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数据思维建设未来学校

株洲市第四中学

入选年份:2017年
简介 分享
  • image001.jpg

    内容导图

    株洲市四中创办于1957年,1997年成为株洲市首批规范化完全中学,2003年成为湖南省重点中学(湖南省示范性高中)。学校占地118亩,现有在职教职工219人,在校学生1936人。学校一直致力于优化课程结构,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深化改革,打造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三湘名校,走出一条具有四中特色的办学发展之路,以鲜明的个性,优良的质量,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

    近年来,学校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方面不断创新,将信息化建设与教学实践、课程改革相结合,取得了丰硕成果。

    2012年,学校开始着手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逐步明确了将信息化在教育教学、教研教改、家校互通中的应用作为建设重点。学校将“教育云”建设列入了2013年学校重点工作之一,组建专业团队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

    2013年,学校被认定为“株洲市数字校园学校”、“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2014年通过中期验收,2016年通过由株洲市教育局信息化办组织的验收。

    2014年,学校“基于网络学习空间与微课的个性化学习模式研究”被认定为株洲市2014年度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该项目于当年底通过验收。

    2015年,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中开拓进取,将信息化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知识点跟踪系统”等优秀的教育信息化成果。5月23-25日,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研究案例——《“大数据”在高中个性化学习中的应用》,作为湖南省选送的14个优秀案例之一、株洲唯一中学代表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参加由教育部举办的“全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活动”。

    2016年5月,学校被评为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十百千万工程“示范学校”。

    2017年12月,项目荣获2017年度株洲市教育工作创新奖一等奖。

    2018年5月5-7日,作为湖南省教育厅发文认定的展示项目,参展了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应用展示交流活动”。

    2018年5月,本项目入围2017年度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

    一、项目背景:对接新高考的深度探索

    株洲市四中叶美雄校长是一位有教育情怀的校长,他一直关注着学校的课程建构、师生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等核心问题,在他看来,学校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必须要借助“互联网+创新教育”来实现。2014年9月4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并指定浙江、上海两地承担试点任务。2015年下半年,在叶校长的带领下,学校立足于新高考,优化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突破个性化教学瓶颈,自主研究设计了一套意在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新高考选课走班提供大数据分析以及综合素质的过程性评价的“三优教学与管理系统”。

    (一)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目前,我们的教师仍然是一个过度操劳、严重透支的职业,学生的学习仍然是一个苦差事。叶校长认为,“虽然我们大家都在努力倡导素质教育,但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我们仍然做得不多,或者做得不够深刻”。如何找到既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又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株洲市四中将目光聚焦在互联网上,利用“互联网+教育创新”搭建思维方法训练平台。利用这个平台,让老师能够更加高效地教,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学。通过这个平台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学生有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其思维能力的广度和深度才会得以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得以加强,那么学生的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也就会同时提高。

    (二)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与班级授课制的统一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大锅饭教学,显然难以满足现代教育因材施教的个性化要求。叶校长说:“每个学生的起点、终点和学习过程不可能完全相同。我们应该怎样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把以共性为主的传统教育转化为以个性为主的现代化素质教育”。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发展、自我体验、自主创新等方面,通过转换模式、应用新技术、新工具探索建立以教师和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学观和教学生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学习成长路径。那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与班级授课制就会达到有机统一。

    (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接新高考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符合自身特点的最优化发展,积极实践素质教育,丰富课程体系。以学生发展为宗旨,坚持面向人人,关注个体差异,努力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2018年湖南省将进入新高考模式,“两依据、一参考”将是教育教学的航向标。如何围绕这个主题开展工作?这是各学校必须面对的问题。学校要做的工作很多,比如:课程的设置与开发、选课、走班等。这些都仅仅是操作层面的问题。叶校长认为,“最关键的是如何让学生能够科学地认知并选择自己真正意义上的高考科目和学考科目,扬长避短。这就需要给学生提供科学的判断。再是‘一参考’,学校如何科学地进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过程性评价,为高校录取提供参考。这些都是我们要做的技术层面的工作”。

