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交互课堂引领教学新变革,未来学习空间探索育人新路径
佛科院附属学校
-
-
随着国际社会深刻反思人类沿袭已久的生存方式和思想观念,进而去寻找一条既能保障经济稳步增长、社会与文化健康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全新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观日渐得到广泛关注,立足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更成为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我校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指导下,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努力推陈出新确立“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价值观融入到学习的方方面面中,鼓励教师和学生行为的改变从而实现一个可持续和公正的办学思想”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办学目标,通过制定与研究《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改革行动计划》和《创新未来学习空间研究与应用行动计划》,克服由于过度拥挤的课程内容、相对不足的教学时间、师资队伍相差悬殊和高利害考试压力等多重矛盾带来的困扰。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落实到学校教育的课程教学中,倡导培育可持续性的未来所需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
第一部分:数字化交互式课堂引领教学新变革
一、 教学变革的基本原则
对于初中学生的发展,我们坚持重视学习过程比学习结果更重要的信念,确立价
值引领、注重过程、及时反馈、过程激励的课程设计指导思想,旨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自我,建立目标,培养自信和自主发展为成长导向。确立三个学习成长的指导原则:
1.培养学科素养原则。学习的核心是社会生存技能的掌握,也就是人的可持续
发展的必备素养和技能,是初中生成长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把每个学科的核心素养融合在学习活动中是首要研究的因素。由于数字化交互式课堂是我校推进教学改革的把手,它融合了学科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两方面的同步发展,其研究价值更具有普适性和时代性。
2.多元智能开发原则。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全方位,具体化和变革性的教育发展
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哪些环节更能使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最优化?设计哪些合理性活动更能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潜力开发?如何融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促使教与学有效性最大化?都是我们在学习内容,学习环境,成果展现和教学法等变革过程着重思考的问题。
3.互动与激励原则。数字化交互式课堂的提出与构思就是立足建立多维沟通渠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主动发展而建立的新型教学体系。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着重强调可持续发展素养的基本要求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中的体现。我们也非常重视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主动参与感、学习力和持续改进力的提升,力求引导每个个体找到自我发展的方向和空间,让他们学会发现自我优势,学会主动沟通从而努力成就自我发展目标。
二、行动落实与观察要点
1.重设学习机制。承接学校传统发展优势,我校明确融合信息技术优化课堂学习的思路是“合作探究,增强沟通,培养能力,技术护航”。针对初中生自身发展需求心理越发强烈,独立性逐步增强,我们对推动课堂改革的第一步就落脚在小组合作进行研究。各平板班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分工明细,轮流机制”的原则,组成若干个4人小组。为培植小组同伴互助,公平互尊、合作共赢的合作文化,并通过评价促合作、促成长的原则形成操作性强的量化评价机制。每周组内互动评价,每月班内分类表彰。合作机制运作成熟后,我们引导各学科教师结合学科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探究---课中互动合作探究---课后应用自查”的过程性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素养。
2.形成融合思路。合作学习离不开沟通桥梁的搭建,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打破了时空限制,打破了面对面单一的沟通方式,搭建了师生,生生,生机,师生与社区多向性的沟通方式,增强了课堂和课外的学习成效,使学习中的沟通与交流变得多渠道互通;学习探究处处需要判断与检验,数字技术提供了课堂即时反馈,后台数据跟踪的能力。高效精准地产生出各项指标和数据对建立学习过程量化评价系统提供了极高的参考和研究价值。
