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校园在高考新政背景下的实践应用
上海市格致中学
-
-
内容导图:
引例:
佳佳、伊伊、彬彬是三位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2014年他们通过中考顺利考入已有一百四十余年悠久办学历史的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上海市格致中学,开启了高中阶段的学习之旅。佳佳和伊伊在位于市中心的格致中学黄浦校区学习,彬彬则在全新落成的格致中学奉贤校区寄宿学习、生活。
他们三人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和思维类型。佳佳学习认真踏实,为人乐观开朗,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校内外实践活动,是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伊伊十分注重主科学习,为了能提高学习成绩他不惜放弃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技创意活动,一门心思扎进题海,时常也能取得不错的学习成绩。彬彬则是一个十分喜欢动手实践、享受创意乐趣的男生,他常常利用晚自修时间琢磨自己感兴趣的创意作品……
事实上,佳佳、伊伊、彬彬以及所有2014年入学的高中生都是上海全面实施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新政下的首届学生,面对“综合素质评价”等一系列高考新政,面对全新启用的格致中学奉贤校区,上海市格致中学将如何发挥教育信息化优势,全面实现两校区一体化办学的发展目标和“让每一位学生在创新中发展”的办学理念?让我们通过佳佳、伊伊、彬彬高中三年的发展历程,一同走进上海市格致中学“数字校园在高考新政下背景的实践应用”。
一、基于同步视讯技术的教学管理一体化
(一)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挑战之一:如何实现跨校区的教育教学一体化
2014年9月,格致中学奉贤校区正式启用。朱老师是上海市格致中学的数学名师,这一学期他在格致中学黄浦校区为高一年级学生授课。在格致中学黄浦校区还有很多像朱老师这样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为了能实现学校两校区教育教学一体化,格致中学一直希望能开展一种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同步视频教学,让身处两校区的学生能够共享名教师的课堂教学魅力。
(二)基于数字校园的解决方案设计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学校管理者借鉴国内外同类型学校的已有经验,并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需要,基于同步视讯技术建设两校区多媒体同步互动教室。多媒体同步互动教室不仅集成了普通多媒体教室的一切功能,还最大程度地利用两校区之间架设的通信光纤,通过多机位吊装摄像头将教室里的场景与采集到的声音相融合,借助通信光纤双向传送信号,并最终将接收到的数据解码并在对方的终端还原输出。同步互动教室为两校区教师克服空间距离开展协同交流、同课异构互动教学、教学研讨和听评课提供了便利和支撑。
借助同步视讯技术,彬彬虽和佳佳、伊伊身处不同的校区,但他们几乎每周都能在同步互动教室的大屏幕中见到对方,同上一堂课。
(三)成效与特色
格致中学两校区共建设了两组多媒体同步互动教室、两组同步会议系统,且同步互动教室与同步会议系统的接入点已扩展至格致教育集团各成员校和本市部分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两套系统在教育教学中的使用趋于常态化。每学期累计使用超过500课时。格致中学两校区同步互动教室实景图如图1所示。
图 1 格致中学两校区同步互动教室(黄浦校区)
朱老师是格致中学数学名师,也是佳佳和伊伊的任课老师,他的数学课总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为了能够让两校区的学生都能在朱老师的数学课中体验数学的学科魅力,学校安排朱老师每周开展两校区同步教学4课时。
以同步视频教学这一方式为两校区学生授课对于朱老师这样的资深教师亦是一种新的尝试,为了能够上好同步视频课,朱老师也在教学设计中下功夫,力求不让同步视频教学异化成为一方上课、另一方单向观摩的课堂形态,而是追求让两校区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为双方营造参与教学活动的平等机会。
因此,在同步教室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构建教育信息化支撑下的数字课程和数字课堂,既是学校落实两校区教学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也为教师创新构建数字教学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区域辐射与推广
随着探索区域教育集团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和格致教育集团发展的不断壮大,格致中学数字校园建设已不仅限于学校的两个校区,而是深入到了格致教育集团各成员学校。基于同步视讯技术的同步会议和同步课堂系统已在八所集团成员学校布点,任意两所集团成员学校之间都能实现同步听评课、同步电视会议、网络研修、同步备课等常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使得这一项信息化应用已成为常态。此外,校园数字化应用系统中已添加格致教育集团部分成员学校的用户信息与使用数据。这些举措均以实际行动推广格致中学数字校园建设取得的经验与成果。
二、基于在线课程平台的数字课程资源一体化
(一)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挑战之二:如何实现跨校区的课程资源一体化