    二、项目内容:用大数据思维建设未来学校

    image003.gif

    叶美雄校长与软件公司开发人员沟通交流

    在叶校长先进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株洲市四中启动高品质学校建设,走上了“互联网+创新教育”的探索之路。学校成立了由叶校长任组长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由专人负责,制定了规章制度,制订了2016-2020年五年推进行动计划、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建立了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教育信息化合作机制。从理念的设计到方案的选择,从硬件的完善到软件的开发,从平台的测试到实际的应用,叶校长全程跟踪、参与。

    “三优教学与管理系统”是基于基础网络平台上的关于学生思维方法训练、教师教学与专业发展、教育教学管理于一体的综合系统。系统由综合管理平台、学习资源平台、校本资源平台组成。

    image005.jpg

    “三优”教学与管理系统主页面截图

    综合管理平台是以学生德育、综合素质评价、教师教学评价、班级评价、年级组评价、班主任评价、教职工工作质量管理、科室常规考核等八个百分制管理为前提构建的比较完善的过程管理系统。学习资源平台是由教师教学中心和学生学习中心组成,教师教学中心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自主学习、辅导、教学有效性和学科能力;学生学习中心包括课堂学习、作业、自主学习、辅导、错题本、学习有效性、学科能力和仿真实

    验。

    image006.gif

    学生平板截图

    image007.gif

    教师平板截图

    image008.gif

    家长手机APP

    校本资源平台保存了教师的教学设计、课件、学案、教学视频、习题等资料。同时家长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及时了解学生的德育表现、学习和生活情况。

    “三优”系统的应用有效促进了教育信息化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达到了四个方面的突出效果: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实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性有效评价,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了各学科优质教学资源库的构建。

    (一)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优”系统应用于课堂教学与课堂学习,教师可以运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进行课堂教学,在不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形式与习惯的基础上,更高效地完成所有课堂教学程序。解决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比如:教师课堂教学的难点、重点可以直接进行课堂直录,并将其放到微课平台上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课堂练习完成率的实时统计、学生课堂练习的在线作答与拍照上传,教师课堂讲评、作业与练习点对点的发布,课后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有效性评价以及有效性数据的自动统计与分析等。通过大数据管理,系统自动生成了三大数据库、两大档案。三大数据库是:教师教学有效性数据库、学生学科能力数据库、试题难度系数数据库;两大档案是:教师教学能力档案,学生学习能力档案。

    image009.gif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image010.gif

    老师查看课堂教学有效性数据

    案例1:吴老师的数学课堂和学生的泛在学习

    吴老师是一位有着20多年教龄的数学老师,现在任教高二年级数学。

    他在电脑上完成备课,然后将课件和资料上传教学系统,带着平板电脑走进教室。吴老师像往常一样讲课,基本知识讲解、重难点突破、黑板板书,看起来似乎与传统课堂区别不大。学生在作业纸上做课堂练习,然后用平板电脑上传,客观题系统自动批阅,吴老师可以实时在电视机和平板上观看学生答题情况统计,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快下课了,吴老师将本堂课学生的课堂学习评价在电视机上进行展示,并布置家庭作业。

    课后,吴老师陆续收到了学生上传的作业,并在平板电脑上直接批改,留下了批阅痕迹,回传给学生。

    陈怡龙是吴老师班上的一名学生。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他都可以用自己的账号登录系统进行学习和完成作业,查看自己的学习数据。他的作业情况可以通过老师实时跟踪,每错一次实行跟踪一次,最多可以跟踪三次,老师实时批阅三次,他做错的习题自动生成错题本。如果第四次依然错误,吴老师就要根据他的课堂学习有效性情况、学科能力情况、错题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发布考试与辅导材料。