2013年我校申报“全国首批信息化试点学校”成功。开始着力研究数字化交互式教学理念在初中生学习发展中的优势与改良策略的研究,经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数据统计与跟踪,我们总结出“三看点,十招式”(既三看点:主动、互动、生动;十招式:听、拍、看、数、评、搜、递、留、比、分)的全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教学可持续发展思路,经过在初中三个学段的实验班中进行全学科覆盖的实验,我们发现该教学策略下的教学既融合了信息技术的科学性,也凸显了学科素养达成的实效性,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成长中具备了明显的可持续发展力。
以2013届201班第11组为例,我们对学生经过三年学习过程形成的学习力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跟踪研究,研究数据的采集分三个渠道进行获取“课前学习成果的学习质量评价,课中学习组合作探究,分享成果过程性量化评价,课后学习组学习互补后进行测评综合评价”。数据进行分析后,我们从两个观察点分析平板班学生的特点:
观察点一:学生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和提问题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沟通和合作探究能力”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呈现的情况均明显优于非平板班学生。而上述能力中平板班学生又以“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和“沟通和合作探究能力”三种能力见长。
观察点二:教师的知识传授出现两个转变。平板班授课的教师由关注学生观念理
解和知识掌握向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学法指引转变。第二由关注学生基础性学习能力向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学习能力转变。而上述平板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理解力和执行力明显比非平板班教师要强。
由此可见,学校现阶段的平板班课程内容结构及教学方式对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素养的全面提升是科学的,有效的。将“课前探究学习”和“课后精准互补”这两个环节纳入教学过程进行深入推进,对促进学生学习力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特别是对学生自身学习意识、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形成尤其重要,学校平板班应对该做法继续深入研究与落实。非平板班也应以此作为学习案例,对日常教学环节予以优化实施。
第二部分:未来学习空间探索育人新路径
一、 创新学习空间,营造可持续发展教育环境
随着人们对学习环境认识的深入,环境从生态和自然的领域扩展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范筹,并且非常注重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也是可持续发展教育所关注的问题。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教育为可持续未来服务》报告中专门论述了环境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贡献,“很显然,可持续发展教育深深植根于环境教育之中。在教育重新定向的过程中,环境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起着重要作用的课程,而且是重要的支持者”。因此,创设先进的,开放性的,包容性强的学习空间是继续深化与普及数字化交互式学习方式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二、 基于学习空间,变革学习方式
2016年底,我校建成3D科学馆并投入使用,它结合了3D科学元素,分3D建模、DIY构造、3D影视和科普图书角四大区域。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启迪科学智慧、弘扬科学精神;同时组织各种科普培训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动手探索,亲身参与,理解感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科学素养。
在这里,老师们可以通过教师机操作,形成真实环境与虚拟的叠加,让一些看不见,摸不着、不好理解的东西直观的展示出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看到讲课内容,增强了理解和记忆。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科自行创建研究课题,使用合适的3D视频资源,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通过跨学科知识点的融合,共同进行实验探究,不但深度掌握了知识点,也扩大了思维活跃度。
科学馆还设置了科普图书角和DIY构造区。当遇到不懂的问题或者作设计累了时,可以去图书角看书放松一下。也可以去DIY构造区,自己动手,随心所欲地组装各种物件,像这个弓弩、发令枪建模,都是学生在这种随性中构建出来的。配合开放时间、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等细致管理的安排,科学馆给学生“学习方式”带来了全新的变化,一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创新实践;二是让学生学会了运用简易建模软件,提升了立体空间思维;三是通过3D打印实体的触觉过程,为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学习通道;四是选择贴近生活的建模主题,培养了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证明只有把办学思路定位在“为学而教,自主高效”才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3D科学馆的使用中,我们牢牢扭住了学习这一关键,围绕构建“为学而教,自主高效”这一目标,制定了“学习--改变--尝试--提升--再学习—再完善—再提升”的实践思路,从培养学习开始,不断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去强化“主体探究、综合渗透、自主合作、知行并进”的教学原则,引领学生大胆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三部分:成绩与总结
