将音乐教材装进书包。自从有了“教学点数字资源设备”,张老师利用“畅言教学平台”和“央馆资源库”给孩子们上音乐课,师生共同跟着电视里的学生一起学习,逐渐掌握了节拍、乐理等以前不知道的知识,也逐渐形成了利用“畅言教学平台”进行音乐课教学的模式框架,如张老师在音乐课上常用“节拍练习——乐理感知——学习乐谱——学唱歌曲”进行教学,现在优美的歌声随时可以在孩子们口中唱出来,天真、优美的童声时刻环绕在大山之中。

    4、师生视野逐渐开阔。

    2016年初,张李窑教学点设备接通了互联网,大山外面的信息不断涌入了师生的工作和学习中,在《品德与社会》、安全教育、爱国教育课堂张老师用设备播放专题片和影视片,老师和孩子们共同感受祖国的不断强大,感受“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坚定了孩子们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加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队伍的信心。同时,张李窑教学点正在实施教学点“直播课堂”项目,可以将中心学校甚至全国优质教学资源引进山区学校,山区师生可以与中心学校及全国骨干教师、名师零距离探讨教育教学问题,享受优质教育。

    5、教师能力正在提升。

    参与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一点一校”和网络闭塞在很长一段时间限制了教学点教师的发展,老师们想听听骨干教师的示范课,也只能是去参加中心学校组织的一两次教研活动,因为孩子们不能没有老师。项目实施后,网络教研成了教学点教师的主要教研形式,“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网络培训”项目中,教学点教师的视野开阔了,全国各地知名教师的示范课要让他们得到了不少启发,所配科大讯飞“畅言教学平台”广受教师称赞,在起始年级拼音教学、课文范读及音乐教学中作用很大,弥补了教学点教师拼音发音不准,朗读中字音、停顿、语气等不规范,音乐唱歌教学中节奏、音准、强弱不标准的缺点,促进了教师自身知识的丰富。另外,国家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网资源中课件所呈现的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也对教学点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种提升。

    6、设备资源在幼儿班得到了推广运用

    幼儿教学侧重于音乐、舞蹈、手工等兴趣的培养,项目设备恰恰在这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为学前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16年3月,张李窑幼儿班配备了“触摸电视”教学设备,教师通过互联网将大量的学前教育资源下载到幼儿班,逐步解决了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惠民教育工程,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点的办学条件,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良师益友,也是教师教学的好帮手,它给教学点师生带来了希望,它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农村边远地区师生的心田。我们也将充分利用并发挥其重要作用,为全面提高教学点教育教学水平而努力。

  • 支撑材料.rar 下载
  • 一、基本情况

    张李窑教学点位于湟中县西堡镇东山山区,属于浅山地区,距离镇中心学校8公里,山大沟深,道路崎岖,交通极为不便,当地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耕生活,教学点所在的张李窑村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村,村民经济条件较差,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张李窑教学点现有一年级学生1名, 附设幼儿班招收4-6岁的学龄前幼儿15名,设小学一年级班级1个,幼儿班1个,教师2名,其中幼儿代课教师1名,小学专任教师1名。2015年以前“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是该教学点主要的教学模式,由于当时学校没有配备多媒体设备及教室,“四个一”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教学点的教育教学以及教师的发展。在2015年5月,“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春风吹到了山区村教学点,张李窑教学点的师生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利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设备来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进而提升课堂教育教学实效,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

    二、“教学点数字资源设备”给山区教育带来的变化。

    1、课堂结构发生转变。

    利用“教学点数字资源设备”上课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教师真正地成为了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在西堡镇边远山区任教的张生琛老师,由于年龄偏大和自身能力,普通话水平差,语文课上生字教学和朗读教学一直是张老师的“心头病”,“一人一校”的张李窑教学点,以往的音乐课更是无法开展,自从“教学点数字资源”设备配备以后,身处大山深处的张老师又一次焕发出了教学的青春,在一年多来的不断摸索中,张老师逐渐总结出了运用“教学点数字资源”的教学模式,利用“畅言教学平台”进行识字教学时,张老师总结了“读—音—写—评”的识字四步教学法,读:教师点读——学生跟读;音:学生注音——生机对照;写:演示笔顺——模仿书写;评:成果展示——软件测评。如:张老师在进行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画》生字教学时,生字“文”的前后鼻音是个障碍,“wen” 和“weng”对于地处西北的大多数人来说混淆不清,以往张老师在教学时基本忽略读音,让学生“死记”拼音完成教学任务,自从有了“教学点数字资源”设备,可以利用“畅言教学平台”导入flash动画课件资源,教师点读“拼音”按钮,标准的读音在扬声器中播放出来,学生反复跟读后自己注音,并和课件注音进行对照,学生发现自己的注音和课件注音一致,随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笔顺”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部分生字“笔顺”和“部首”教师把握不准,“畅言教学平台” flash动画课件中的“笔顺”按钮“部首”解决了教师知识的短板,利用“畅言教学平台”进行生字教学的关键环节就是“评”,学生可以利用麦克将读音和电脑进行对比,课件可以及时评测纠正。