    系统将陈怡龙同学每次作业量化成分数,最后将每次作业分数、考试分数通过数学建模形成大数据,最后形成他的学科能力,并建立学科档案,为新高考选课走班提供科学参考。

    陈怡龙同学在校的学习情况,他的家长也可以通过平板、手机及时收到提示信息,吴老师的工作情况也在教师工作质量评价中得以量化记录。

    image011.gif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性实时记录

    学生管理是以学生德育百分制管理为抓手,强化对学生每天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的过程管理,从而综合成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艺术素养、身心健康、创新实践等五个维度,最后形成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数据。综合素质评价数据每学期可以下载一次,高中毕业汇总成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为高校招生和录取提供参考。

    案例2:喻笑嫣同学的一日学习生活数据

    喻笑嫣是高一年级的一名学生。从进校后军训生活开始,她就领到了一张属于自己的校园卡,校园卡里有她的个人信息,而且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都与这张卡密切相关。

    早上7:25,喻笑嫣同学刷卡进入校门,她的到校时间随即被记录,今天没有迟到,家长和班主任的手机随后也收到了喻笑嫣同学的到校信息。

    刷卡进入教室,听课、拍照答题、下课时进行评价;课后答题,一次不对后得到新的推送,再次答题。接受其它辅导资料,开展学习。学习数据被系统记录并推送给家长。

    大课间,该跑步了。老师用手机拍下了同学们的运动瞬间,上传到系统,家长通过平台实时查看孩子们的照片。

    下午,选修课时间。喻笑嫣同学高兴地来到自己喜爱的摄影选修班学习。刷卡后,她的到课情况和上课情况被班主任实时掌握。

    下午放学,喻笑嫣同学刷卡出校门。父母第一时间知道了她的出校信息,在家等待女儿回家。

    高一第一个学期很快结束了,喻笑嫣同学收到了自己的综合素质评价表。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艺术素养、身心健康、创新实践五个维度,每个维度都有事实记录和分数等第评价,在老师和父母的帮助下,喻笑嫣客观分析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决定过一个快乐的寒假,决心在下一个学期扬长补短,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构建学科优质教学资源库

    学习资源平台是由教师教学中心和学生的学习中心组成,教师可以在这个平台提供的5个优质教学设计、课件、学案、题库、视频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备课。如果是优质的教学设计、课件等,还可以上传递交,通过学校课程管理部评审后,将成为共享的校本优质资源。如果优质资源上传通过率没有达到规定要求,以后上传资源将会受限,这样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案例3:刘老师的教学资源库

    刘老师是一位有15年教龄的语文老师。她在电脑上完成备课,然后将课件和资料上传教学系统,带着平板电脑走进教室上课。

    课后,刘教师将自己的备课资源上传到校本资源平台进行审核。

    课程部收到刘老师的备课资源,组织专家对该资源进行审核。专家认为该资源还可以进一步打磨改进,通过系统将资源退回给刘老师。

    刘老师结合专家意见,将备课资源提交备课组讨论并反思修改,形成了新的教学资源,再次上传到资源平台进行审核。

    第二次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刘老师的教学资源被收入校本资源库,供全校老师学习和借鉴。因为自己的优质资源被选用,刘老师也将拿到属于自己的奖励。

    image012.gif

    教师工作质量评价

    (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管理,是以教师教学成绩评价为切入点,关注教师的师德表现、常规管理、专业发展等,最后形成教师的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班级管理、班主任管理、年级组管理、科部室管理等都是按照不同的要求设计而成的管理系统,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提供支撑。

    案例4:郭老师的专业发展数据库

    郭老师是一位有5年教龄的青年教师。

    又到一年评职称的时候了,郭老师准备参评今年的中级职称。学校调出教师专业发展数据库,郭老师的专业发展信息一目了然。

    从办公室的考核数据看,郭老师的师德表现满分,出勤情况满分,工作态度很好;从学生科的考核数据看,郭老师当了3年班主任,德育管理表现良好;从教务科的考核数据看,郭老师的教学常规管理扎实,认真备课、上课、批阅作业,考试、辅导都很到位;从教研科考核数据看,郭老师认真从事教学研究,主持了一个市级课题,撰写了2个教学案例、3篇教学论文。综合以上得分,郭老师的专业发展得分92分,顺利排在了参评老师的前列。