同步视频教学虽能让学生异地体验同一种课堂氛围和教学过程,然而,一些由教师自主开发的课前、课后学习资源,难以通过视频教学实现同步。因此,格致中学积极整合学校优质课程资源,通过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数字课程资源和基于在线课程平台的慕课,合力建设学校数字课程资源系统。格致在线课程平台首批上线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共计26门,借助这一课程平台,朱老师等名师的课程资源不仅能够让两校区的部分班级在课堂上学习,还能让更多的学生在课程平台上课后学习、复习。
图2 格致中学在线课程平台(格致MOOC平台)
(二)基于数字校园的解决方案设计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电子课程资源是指由教师借助iBooks Author电子书开发工具制作基于移动端的系列交互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开发完成后,教师将课程导出至学校统一配备的移动智能终端,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使用。
图3 格致中学地理学科教师开发的移动端交互式数字课程资源
基于在线课程平台的慕课则是依托由学校统一开发格致在线课程平台,由教师录制系列微课或是上传课堂教学实录,供学生在课后自主点击学习。
这两种不同的数字课程资源类型在数字校园环境下都能让学生便捷地学习、浏览,课程资源唾手可得。
(三)成效与特色
彬彬是一位科创爱好者,同学们都亲切地称他小小发明家,基础型课程劳技课的课程内容已经无法满足他广阔的学习兴趣。借助格致在线课程平台,彬彬找到了一门自己感兴趣的在线课程《创新学》,并被这门课程的内容所吸引。在《创新学》课程中,彬彬不仅获得了许多创意设计的技术方法,还进一步拓展了创意设计的理念和视野,这为他进一步培养和发挥科创特长奠定了基础。
格致在线课程平台具有管理学生在线学习时间、收集学生在线提交作业等多种功能。学生达到在线课程的学习要求,其课程学习将计入学分管理。
(四)区域辐射与推广
2016年起格致中学联合格致教育集团成员校,组织中小学生在假期登录格致在线课程平台开展在线课程学习,累计在线学习总数突破8000人次。学校为修满学时并完成在线考核的学生颁发结业证书,大部分学生在假期内修学了多门课程,在习得课程内容的同时也获得了现代学习素养的提升。
此外,格致中学有五门课程已先后上线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平台,课程内容供全市中小学生选学。
图4 格致中学多门课程在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平台上线
正是通过格致中学的数字课程资源建设,佳佳、伊伊、彬彬虽身处不同的校区,但他们在数字校园的环境下共享优质的课程资源。
三、“多点触控”技术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方式转变
(一)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挑战之三:如何推进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在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支持下,朱老师的同步视频教学课上得有声有色。然而,朱老师心中一直有一个担忧,那就是如何关注和掌握两校区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请某位学生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这一方式只能顾及一部分学生,更何况在同步视频教学的情境下,学生人数无形中增加。因此,如何推进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借助信息化工具即时获取学生的思考结果,让朱老师破费思量。
(二)基于数字校园的解决方案设计
朱老师在平时的业务学习中发现了一款基于移动终端的免费教学互动平台App,它能预先布置各类主观题或客观题,在教学中由教师控制教学流程。教师端与学生端需共同接入无线网路,学生在移动端上的回答结果将在教师端中以统计图或列表的形式即时呈现,方便教师掌握并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朱老师对于这一App如获至宝,开始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
(三)成效与特色
在朱老师长期的同步互动课堂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鲜明的个人教学风格和同步课堂教学模式。每当朱老师的同步视频课开始之前,两校区的学生都会主动在课间准备好教学中需要用到的移动终端和教学平台App,每当老师提问并在教学互动平台上发布相应的教学活动,学生则会在第一时间从自己的移动端中接收到教师发布的教学任务,并进行相应的答题反馈。
图5 格致中学广泛开展基于多点触控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实践
学生答题情况的统计结果不仅会在课上即时反馈在教师端,还能在课后生成统计报告让朱老师下载。通过分析高一第一学期移动端教学平台每节课后生成的教学互动情况报告,朱老师发现,黄浦校区的佳佳课堂表现较好,他不仅回答问题的参与度为100%,且准确率极高,课堂发言积极,在学科测试中亦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黄浦校区的伊伊虽然在考试成绩中表现尚可,但她通过移动端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程度较低。奉贤校区的彬彬课堂参与度高,然而他的回答正确率较低,学科测试成绩也不够理想。通过对每节课后教学平台报告的分析与解读,朱老师觉得应当更深入地去了解每一位同学课堂学习表现背后的原因和他们的学习综合情况。
图6 移动端教学平台生成的课堂教学报告
(四)区域辐射与推广