图解:学生在机器人全国比赛获一等奖,中考成绩包揽学区前三名,在省科技博览会学生做的魔方机器人与工业级的机器人比赛引发全场围观
历经三年我们对数字化交互课堂进行常态化实践与不断地改良,以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素养为宗旨的教学研究成效喜人。研究的带动成就了一批批先进的教育工作者,2013-2016年参加区、市、省、国级别的教科研比赛活动中,我校拿国家级优秀奖励的人数达31人次,省级奖励69人次,市区级204人次。学生在这种可持续发展教学理念培养下,参加各类比赛和活动成绩彪炳。2016年学校中考成绩大放异彩,平板班的学子更是成绩辉煌,进入省市重点高中人数91.4%的学生都是在这种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学习成长的,其中在王宏羽同学更勇夺禅城区中考第二名的好成绩。学校创客、科技和机器人方面成绩同样屡获殊荣,学校的机器人代表队多次在激烈的角逐中勇夺省、市级冠军,2016年我校机器人队更代表广东省,在全国比赛中荣登冠军宝座,创禅城区先河。
回头看,我们发现数字化交互课堂的实施彻底改变了我们传统教学中重“知识”6轻“能力”、重“记忆”轻“应用”、重“结果”轻“过程”的偏向,更加重视学生在具体学习情境、活动情境中的体验和表现。一方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自信心,学习过程中主动问、开口说、动手做、动脑想、同伴议,课外生活学生自主设计、自主管理、自主评价成为教学新常态,课堂学习和课外交流充满主动成长的气息;另一方面,推动了教师教育方式的转变。教师们践行着放手成就孩子们健康成长,因为课堂学习和课外生活的活动设计,不再只是以知识的积累为取向,学生综合素养形成都是他们自己身体力行。课堂教学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由给结论,给答案转向为给情境,给资源,给问题,给时间,给空间,给工具;还学生学习主动权,话语权,选择权;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素养提升的教育意识在课堂学习和课外生活都得到有效的强化。
综上所述,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视野中,我校基于学习和信息技术融合为方向,对学生学习成长融过程性与结果性于一体,促进学习者的认知与德性协同发展,既关注个人的现实境遇,也遵循教育的人本关怀;向学习者提供全新的教育内容与服务模式,深度结合时代发展背景与人才培养需求,既关注个人的现实境遇,也不忘教育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互联网+”教育时期的一次尝试,以期为国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提供参考。
-
- 支撑材料.rar 下载
-
-
随着国际社会深刻反思人类沿袭已久的生存方式和思想观念,进而去寻找一条既能保障经济稳步增长、社会与文化健康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全新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观日渐得到广泛关注,立足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更成为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我校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指导下,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努力推陈出新确立“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价值观融入到学习的方方面面中,鼓励教师和学生行为的改变从而实现一个可持续和公正的办学思想”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办学目标,通过制定与研究《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改革行动计划》和《创新未来学习空间研究与应用行动计划》,克服由于过度拥挤的课程内容、相对不足的教学时间、师资队伍相差悬殊和高利害考试压力等多重矛盾带来的困扰。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落实到学校教育的课程教学中,倡导培育可持续性的未来所需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
第一部分:数字化交互式课堂引领教学新变革
一、 教学变革的基本原则
对于初中学生的发展,我们坚持重视学习过程比学习结果更重要的信念,确立价
值引领、注重过程、及时反馈、过程激励的课程设计指导思想,旨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自我,建立目标,培养自信和自主发展为成长导向。确立三个学习成长的指导原则:
1.培养学科素养原则。学习的核心是社会生存技能的掌握,也就是人的可持续
发展的必备素养和技能,是初中生成长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把每个学科的核心素养融合在学习活动中是首要研究的因素。由于数字化交互式课堂是我校推进教学改革的把手,它融合了学科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两方面的同步发展,其研究价值更具有普适性和时代性。
2.多元智能开发原则。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全方位,具体化和变革性的教育发展