    三、“三优教学与管理系统” 的应用意义

    (一)优化了学校教育教学及评价过程

    “优教”。通过转换模式、应用新技术和新工具建立以教师专业成长为中心的教学观和教学生态,实现课堂教学的全新飞跃。教师使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开展备课、上课、课堂评价、发布作业、批阅作业、组卷考试、成绩分析,针对学生的学情,将习题精准智能、点对点地推送给学生,及时解决了学生个性学习的需要;通过推送 “微课”,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难点。教师在平时备课研究出来的优质资源又将成为共享的优质校本资源,通过互动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平时的工作中进行,切实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教师教学研究的有效性。

    “优学”。“三优”系统试图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搭建思维方法训练平台,让学生在自主发展、自我体验、自主创新等方面跨出更大的步伐。学生进行课堂同步学习与考试、课后作业上传、错题反复跟踪并形成错题本、学生自主学习与仿真实验,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无效性。学生在移动终端上递交作业,计入平常学习成绩,成为学科能力数据。对于学生作业,客观题在线自动批阅并跟踪3次;对于主观题必须在作业本上完成并拍照上传。这样教师既了解学生,学生也了解自己。学生有需求的,还可找到高质量的学习资源开始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空间大大拓展,进一步打破了物理时空的限制。为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提供了充分保障,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个性成长。

    “优评”。“三优系统”从过程、方法、能力、价值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评价,通过量化的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自动生成,突破不同学科、不同班级教师教学有效性的评价瓶颈,为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提供客观公正的科学依据。同时,对学生从入校开始的所有作业、考试成绩进行大数据分析,形成学生学科能力数据,为学生的分层分类选课学习提供科学参考,让学生避免盲目选课学习,减轻学业负担,发挥学生个性优势。

    另外,“三优系统”所构建的三大数据库(教师教学有效性数据库、学生学科能力数据库、试题难度系数数据库)、两大档案(教师教学能力档案,学生学习能力档案)给教育教学管理、知识点考测、精准教学、精准复习提供了科学研究的依据。

    (二)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教师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针对新情境下的教学方式和问题,教师积极开展研究,努力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十三五课题申报中,成功申报省规划课题1项,其他省级课题4项。汪瀛、胡宇红老师主持的课题获株洲市第六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优秀成果评审一等奖。近3年来,教师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获奖近600篇,教师参加教学竞赛有数十人获市级以上奖励。

    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近3年,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00多项。2016年学考一次性正考合格率99.6%,8个科目的合格率为100%。2016年高考,一次性二本及以上上线率、录取率分别达到65.5%、80%。2017年学考一次性正考合格率99.17%,7个科目的合格率为100%。2017年高考,二本以上一次性上线率72.54%,比2016年增加7个百分点,创我校历史新高。学校2016、2017连续两年获评株洲市“学业水平考试先进单位”和“高中教育质量建设先进单位”。

    专家点评:

    株洲市四中立足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对接新高考,自主研究设计了基于大数据分析下的“三优教学与管理系统”。学校应用该系统,旨在解决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性评价、切实引导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解决新高考学生“如何选课走班”等技术性问题,该系统所形成教师教学有效性、学生学科能力、试题难度系数三大数据库和教师教学能力、学生学习能力两大档案,给教育教学管理、知识点考测、精准教学、精准复习提供了科学研究的依据,有效地促进了教育信息化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达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突出效果: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实现了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性有效评价,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各学科优质教学资源库。

    “三优教学与管理系统”,充分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了真正的素质教育,优化了学校教育教学及评价过程,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借助教育信息化项目,实现了学校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引领性、代表性和推广价值,为未来学校的建设探索了一条值得借鉴的道路。