每一学期格致中学都有20余位教师开展基于移动端的公开教学展示。例如,2013年格致中学何刚老师开设了基于多点触控技术的“未来课堂”教学研讨课,得到了国家督学尹后庆在内的多位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此外,学校以iBook电子书为载体,制作完成数学、物理、心理、创新学、经典哲学等校本课程的移动端数字课程资源,并积极拓展“多点触控技术”的使用领域,提升互动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在格致图书馆建立“iPad公共学习吧”,每天中午向学生开放使用。
四、以校为本的学生综合素质成长数字化档案建设
(一)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挑战之四:如何开展基于成长数据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朱老师虽发现了彬彬在数学学习成绩中存在不足、也感觉到了伊伊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不够,但他认为并不能就此给这两位同学的成长和发展下定论,毕竟人的综合素质是由多方面构成的,学科学习只是综合素质中的一个方面。在高中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保障的缺位,往往容易使学校与学生走入“应试教育”的误区。因此,自2010年起,上海市格致中学以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不断深入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保障体系的构建。
(二)基于数字校园的解决方案设计
1、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框架
通过对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调查和访谈,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与传统,确立将“道德操行素养”、“创新实践素养”、“健身运动素养”、“心理心智素养”、“学习能力素养”作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五项评价内容,即评价体系中的一级指标。每一项一级指标下又分别设置了多项二级指标。
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保障体系
在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与保障体系中,采取学生自主填报成长记录、上传佐证材料,班主任核对验证,学校德育管理部门审核确认的三级保障体系。
3、基于数字校园的在线评价系统
为了能够方便学生及时填写成长记录,学校开发了基于Web档案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系统的设计体现了量化的思想,为不同的评价项目设定了分值。
表1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各项评价内容的项目满分分布表
同时,系统体现了设置权重的设计思想,为学生在各项活动中不同的参与度赋予不同的权重,为学生特长申报、作品获奖级别设置不同的权重。以此来激励学生争当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骨干力量,鞭策学生冲击更高水平的奖项。
表 2 学生“竞赛获奖”得分权重分布表
此外,系统还体现了让学生记录心得体会、上传附件材料的设计思想。学生在填写“特长申报”、“艺术科技”等项目内容时,均需要在平台中上传相关的电子材料。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申报,均需要在填写相关记录的同时上传学生课题的有关材料,以便于教师审核时评判记录的可靠性和质量规范。
图 7 教师用户认证学生评价记录的工作界面图
(三)成效与特色
7年多来,上海市格致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已累计为超过2000位毕业生提供评价信息。佳佳、伊伊、彬彬就是这2000多位毕业生中的代表性人物,通过观察他们的综合素质评价“五能雷达图”,解读他们不同的个体特征,可以进一步揭示格致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取得的应用实效。
1、佳佳: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个案
佳佳不仅学习成绩优异,各学科均衡发展,还是学校的学生干部,积极参与各项工作。其综合素质全面,“五能”评价名列年级前茅,尤其在社团活动、课题研究、志愿者服务、策划组织重大学生活动等方面表现特别突出,每一项评价内容中都有全面的项目记录、参与角色及有关依据,是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代表类型。他的“五能雷达图”如图8所示。
图8 综合素质全面均衡发展的学生五能雷达图
2、伊伊:学能突出的学生个案
伊伊,各科学习成绩优势明显,总成绩也位列年级前列,倘若纯粹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发展的单一因素,那么其无疑表现优异。然而,通过学生综合素质“五能”评价,其综合表现一般,尤其是创新素养和道德素养等方面得分较低,缺乏创新实践和创新成果,在社会实践等方面亦缺少足够的课外实践活动。在班主任老师的及时关心和协助下,她及时地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根据“五能”评价的目标与要求,积极参与由班级同学组成的社会志愿服务小组,与同学们一起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还和同桌组成了研究型学习搭档,共同开展微课题研究。通过在各项活动中的积极表现,他在后续的综合素质评价中得到了更为全面的成长。她的“五能雷达图”如图9所示。
图 9 学能素养突出但其他素养发展较缓慢的学生“五能雷达图”
3、彬彬:学能一般的学生个案