    同样,在朗读教学中张老师总结出了“情景体验——跟机试读——自主朗读——测评纠正”的教学方法……。2016年初,张李窑教学点在当地电信公司的大力支持下,10M光纤接入了学校,互联网强大的信息资源量让山区师生“如鱼得水”,拉近了张李窑教学点师生与发达地区学校教学的距离。

    2、 “小助手”作用已经凸显。

    上学期,张李窑教学点一年级只有李国龑和韩添明2人,他们的父母亲均为农民,经济条件也不算富裕,家里没有电脑也没有购买电脑的计划,其实在当地农民家里添置一台电视机就已经是够“奢侈”的了,全村基本找不到一台像样的电脑,两位小学生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电脑,2015年“教学点数字资源”设备到位以后,孩子们看到后非常惊奇,天真的好奇心“蠢蠢欲动”,帮助老师马上完成了硬件连接,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设备……。在刚刚开始的一个月教学中,由参加了省电教馆“教学点数字资源”培训的张老师操作电脑,通过一个多月的“耳濡目染”,求知欲和好奇心让两位孩子熟练掌握了设备使用方法,可代替老师进行课件操作,小助手可以“得心应手”地帮助老师完成识字教学和朗读教学。2016年5月省电教馆王强馆长调研“教学点数字资源”设备使用情况时,李国龑同学正在利用“畅言教学平台”和同学进行自主学习,王馆长当场让两名同学演示不同学科的教学和学习课件,孩子们熟练的操作让在场领导感到无比的欣慰,“教学点数字资源”设备已经在山区教学点发挥出了最大的效益。小助手的自主学习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荷,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明显提高,一年级的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普通话交流。在使用“教学点数字资源设备”的第一学期,张李窑教学点语文、数学教学成绩以明显优势名列西堡镇所有学校的前茅,教学质量彻底摆脱了“垫底”的尴尬局面。

    3、专业不足有了弥补。

    小学需要的是“一专多长”的复合型老师,其实不然,在山区教学点任教的老师基本上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民办教师“转正”过来的,整体素质不容乐观,以往缺艺术专业教师张李窑教学点,无法开足所有课程,特别是音乐课教学,每到音乐课上,孩子们高兴地拿出音乐教材,张老师到课堂后有时用光盘教一些简单的歌曲,有时让学生看几分钟教材后上自习课,同学们是一脸的无奈,悄悄地将音乐教材装进书包。自从有了“教学点数字资源设备”,张老师利用“畅言教学平台”和“央馆资源库”给孩子们上音乐课,师生共同跟着电视里的学生一起学习,逐渐掌握了节拍、乐理等以前不知道的知识,也逐渐形成了利用“畅言教学平台”进行音乐课教学的模式框架,如张老师在音乐课上常用“节拍练习——乐理感知——学习乐谱——学唱歌曲”进行教学,现在优美的歌声随时可以在孩子们口中唱出来,天真、优美的童声时刻环绕在大山之中。

    4、师生视野逐渐开阔。

    2016年初,张李窑教学点设备接通了互联网,大山外面的信息不断涌入了师生的工作和学习中,在《品德与社会》、安全教育、爱国教育课堂张老师用设备播放专题片和影视片,老师和孩子们共同感受祖国的不断强大,感受“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坚定了孩子们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加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队伍的信心。同时,张李窑教学点正在实施教学点“直播课堂”项目,可以将中心学校甚至全国优质教学资源引进山区学校,山区师生可以与中心学校及全国骨干教师、名师零距离探讨教育教学问题,享受优质教育。

    5、教师能力正在提升。

    参与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一点一校”和网络闭塞在很长一段时间限制了教学点教师的发展,老师们想听听骨干教师的示范课,也只能是去参加中心学校组织的一两次教研活动,因为孩子们不能没有老师。项目实施后,网络教研成了教学点教师的主要教研形式,“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网络培训”项目中,教学点教师的视野开阔了,全国各地知名教师的示范课要让他们得到了不少启发,所配科大讯飞“畅言教学平台”广受教师称赞,在起始年级拼音教学、课文范读及音乐教学中作用很大,弥补了教学点教师拼音发音不准,朗读中字音、停顿、语气等不规范,音乐唱歌教学中节奏、音准、强弱不标准的缺点,促进了教师自身知识的丰富。另外,国家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网资源中课件所呈现的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也对教学点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种提升。

    6、设备资源在幼儿班得到了推广运用

    幼儿教学侧重于音乐、舞蹈、手工等兴趣的培养,项目设备恰恰在这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为学前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16年3月,张李窑幼儿班配备了“触摸电视”教学设备,教师通过互联网将大量的学前教育资源下载到幼儿班,逐步解决了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惠民教育工程,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点的办学条件,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良师益友,也是教师教学的好帮手,它给教学点师生带来了希望,它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农村边远地区师生的心田。我们也将充分利用并发挥其重要作用,为全面提高教学点教育教学水平而努力。

  • 支撑材料.rar 下载

简介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惠民教育工程,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点的办学条件,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良师益友,也是教师教学的好帮手,它给教学点师生带来了希望,它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农村边远地区师生的心田。
分享 结束 -->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