  • 支撑材料.rar 下载
  • image001.jpg

    内容导图

    株洲市四中创办于1957年,1997年成为株洲市首批规范化完全中学,2003年成为湖南省重点中学(湖南省示范性高中)。学校占地118亩,现有在职教职工219人,在校学生1936人。学校一直致力于优化课程结构,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深化改革,打造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三湘名校,走出一条具有四中特色的办学发展之路,以鲜明的个性,优良的质量,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

    近年来,学校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方面不断创新,将信息化建设与教学实践、课程改革相结合,取得了丰硕成果。

    2012年,学校开始着手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逐步明确了将信息化在教育教学、教研教改、家校互通中的应用作为建设重点。学校将“教育云”建设列入了2013年学校重点工作之一,组建专业团队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

    2013年,学校被认定为“株洲市数字校园学校”、“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2014年通过中期验收,2016年通过由株洲市教育局信息化办组织的验收。

    2014年,学校“基于网络学习空间与微课的个性化学习模式研究”被认定为株洲市2014年度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该项目于当年底通过验收。

    2015年,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中开拓进取,将信息化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知识点跟踪系统”等优秀的教育信息化成果。5月23-25日,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研究案例——《“大数据”在高中个性化学习中的应用》,作为湖南省选送的14个优秀案例之一、株洲唯一中学代表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参加由教育部举办的“全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活动”。

    2016年5月,学校被评为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十百千万工程“示范学校”。

    2017年12月,项目荣获2017年度株洲市教育工作创新奖一等奖。

    2018年5月5-7日,作为湖南省教育厅发文认定的展示项目,参展了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应用展示交流活动”。

    2018年5月,本项目入围2017年度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

    一、项目背景:对接新高考的深度探索

    株洲市四中叶美雄校长是一位有教育情怀的校长,他一直关注着学校的课程建构、师生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等核心问题,在他看来,学校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必须要借助“互联网+创新教育”来实现。2014年9月4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并指定浙江、上海两地承担试点任务。2015年下半年,在叶校长的带领下,学校立足于新高考,优化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突破个性化教学瓶颈,自主研究设计了一套意在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新高考选课走班提供大数据分析以及综合素质的过程性评价的“三优教学与管理系统”。

    (一)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目前,我们的教师仍然是一个过度操劳、严重透支的职业,学生的学习仍然是一个苦差事。叶校长认为,“虽然我们大家都在努力倡导素质教育,但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我们仍然做得不多,或者做得不够深刻”。如何找到既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又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株洲市四中将目光聚焦在互联网上,利用“互联网+教育创新”搭建思维方法训练平台。利用这个平台,让老师能够更加高效地教,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学。通过这个平台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学生有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其思维能力的广度和深度才会得以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得以加强,那么学生的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也就会同时提高。

    (二)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与班级授课制的统一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大锅饭教学,显然难以满足现代教育因材施教的个性化要求。叶校长说:“每个学生的起点、终点和学习过程不可能完全相同。我们应该怎样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把以共性为主的传统教育转化为以个性为主的现代化素质教育”。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发展、自我体验、自主创新等方面,通过转换模式、应用新技术、新工具探索建立以教师和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学观和教学生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学习成长路径。那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与班级授课制就会达到有机统一。

    (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接新高考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符合自身特点的最优化发展,积极实践素质教育,丰富课程体系。以学生发展为宗旨,坚持面向人人,关注个体差异,努力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2018年湖南省将进入新高考模式,“两依据、一参考”将是教育教学的航向标。如何围绕这个主题开展工作?这是各学校必须面对的问题。学校要做的工作很多,比如:课程的设置与开发、选课、走班等。这些都仅仅是操作层面的问题。叶校长认为,“最关键的是如何让学生能够科学地认知并选择自己真正意义上的高考科目和学考科目,扬长避短。这就需要给学生提供科学的判断。再是‘一参考’,学校如何科学地进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过程性评价,为高校录取提供参考。这些都是我们要做的技术层面的工作”。