彬彬在数学和英语两门学科的成绩始终不太理想,成绩总分在年级中处于中等偏下位置,倘若按照以学习成绩来评定学生发展水平的方式,那么其可能会被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归为“学困生”,并加以重点“照顾”。但是彬彬是一位公认的学生创客,特别爱好小型发明创造,屡次参与市、区级多项科技创新大赛并频频获奖,动手能力极强,制作了多项科技作品,如“折叠桌”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作为组织者,他凝聚了班内几位有共同爱好和兴趣的同学,创意设计并制作了以发光二极管为主要材料的“爱7班”班级班牌。此外,他还积极组织策划班级主题班会,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因此,对于这样的学生应当多发掘其身上的优点和可贵之处,加以正确地引导和培养,而不是因为其学业成绩不够理想而盲目为其贴上标签。通过“五能”评价,彬彬的排名位于年级前列。他的“五能雷达图”如图10所示。
图 10 学能素养一般但创新素养突出的学生“五能雷达图”
后续规划:
在全球信息化发展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下,数字校园的各项建设仍有广阔的开发空间。下一阶段格致中学将重点围绕理科实验教学中的信息化应用开展实践研究,力图通过凸显实验过程的数字实验装备建设与教学实践应用,进一步丰富、拓展和优化高中实验教学的过程记录、结果呈现与学生参与。其次,针对高考新政下学生研究型课题的开展现状,格致中学将开展基于研究型课程的学生自适应学习平台,发挥自适应学习的功能特点,转变学生研究型课程的学习方式,推动学生对研究方法的系统学习,从而将数字校园的应用探索不断走向深入。
结语:
长期以来,上海市格致中学重视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注重师资队伍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关注课堂教学方式转变,于2012年11月被教育部评为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同年被中央电教馆确认为全国首批“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
盛名之下,“格致人”格物致知、求实求是、积极进取、勇于开拓,面对上海市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新政实施、格致中学奉贤校区全面启用、全球信息技术发展新浪潮等时代变革带来的新局面、新发展、新挑战,格致中学以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与数字校园建设机制为引领,历时7年着力打造“一体两翼全覆盖”式的新型数字校园升级版,先后通过硬件层面的数字校园基础建设、软件层面的数字校园应用系统和教学资源拓展,全面推进基于数字校园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创新,同时具有创造性地开展基于大数据和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袋的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及应用研究,使信息化应用全面渗透到课堂教学、学生评价、教育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等学校工作的全过程。格致中学的信息化应用实践经验向“格致教育集团”各学段八所成员学校辐射推广,树立了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区域典范。
专家点评:
“格致教育集团”是上海市黄浦区探索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先行者,集团成立至今规模不断壮大,办学质量与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现已形成了融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共计八所学校于一体的区域教学共同体。
上海市格致中学作为格致教育集团的领衔单位,是黄浦区乃至上海市首屈一指的数字校园建设单位。近年来,格致中学立足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数字校园在高考新政背景下的实践应用,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发展成效。譬如,学校先后四次立项并完成了上海市教育信息技术应用项目,在探索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实践中先行先试,为上海市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改革、推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奠定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建立了可参照与借鉴的模板。又如,学校开展多点触控技术背景下的课程资源建设与课堂教学转型,积累了各学科各学段的课程资源和教学课例,开展了面及全体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高阶培训,部分学科结果不断探索与试验,归纳形成了多点触控技术背景下的学科有效教学策略。
不仅如此,格致中学还通过开放在线课程、成立集团内名师工作室、举办集团信息技术能力竞赛等方式,将数字校园的实践应用成果向区域内广泛推广与辐射,带动格致教育集团各成员单位协调发展,创新联动,努力打造上海市基础教育领域信息化应用的典型示范。
点评专家:张志敏/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正高级教师,上海市教育功臣,华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