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哪些环节更能使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最优化?设计哪些合理性活动更能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潜力开发?如何融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促使教与学有效性最大化?都是我们在学习内容,学习环境,成果展现和教学法等变革过程着重思考的问题。
3.互动与激励原则。数字化交互式课堂的提出与构思就是立足建立多维沟通渠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主动发展而建立的新型教学体系。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着重强调可持续发展素养的基本要求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中的体现。我们也非常重视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主动参与感、学习力和持续改进力的提升,力求引导每个个体找到自我发展的方向和空间,让他们学会发现自我优势,学会主动沟通从而努力成就自我发展目标。
二、行动落实与观察要点
1.重设学习机制。承接学校传统发展优势,我校明确融合信息技术优化课堂学习的思路是“合作探究,增强沟通,培养能力,技术护航”。针对初中生自身发展需求心理越发强烈,独立性逐步增强,我们对推动课堂改革的第一步就落脚在小组合作进行研究。各平板班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分工明细,轮流机制”的原则,组成若干个4人小组。为培植小组同伴互助,公平互尊、合作共赢的合作文化,并通过评价促合作、促成长的原则形成操作性强的量化评价机制。每周组内互动评价,每月班内分类表彰。合作机制运作成熟后,我们引导各学科教师结合学科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探究---课中互动合作探究---课后应用自查”的过程性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素养。
2.形成融合思路。合作学习离不开沟通桥梁的搭建,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打破了时空限制,打破了面对面单一的沟通方式,搭建了师生,生生,生机,师生与社区多向性的沟通方式,增强了课堂和课外的学习成效,使学习中的沟通与交流变得多渠道互通;学习探究处处需要判断与检验,数字技术提供了课堂即时反馈,后台数据跟踪的能力。高效精准地产生出各项指标和数据对建立学习过程量化评价系统提供了极高的参考和研究价值。
2013年我校申报“全国首批信息化试点学校”成功。开始着力研究数字化交互式教学理念在初中生学习发展中的优势与改良策略的研究,经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数据统计与跟踪,我们总结出“三看点,十招式”(既三看点:主动、互动、生动;十招式:听、拍、看、数、评、搜、递、留、比、分)的全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教学可持续发展思路,经过在初中三个学段的实验班中进行全学科覆盖的实验,我们发现该教学策略下的教学既融合了信息技术的科学性,也凸显了学科素养达成的实效性,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成长中具备了明显的可持续发展力。
以2013届201班第11组为例,我们对学生经过三年学习过程形成的学习力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跟踪研究,研究数据的采集分三个渠道进行获取“课前学习成果的学习质量评价,课中学习组合作探究,分享成果过程性量化评价,课后学习组学习互补后进行测评综合评价”。数据进行分析后,我们从两个观察点分析平板班学生的特点:
观察点一:学生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和提问题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沟通和合作探究能力”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呈现的情况均明显优于非平板班学生。而上述能力中平板班学生又以“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和“沟通和合作探究能力”三种能力见长。
观察点二:教师的知识传授出现两个转变。平板班授课的教师由关注学生观念理
解和知识掌握向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学法指引转变。第二由关注学生基础性学习能力向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学习能力转变。而上述平板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理解力和执行力明显比非平板班教师要强。
由此可见,学校现阶段的平板班课程内容结构及教学方式对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素养的全面提升是科学的,有效的。将“课前探究学习”和“课后精准互补”这两个环节纳入教学过程进行深入推进,对促进学生学习力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特别是对学生自身学习意识、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形成尤其重要,学校平板班应对该做法继续深入研究与落实。非平板班也应以此作为学习案例,对日常教学环节予以优化实施。
第二部分:未来学习空间探索育人新路径
一、 创新学习空间,营造可持续发展教育环境
随着人们对学习环境认识的深入,环境从生态和自然的领域扩展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范筹,并且非常注重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也是可持续发展教育所关注的问题。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教育为可持续未来服务》报告中专门论述了环境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贡献,“很显然,可持续发展教育深深植根于环境教育之中。在教育重新定向的过程中,环境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起着重要作用的课程,而且是重要的支持者”。因此,创设先进的,开放性的,包容性强的学习空间是继续深化与普及数字化交互式学习方式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二、 基于学习空间,变革学习方式