    二、项目内容:用大数据思维建设未来学校

    image003.gif

    叶美雄校长与软件公司开发人员沟通交流

    在叶校长先进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株洲市四中启动高品质学校建设,走上了“互联网+创新教育”的探索之路。学校成立了由叶校长任组长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由专人负责,制定了规章制度,制订了2016-2020年五年推进行动计划、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建立了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教育信息化合作机制。从理念的设计到方案的选择,从硬件的完善到软件的开发,从平台的测试到实际的应用,叶校长全程跟踪、参与。

    “三优教学与管理系统”是基于基础网络平台上的关于学生思维方法训练、教师教学与专业发展、教育教学管理于一体的综合系统。系统由综合管理平台、学习资源平台、校本资源平台组成。

    image005.jpg

    “三优”教学与管理系统主页面截图

    综合管理平台是以学生德育、综合素质评价、教师教学评价、班级评价、年级组评价、班主任评价、教职工工作质量管理、科室常规考核等八个百分制管理为前提构建的比较完善的过程管理系统。学习资源平台是由教师教学中心和学生学习中心组成,教师教学中心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自主学习、辅导、教学有效性和学科能力;学生学习中心包括课堂学习、作业、自主学习、辅导、错题本、学习有效性、学科能力和仿真实

    验。

    image006.gif

    学生平板截图

    image007.gif

    教师平板截图

    image008.gif

    家长手机APP

    校本资源平台保存了教师的教学设计、课件、学案、教学视频、习题等资料。同时家长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及时了解学生的德育表现、学习和生活情况。

    “三优”系统的应用有效促进了教育信息化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达到了四个方面的突出效果: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实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性有效评价,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了各学科优质教学资源库的构建。

    (一)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优”系统应用于课堂教学与课堂学习,教师可以运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进行课堂教学,在不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形式与习惯的基础上,更高效地完成所有课堂教学程序。解决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比如:教师课堂教学的难点、重点可以直接进行课堂直录,并将其放到微课平台上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课堂练习完成率的实时统计、学生课堂练习的在线作答与拍照上传,教师课堂讲评、作业与练习点对点的发布,课后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有效性评价以及有效性数据的自动统计与分析等。通过大数据管理,系统自动生成了三大数据库、两大档案。三大数据库是:教师教学有效性数据库、学生学科能力数据库、试题难度系数数据库;两大档案是:教师教学能力档案,学生学习能力档案。

    image009.gif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image010.gif

    老师查看课堂教学有效性数据

    案例1:吴老师的数学课堂和学生的泛在学习

    吴老师是一位有着20多年教龄的数学老师,现在任教高二年级数学。

    他在电脑上完成备课,然后将课件和资料上传教学系统,带着平板电脑走进教室。吴老师像往常一样讲课,基本知识讲解、重难点突破、黑板板书,看起来似乎与传统课堂区别不大。学生在作业纸上做课堂练习,然后用平板电脑上传,客观题系统自动批阅,吴老师可以实时在电视机和平板上观看学生答题情况统计,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快下课了,吴老师将本堂课学生的课堂学习评价在电视机上进行展示,并布置家庭作业。

    课后,吴老师陆续收到了学生上传的作业,并在平板电脑上直接批改,留下了批阅痕迹,回传给学生。

    陈怡龙是吴老师班上的一名学生。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他都可以用自己的账号登录系统进行学习和完成作业,查看自己的学习数据。他的作业情况可以通过老师实时跟踪,每错一次实行跟踪一次,最多可以跟踪三次,老师实时批阅三次,他做错的习题自动生成错题本。如果第四次依然错误,吴老师就要根据他的课堂学习有效性情况、学科能力情况、错题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发布考试与辅导材料。

    系统将陈怡龙同学每次作业量化成分数,最后将每次作业分数、考试分数通过数学建模形成大数据,最后形成他的学科能力,并建立学科档案,为新高考选课走班提供科学参考。

    陈怡龙同学在校的学习情况,他的家长也可以通过平板、手机及时收到提示信息,吴老师的工作情况也在教师工作质量评价中得以量化记录。

    image011.gif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性实时记录

    学生管理是以学生德育百分制管理为抓手,强化对学生每天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的过程管理,从而综合成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艺术素养、身心健康、创新实践等五个维度,最后形成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数据。综合素质评价数据每学期可以下载一次,高中毕业汇总成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为高校招生和录取提供参考。