- 支撑材料.rar 下载
-
-
内容导图:
引例:
佳佳、伊伊、彬彬是三位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2014年他们通过中考顺利考入已有一百四十余年悠久办学历史的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上海市格致中学,开启了高中阶段的学习之旅。佳佳和伊伊在位于市中心的格致中学黄浦校区学习,彬彬则在全新落成的格致中学奉贤校区寄宿学习、生活。
他们三人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和思维类型。佳佳学习认真踏实,为人乐观开朗,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校内外实践活动,是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伊伊十分注重主科学习,为了能提高学习成绩他不惜放弃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技创意活动,一门心思扎进题海,时常也能取得不错的学习成绩。彬彬则是一个十分喜欢动手实践、享受创意乐趣的男生,他常常利用晚自修时间琢磨自己感兴趣的创意作品……
事实上,佳佳、伊伊、彬彬以及所有2014年入学的高中生都是上海全面实施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新政下的首届学生,面对“综合素质评价”等一系列高考新政,面对全新启用的格致中学奉贤校区,上海市格致中学将如何发挥教育信息化优势,全面实现两校区一体化办学的发展目标和“让每一位学生在创新中发展”的办学理念?让我们通过佳佳、伊伊、彬彬高中三年的发展历程,一同走进上海市格致中学“数字校园在高考新政下背景的实践应用”。
一、基于同步视讯技术的教学管理一体化
(一)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挑战之一:如何实现跨校区的教育教学一体化
2014年9月,格致中学奉贤校区正式启用。朱老师是上海市格致中学的数学名师,这一学期他在格致中学黄浦校区为高一年级学生授课。在格致中学黄浦校区还有很多像朱老师这样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为了能实现学校两校区教育教学一体化,格致中学一直希望能开展一种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同步视频教学,让身处两校区的学生能够共享名教师的课堂教学魅力。
(二)基于数字校园的解决方案设计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学校管理者借鉴国内外同类型学校的已有经验,并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需要,基于同步视讯技术建设两校区多媒体同步互动教室。多媒体同步互动教室不仅集成了普通多媒体教室的一切功能,还最大程度地利用两校区之间架设的通信光纤,通过多机位吊装摄像头将教室里的场景与采集到的声音相融合,借助通信光纤双向传送信号,并最终将接收到的数据解码并在对方的终端还原输出。同步互动教室为两校区教师克服空间距离开展协同交流、同课异构互动教学、教学研讨和听评课提供了便利和支撑。
借助同步视讯技术,彬彬虽和佳佳、伊伊身处不同的校区,但他们几乎每周都能在同步互动教室的大屏幕中见到对方,同上一堂课。
(三)成效与特色
格致中学两校区共建设了两组多媒体同步互动教室、两组同步会议系统,且同步互动教室与同步会议系统的接入点已扩展至格致教育集团各成员校和本市部分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两套系统在教育教学中的使用趋于常态化。每学期累计使用超过500课时。格致中学两校区同步互动教室实景图如图1所示。
图 1 格致中学两校区同步互动教室(黄浦校区)
朱老师是格致中学数学名师,也是佳佳和伊伊的任课老师,他的数学课总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为了能够让两校区的学生都能在朱老师的数学课中体验数学的学科魅力,学校安排朱老师每周开展两校区同步教学4课时。
以同步视频教学这一方式为两校区学生授课对于朱老师这样的资深教师亦是一种新的尝试,为了能够上好同步视频课,朱老师也在教学设计中下功夫,力求不让同步视频教学异化成为一方上课、另一方单向观摩的课堂形态,而是追求让两校区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为双方营造参与教学活动的平等机会。
因此,在同步教室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构建教育信息化支撑下的数字课程和数字课堂,既是学校落实两校区教学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也为教师创新构建数字教学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区域辐射与推广
随着探索区域教育集团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和格致教育集团发展的不断壮大,格致中学数字校园建设已不仅限于学校的两个校区,而是深入到了格致教育集团各成员学校。基于同步视讯技术的同步会议和同步课堂系统已在八所集团成员学校布点,任意两所集团成员学校之间都能实现同步听评课、同步电视会议、网络研修、同步备课等常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使得这一项信息化应用已成为常态。此外,校园数字化应用系统中已添加格致教育集团部分成员学校的用户信息与使用数据。这些举措均以实际行动推广格致中学数字校园建设取得的经验与成果。
二、基于在线课程平台的数字课程资源一体化
(一)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挑战之二:如何实现跨校区的课程资源一体化