2016年底,我校建成3D科学馆并投入使用,它结合了3D科学元素,分3D建模、DIY构造、3D影视和科普图书角四大区域。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启迪科学智慧、弘扬科学精神;同时组织各种科普培训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动手探索,亲身参与,理解感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科学素养。
在这里,老师们可以通过教师机操作,形成真实环境与虚拟的叠加,让一些看不见,摸不着、不好理解的东西直观的展示出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看到讲课内容,增强了理解和记忆。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科自行创建研究课题,使用合适的3D视频资源,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通过跨学科知识点的融合,共同进行实验探究,不但深度掌握了知识点,也扩大了思维活跃度。
科学馆还设置了科普图书角和DIY构造区。当遇到不懂的问题或者作设计累了时,可以去图书角看书放松一下。也可以去DIY构造区,自己动手,随心所欲地组装各种物件,像这个弓弩、发令枪建模,都是学生在这种随性中构建出来的。配合开放时间、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等细致管理的安排,科学馆给学生“学习方式”带来了全新的变化,一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创新实践;二是让学生学会了运用简易建模软件,提升了立体空间思维;三是通过3D打印实体的触觉过程,为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学习通道;四是选择贴近生活的建模主题,培养了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证明只有把办学思路定位在“为学而教,自主高效”才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3D科学馆的使用中,我们牢牢扭住了学习这一关键,围绕构建“为学而教,自主高效”这一目标,制定了“学习--改变--尝试--提升--再学习—再完善—再提升”的实践思路,从培养学习开始,不断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去强化“主体探究、综合渗透、自主合作、知行并进”的教学原则,引领学生大胆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三部分:成绩与总结
图解:学生在机器人全国比赛获一等奖,中考成绩包揽学区前三名,在省科技博览会学生做的魔方机器人与工业级的机器人比赛引发全场围观
历经三年我们对数字化交互课堂进行常态化实践与不断地改良,以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素养为宗旨的教学研究成效喜人。研究的带动成就了一批批先进的教育工作者,2013-2016年参加区、市、省、国级别的教科研比赛活动中,我校拿国家级优秀奖励的人数达31人次,省级奖励69人次,市区级204人次。学生在这种可持续发展教学理念培养下,参加各类比赛和活动成绩彪炳。2016年学校中考成绩大放异彩,平板班的学子更是成绩辉煌,进入省市重点高中人数91.4%的学生都是在这种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学习成长的,其中在王宏羽同学更勇夺禅城区中考第二名的好成绩。学校创客、科技和机器人方面成绩同样屡获殊荣,学校的机器人代表队多次在激烈的角逐中勇夺省、市级冠军,2016年我校机器人队更代表广东省,在全国比赛中荣登冠军宝座,创禅城区先河。
回头看,我们发现数字化交互课堂的实施彻底改变了我们传统教学中重“知识”6轻“能力”、重“记忆”轻“应用”、重“结果”轻“过程”的偏向,更加重视学生在具体学习情境、活动情境中的体验和表现。一方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自信心,学习过程中主动问、开口说、动手做、动脑想、同伴议,课外生活学生自主设计、自主管理、自主评价成为教学新常态,课堂学习和课外交流充满主动成长的气息;另一方面,推动了教师教育方式的转变。教师们践行着放手成就孩子们健康成长,因为课堂学习和课外生活的活动设计,不再只是以知识的积累为取向,学生综合素养形成都是他们自己身体力行。课堂教学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由给结论,给答案转向为给情境,给资源,给问题,给时间,给空间,给工具;还学生学习主动权,话语权,选择权;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素养提升的教育意识在课堂学习和课外生活都得到有效的强化。
综上所述,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视野中,我校基于学习和信息技术融合为方向,对学生学习成长融过程性与结果性于一体,促进学习者的认知与德性协同发展,既关注个人的现实境遇,也遵循教育的人本关怀;向学习者提供全新的教育内容与服务模式,深度结合时代发展背景与人才培养需求,既关注个人的现实境遇,也不忘教育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互联网+”教育时期的一次尝试,以期为国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提供参考。
-
- 支撑材料.rar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