    案例2:喻笑嫣同学的一日学习生活数据

    喻笑嫣是高一年级的一名学生。从进校后军训生活开始,她就领到了一张属于自己的校园卡,校园卡里有她的个人信息,而且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都与这张卡密切相关。

    早上7:25,喻笑嫣同学刷卡进入校门,她的到校时间随即被记录,今天没有迟到,家长和班主任的手机随后也收到了喻笑嫣同学的到校信息。

    刷卡进入教室,听课、拍照答题、下课时进行评价;课后答题,一次不对后得到新的推送,再次答题。接受其它辅导资料,开展学习。学习数据被系统记录并推送给家长。

    大课间,该跑步了。老师用手机拍下了同学们的运动瞬间,上传到系统,家长通过平台实时查看孩子们的照片。

    下午,选修课时间。喻笑嫣同学高兴地来到自己喜爱的摄影选修班学习。刷卡后,她的到课情况和上课情况被班主任实时掌握。

    下午放学,喻笑嫣同学刷卡出校门。父母第一时间知道了她的出校信息,在家等待女儿回家。

    高一第一个学期很快结束了,喻笑嫣同学收到了自己的综合素质评价表。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艺术素养、身心健康、创新实践五个维度,每个维度都有事实记录和分数等第评价,在老师和父母的帮助下,喻笑嫣客观分析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决定过一个快乐的寒假,决心在下一个学期扬长补短,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构建学科优质教学资源库

    学习资源平台是由教师教学中心和学生的学习中心组成,教师可以在这个平台提供的5个优质教学设计、课件、学案、题库、视频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备课。如果是优质的教学设计、课件等,还可以上传递交,通过学校课程管理部评审后,将成为共享的校本优质资源。如果优质资源上传通过率没有达到规定要求,以后上传资源将会受限,这样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案例3:刘老师的教学资源库

    刘老师是一位有15年教龄的语文老师。她在电脑上完成备课,然后将课件和资料上传教学系统,带着平板电脑走进教室上课。

    课后,刘教师将自己的备课资源上传到校本资源平台进行审核。

    课程部收到刘老师的备课资源,组织专家对该资源进行审核。专家认为该资源还可以进一步打磨改进,通过系统将资源退回给刘老师。

    刘老师结合专家意见,将备课资源提交备课组讨论并反思修改,形成了新的教学资源,再次上传到资源平台进行审核。

    第二次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刘老师的教学资源被收入校本资源库,供全校老师学习和借鉴。因为自己的优质资源被选用,刘老师也将拿到属于自己的奖励。

    image012.gif

    教师工作质量评价

    (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管理,是以教师教学成绩评价为切入点,关注教师的师德表现、常规管理、专业发展等,最后形成教师的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班级管理、班主任管理、年级组管理、科部室管理等都是按照不同的要求设计而成的管理系统,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提供支撑。

    案例4:郭老师的专业发展数据库

    郭老师是一位有5年教龄的青年教师。

    又到一年评职称的时候了,郭老师准备参评今年的中级职称。学校调出教师专业发展数据库,郭老师的专业发展信息一目了然。

    从办公室的考核数据看,郭老师的师德表现满分,出勤情况满分,工作态度很好;从学生科的考核数据看,郭老师当了3年班主任,德育管理表现良好;从教务科的考核数据看,郭老师的教学常规管理扎实,认真备课、上课、批阅作业,考试、辅导都很到位;从教研科考核数据看,郭老师认真从事教学研究,主持了一个市级课题,撰写了2个教学案例、3篇教学论文。综合以上得分,郭老师的专业发展得分92分,顺利排在了参评老师的前列。