同步视频教学虽能让学生异地体验同一种课堂氛围和教学过程,然而,一些由教师自主开发的课前、课后学习资源,难以通过视频教学实现同步。因此,格致中学积极整合学校优质课程资源,通过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数字课程资源和基于在线课程平台的慕课,合力建设学校数字课程资源系统。格致在线课程平台首批上线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共计26门,借助这一课程平台,朱老师等名师的课程资源不仅能够让两校区的部分班级在课堂上学习,还能让更多的学生在课程平台上课后学习、复习。
图2 格致中学在线课程平台(格致MOOC平台)
(二)基于数字校园的解决方案设计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电子课程资源是指由教师借助iBooks Author电子书开发工具制作基于移动端的系列交互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开发完成后,教师将课程导出至学校统一配备的移动智能终端,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使用。
图3 格致中学地理学科教师开发的移动端交互式数字课程资源
基于在线课程平台的慕课则是依托由学校统一开发格致在线课程平台,由教师录制系列微课或是上传课堂教学实录,供学生在课后自主点击学习。
这两种不同的数字课程资源类型在数字校园环境下都能让学生便捷地学习、浏览,课程资源唾手可得。
(三)成效与特色
彬彬是一位科创爱好者,同学们都亲切地称他小小发明家,基础型课程劳技课的课程内容已经无法满足他广阔的学习兴趣。借助格致在线课程平台,彬彬找到了一门自己感兴趣的在线课程《创新学》,并被这门课程的内容所吸引。在《创新学》课程中,彬彬不仅获得了许多创意设计的技术方法,还进一步拓展了创意设计的理念和视野,这为他进一步培养和发挥科创特长奠定了基础。
格致在线课程平台具有管理学生在线学习时间、收集学生在线提交作业等多种功能。学生达到在线课程的学习要求,其课程学习将计入学分管理。
(四)区域辐射与推广
2016年起格致中学联合格致教育集团成员校,组织中小学生在假期登录格致在线课程平台开展在线课程学习,累计在线学习总数突破8000人次。学校为修满学时并完成在线考核的学生颁发结业证书,大部分学生在假期内修学了多门课程,在习得课程内容的同时也获得了现代学习素养的提升。
此外,格致中学有五门课程已先后上线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平台,课程内容供全市中小学生选学。
图4 格致中学多门课程在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平台上线
正是通过格致中学的数字课程资源建设,佳佳、伊伊、彬彬虽身处不同的校区,但他们在数字校园的环境下共享优质的课程资源。
三、“多点触控”技术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方式转变
(一)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挑战之三:如何推进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在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支持下,朱老师的同步视频教学课上得有声有色。然而,朱老师心中一直有一个担忧,那就是如何关注和掌握两校区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请某位学生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这一方式只能顾及一部分学生,更何况在同步视频教学的情境下,学生人数无形中增加。因此,如何推进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借助信息化工具即时获取学生的思考结果,让朱老师破费思量。
(二)基于数字校园的解决方案设计
朱老师在平时的业务学习中发现了一款基于移动终端的免费教学互动平台App,它能预先布置各类主观题或客观题,在教学中由教师控制教学流程。教师端与学生端需共同接入无线网路,学生在移动端上的回答结果将在教师端中以统计图或列表的形式即时呈现,方便教师掌握并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朱老师对于这一App如获至宝,开始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
(三)成效与特色
在朱老师长期的同步互动课堂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鲜明的个人教学风格和同步课堂教学模式。每当朱老师的同步视频课开始之前,两校区的学生都会主动在课间准备好教学中需要用到的移动终端和教学平台App,每当老师提问并在教学互动平台上发布相应的教学活动,学生则会在第一时间从自己的移动端中接收到教师发布的教学任务,并进行相应的答题反馈。
图5 格致中学广泛开展基于多点触控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实践
学生答题情况的统计结果不仅会在课上即时反馈在教师端,还能在课后生成统计报告让朱老师下载。通过分析高一第一学期移动端教学平台每节课后生成的教学互动情况报告,朱老师发现,黄浦校区的佳佳课堂表现较好,他不仅回答问题的参与度为100%,且准确率极高,课堂发言积极,在学科测试中亦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黄浦校区的伊伊虽然在考试成绩中表现尚可,但她通过移动端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程度较低。奉贤校区的彬彬课堂参与度高,然而他的回答正确率较低,学科测试成绩也不够理想。通过对每节课后教学平台报告的分析与解读,朱老师觉得应当更深入地去了解每一位同学课堂学习表现背后的原因和他们的学习综合情况。
图6 移动端教学平台生成的课堂教学报告
(四)区域辐射与推广
每一学期格致中学都有20余位教师开展基于移动端的公开教学展示。例如,2013年格致中学何刚老师开设了基于多点触控技术的“未来课堂”教学研讨课,得到了国家督学尹后庆在内的多位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此外,学校以iBook电子书为载体,制作完成数学、物理、心理、创新学、经典哲学等校本课程的移动端数字课程资源,并积极拓展“多点触控技术”的使用领域,提升互动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在格致图书馆建立“iPad公共学习吧”,每天中午向学生开放使用。
四、以校为本的学生综合素质成长数字化档案建设
(一)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挑战之四:如何开展基于成长数据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朱老师虽发现了彬彬在数学学习成绩中存在不足、也感觉到了伊伊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不够,但他认为并不能就此给这两位同学的成长和发展下定论,毕竟人的综合素质是由多方面构成的,学科学习只是综合素质中的一个方面。在高中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保障的缺位,往往容易使学校与学生走入“应试教育”的误区。因此,自2010年起,上海市格致中学以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不断深入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保障体系的构建。
(二)基于数字校园的解决方案设计
1、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框架
通过对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调查和访谈,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与传统,确立将“道德操行素养”、“创新实践素养”、“健身运动素养”、“心理心智素养”、“学习能力素养”作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五项评价内容,即评价体系中的一级指标。每一项一级指标下又分别设置了多项二级指标。
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保障体系
在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与保障体系中,采取学生自主填报成长记录、上传佐证材料,班主任核对验证,学校德育管理部门审核确认的三级保障体系。
3、基于数字校园的在线评价系统
为了能够方便学生及时填写成长记录,学校开发了基于Web档案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系统的设计体现了量化的思想,为不同的评价项目设定了分值。
表1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各项评价内容的项目满分分布表
同时,系统体现了设置权重的设计思想,为学生在各项活动中不同的参与度赋予不同的权重,为学生特长申报、作品获奖级别设置不同的权重。以此来激励学生争当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骨干力量,鞭策学生冲击更高水平的奖项。
表 2 学生“竞赛获奖”得分权重分布表
此外,系统还体现了让学生记录心得体会、上传附件材料的设计思想。学生在填写“特长申报”、“艺术科技”等项目内容时,均需要在平台中上传相关的电子材料。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申报,均需要在填写相关记录的同时上传学生课题的有关材料,以便于教师审核时评判记录的可靠性和质量规范。
图 7 教师用户认证学生评价记录的工作界面图
(三)成效与特色
7年多来,上海市格致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已累计为超过2000位毕业生提供评价信息。佳佳、伊伊、彬彬就是这2000多位毕业生中的代表性人物,通过观察他们的综合素质评价“五能雷达图”,解读他们不同的个体特征,可以进一步揭示格致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取得的应用实效。
1、佳佳: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个案
佳佳不仅学习成绩优异,各学科均衡发展,还是学校的学生干部,积极参与各项工作。其综合素质全面,“五能”评价名列年级前茅,尤其在社团活动、课题研究、志愿者服务、策划组织重大学生活动等方面表现特别突出,每一项评价内容中都有全面的项目记录、参与角色及有关依据,是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代表类型。他的“五能雷达图”如图8所示。
图8 综合素质全面均衡发展的学生五能雷达图
2、伊伊:学能突出的学生个案
伊伊,各科学习成绩优势明显,总成绩也位列年级前列,倘若纯粹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发展的单一因素,那么其无疑表现优异。然而,通过学生综合素质“五能”评价,其综合表现一般,尤其是创新素养和道德素养等方面得分较低,缺乏创新实践和创新成果,在社会实践等方面亦缺少足够的课外实践活动。在班主任老师的及时关心和协助下,她及时地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根据“五能”评价的目标与要求,积极参与由班级同学组成的社会志愿服务小组,与同学们一起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还和同桌组成了研究型学习搭档,共同开展微课题研究。通过在各项活动中的积极表现,他在后续的综合素质评价中得到了更为全面的成长。她的“五能雷达图”如图9所示。
图 9 学能素养突出但其他素养发展较缓慢的学生“五能雷达图”
3、彬彬:学能一般的学生个案