    三、“三优教学与管理系统” 的应用意义

    (一)优化了学校教育教学及评价过程

    “优教”。通过转换模式、应用新技术和新工具建立以教师专业成长为中心的教学观和教学生态,实现课堂教学的全新飞跃。教师使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开展备课、上课、课堂评价、发布作业、批阅作业、组卷考试、成绩分析,针对学生的学情,将习题精准智能、点对点地推送给学生,及时解决了学生个性学习的需要;通过推送 “微课”,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难点。教师在平时备课研究出来的优质资源又将成为共享的优质校本资源,通过互动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平时的工作中进行,切实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教师教学研究的有效性。

    “优学”。“三优”系统试图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搭建思维方法训练平台,让学生在自主发展、自我体验、自主创新等方面跨出更大的步伐。学生进行课堂同步学习与考试、课后作业上传、错题反复跟踪并形成错题本、学生自主学习与仿真实验,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无效性。学生在移动终端上递交作业,计入平常学习成绩,成为学科能力数据。对于学生作业,客观题在线自动批阅并跟踪3次;对于主观题必须在作业本上完成并拍照上传。这样教师既了解学生,学生也了解自己。学生有需求的,还可找到高质量的学习资源开始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空间大大拓展,进一步打破了物理时空的限制。为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提供了充分保障,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个性成长。

    “优评”。“三优系统”从过程、方法、能力、价值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评价,通过量化的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自动生成,突破不同学科、不同班级教师教学有效性的评价瓶颈,为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提供客观公正的科学依据。同时,对学生从入校开始的所有作业、考试成绩进行大数据分析,形成学生学科能力数据,为学生的分层分类选课学习提供科学参考,让学生避免盲目选课学习,减轻学业负担,发挥学生个性优势。

    另外,“三优系统”所构建的三大数据库(教师教学有效性数据库、学生学科能力数据库、试题难度系数数据库)、两大档案(教师教学能力档案,学生学习能力档案)给教育教学管理、知识点考测、精准教学、精准复习提供了科学研究的依据。

    (二)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教师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针对新情境下的教学方式和问题,教师积极开展研究,努力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十三五课题申报中,成功申报省规划课题1项,其他省级课题4项。汪瀛、胡宇红老师主持的课题获株洲市第六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优秀成果评审一等奖。近3年来,教师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获奖近600篇,教师参加教学竞赛有数十人获市级以上奖励。

    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近3年,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00多项。2016年学考一次性正考合格率99.6%,8个科目的合格率为100%。2016年高考,一次性二本及以上上线率、录取率分别达到65.5%、80%。2017年学考一次性正考合格率99.17%,7个科目的合格率为100%。2017年高考,二本以上一次性上线率72.54%,比2016年增加7个百分点,创我校历史新高。学校2016、2017连续两年获评株洲市“学业水平考试先进单位”和“高中教育质量建设先进单位”。

    专家点评:

    株洲市四中立足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对接新高考,自主研究设计了基于大数据分析下的“三优教学与管理系统”。学校应用该系统,旨在解决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性评价、切实引导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解决新高考学生“如何选课走班”等技术性问题,该系统所形成教师教学有效性、学生学科能力、试题难度系数三大数据库和教师教学能力、学生学习能力两大档案,给教育教学管理、知识点考测、精准教学、精准复习提供了科学研究的依据,有效地促进了教育信息化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达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突出效果: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实现了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性有效评价,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各学科优质教学资源库。

    “三优教学与管理系统”,充分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了真正的素质教育,优化了学校教育教学及评价过程,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借助教育信息化项目,实现了学校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引领性、代表性和推广价值,为未来学校的建设探索了一条值得借鉴的道路。

  • 支撑材料.rar 下载

简介

株洲市四中创办于1957年,1997年成为株洲市首批规范化完全中学,2003年成为湖南省重点中学(湖南省示范性高中)。学校占地118亩,现有在职教职工219人,在校学生1936人。学校一直致力于优化课程结构,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深化改革,打造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三湘名校,走出一条具有四...
分享 结束 -->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