彬彬在数学和英语两门学科的成绩始终不太理想,成绩总分在年级中处于中等偏下位置,倘若按照以学习成绩来评定学生发展水平的方式,那么其可能会被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归为“学困生”,并加以重点“照顾”。但是彬彬是一位公认的学生创客,特别爱好小型发明创造,屡次参与市、区级多项科技创新大赛并频频获奖,动手能力极强,制作了多项科技作品,如“折叠桌”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作为组织者,他凝聚了班内几位有共同爱好和兴趣的同学,创意设计并制作了以发光二极管为主要材料的“爱7班”班级班牌。此外,他还积极组织策划班级主题班会,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因此,对于这样的学生应当多发掘其身上的优点和可贵之处,加以正确地引导和培养,而不是因为其学业成绩不够理想而盲目为其贴上标签。通过“五能”评价,彬彬的排名位于年级前列。他的“五能雷达图”如图10所示。
图 10 学能素养一般但创新素养突出的学生“五能雷达图”
后续规划:
在全球信息化发展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下,数字校园的各项建设仍有广阔的开发空间。下一阶段格致中学将重点围绕理科实验教学中的信息化应用开展实践研究,力图通过凸显实验过程的数字实验装备建设与教学实践应用,进一步丰富、拓展和优化高中实验教学的过程记录、结果呈现与学生参与。其次,针对高考新政下学生研究型课题的开展现状,格致中学将开展基于研究型课程的学生自适应学习平台,发挥自适应学习的功能特点,转变学生研究型课程的学习方式,推动学生对研究方法的系统学习,从而将数字校园的应用探索不断走向深入。
结语:
长期以来,上海市格致中学重视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注重师资队伍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关注课堂教学方式转变,于2012年11月被教育部评为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同年被中央电教馆确认为全国首批“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
盛名之下,“格致人”格物致知、求实求是、积极进取、勇于开拓,面对上海市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新政实施、格致中学奉贤校区全面启用、全球信息技术发展新浪潮等时代变革带来的新局面、新发展、新挑战,格致中学以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与数字校园建设机制为引领,历时7年着力打造“一体两翼全覆盖”式的新型数字校园升级版,先后通过硬件层面的数字校园基础建设、软件层面的数字校园应用系统和教学资源拓展,全面推进基于数字校园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创新,同时具有创造性地开展基于大数据和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袋的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及应用研究,使信息化应用全面渗透到课堂教学、学生评价、教育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等学校工作的全过程。格致中学的信息化应用实践经验向“格致教育集团”各学段八所成员学校辐射推广,树立了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区域典范。
专家点评:
“格致教育集团”是上海市黄浦区探索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先行者,集团成立至今规模不断壮大,办学质量与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现已形成了融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共计八所学校于一体的区域教学共同体。
上海市格致中学作为格致教育集团的领衔单位,是黄浦区乃至上海市首屈一指的数字校园建设单位。近年来,格致中学立足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数字校园在高考新政背景下的实践应用,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发展成效。譬如,学校先后四次立项并完成了上海市教育信息技术应用项目,在探索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实践中先行先试,为上海市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改革、推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奠定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建立了可参照与借鉴的模板。又如,学校开展多点触控技术背景下的课程资源建设与课堂教学转型,积累了各学科各学段的课程资源和教学课例,开展了面及全体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高阶培训,部分学科结果不断探索与试验,归纳形成了多点触控技术背景下的学科有效教学策略。
不仅如此,格致中学还通过开放在线课程、成立集团内名师工作室、举办集团信息技术能力竞赛等方式,将数字校园的实践应用成果向区域内广泛推广与辐射,带动格致教育集团各成员单位协调发展,创新联动,努力打造上海市基础教育领域信息化应用的典型示范。
点评专家:张志敏/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正高级教师,上海市教育功臣,华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
- 支撑材料.rar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