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 为了未来

重庆求精中学

入选年份:2016年
简介 分享
  • 如果要问,21世纪教育改革的最亮点,那非教育信息化莫属。

    如果要问,21世纪世界教育的大趋势,也非教育信息化莫属。

    2015年5月,国际首届教育信息化大会在山东青岛召开,联合国官员、国际组织和世界90多个国家的高级代表莅会,我国几千人参加,习近平总书记发了贺信,刘延东副总理致辞,正是“东风吹开花千树,喜迎得满山红雨”,从此,教育信息化在我国大江南北更加蓬勃地开展起来。

    作为一所创办于1891年的百年名校、重庆市重点中学、全国文明单位、重庆市十佳教育科研基地、重庆市首批科技教育示范校、重庆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求精中学自应走在时代前列,成为实施教育信息化的排头兵。

    一、突破围城 开辟新路

    求精中学于21世纪初开始探索教育信息化之路,18年来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2000年至2008年,是初创阶段。这个阶段,该校为每位教师配备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普及PPT技术并用于课堂教学。但“课堂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围城”,没有突破。那时候,教师制作的PPT,都是课前预设,教学基本上是“教师 学生”的单向信息传输,教师叫学生讨论、回答问题,不论学生答得多好,教师都要把PPT预设的答案展示出来。这种教学虽然运用了某些信息技术,但教育观念是陈旧的,不能认为是教育信息化。

    二是2008年至2012年,是发展阶段。针对前段存在的问题,该校开始进行“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教学改革,引进“电子书包”进行教学。这是一个进步,“围城”有所突破,但由于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究竟如何融合、位置如何摆放,没有思考清楚,因此,教师在运用“电子书包”进行教学时,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布习题和要求学生做题上。对此,该校领导和教师不断拷问自己,这难道就是教育信息化吗?

    三是2012年至2017年,是提升阶段。通过不断学习、外地考察,该校实施教育信息化的思想、理念、追求、方式,逐渐明晰起来,并与杭州石开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研发了“CQQJ2313双平台”教育教学软件,着手建设智慧校园、创办“未来教育班”、创立教育信息化的课程体系、创建立体多维的教育信息化课堂,走出了一条教育信息化的道路,“围城”基本突破。

    二、理念引领 顶层设计

    实施教育信息化,必须建立全新的教育信息化理念,用这个理念来引领,做好顶层设计,才能顺利实施。

    求精中学先是通过大会小会,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给世界首届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并把这封贺信精美地印制出来,张贴在不锈钢活动展板上,供大家学习思考。然后,他们反复领会习总书记关于“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的教导,反复体会刘延东副总理关于“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指示,认为党和国家,已把教育信息化提升到了一个高于纯技术手段的教育层次。最后,他们得出结论,教育信息化不只是一个如何使用信息技术的问题,而是一个包含了培养什么人、以什么为培养目标、走什么培养道路、采取什么方式培养等带根本性质的教育问题。

    经过近12年的实践、探索、思考和研究之后,该校把实施“互联网+教育”,推行教育信息化,看作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特长发展”的教育,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实现‘强国梦’的高级科技人才与人文人才”的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育。

    该校把这种教育,定义为“未来教育”。他们说:

    这种教育具有“一本一育六注重”特点:“一本”就是“以生为本”。“一育”就是“全面育人,育全面人”。“六注重”就是:“注重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注重面向世界、接轨世界;注重挖掘和释放人的潜力;注重综合的、高标准的素质的培养;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效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特别是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注重教育教学的多样化、终身化和信息化”。

    这种教育强调“二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行“三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运用“一化”:教育信息化;取得“三维成效”:知识维度的“知识宽厚”,方法维度的会学习、会思考、会创造,能力维度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运用能力、探索研究能力、合作沟通能力、创新发展能力、信息技术能力。

    在这个理念的引领下,求精中学进行了实施教育信息化的“未来教育”的顶层设计:

    一是全面推行教育信息化的课程体系设计,如下图:

    1.png

    二是为教育信息化的先行者——“未来教育班”量身定制课程,上图中的“综合课程”就是该校为“未来教育班”量身定制的。该校把每周星期五下午专门用作“未来教育班”实施“综合课程”,举办了多种讲座,开展了多项活动。

    image025.jpg

    图1:前如任校长庞静在教育部科技司举办的“2016年教育厅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班”上介绍我校教育信息化经验

    三、教学课堂 立体多维

    建立了教育信息化的课程体系,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全新的教育信息化课堂,才能落到实处。求精中学的做法是:

    (一)明确含义

    1.出发点:“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实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2.主导思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教促学”。

    3.基本路径:以“课题主题化,主题任务化,任务小组化,小组探究化,探究成果化,成果共享化”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学习。

    4.主要手段:运用“CQQJ2313双平台”,融合PPT、微课、微视频等进行教育教学。

    什么是“CQQJ2313双平台”?该校的解释是:

    “CQQJ”即“重庆求精”。

    “2313”即“二主、三式、一化、三维成效”,具体指“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二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三式”;课堂采用信息化教学的“一化”;实现知识维度、方法维度、能力维度的“三维成效”。

    “双平台”(Double plaforms,简称dpf),指“网络教育平台和课堂教学平台”含“教师教学终端与学生学习终端”

    5.实现目标:打破“教室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传统,创建“教室课堂+云课堂+开放课堂”全新课堂,使课堂成为“自主学习的课堂”“合作探究的课堂”“开放灵动的课堂”“思维创新的课堂”“资源整合的课堂”,成为线上线下、互联互通、“随时随地随需”学习的“无边界课堂”。

    image026.jpg

    图2:我校青年教师在“重庆市教育云课堂项目应用推进工作研讨会”上为与会代表展示信息化的“CQQJ2313双平台”课

    (二)运用流程

    1.课前准备

    (1)教师运用该校教学资源包预设学习项目和探究主题,编制学案,传到云端服务器。

    (2)学生从云端服务器下载学案预习。

    (3)学生预习产生的疑问,上传平台的“问题广场”,教师根据学生疑问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课堂教学

    (1)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与学生共同设定若干学研主题,一个主题就是一个任务,一个任务分给一个学生学习小组。

    (2)各小组接受任务后,分工协作,通过学习教材、“学案”资料和搜寻网络资源,进行合作探究。

    (3)小组将合作学习探究形成的意见上传到平台,各组发言人发布讲述,师生、生生对话讨论。

    (4)教师将课堂练习发布在学生学习终端的“实战演练”上,开展巩固性、迁移性、创新性训练。学生完成练习后,提交给教师教学终端,屏幕展示,师生共同评析,并启动统计系统,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如图:

    image027.jpg

    图3:教师运用“CQQJ2313双平台”的统计分析系统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5)教学基本任务完成后,教师把大家共同总结的本课教学内容,归纳成图表、纲要或知识树等,呈现于“双平台”,储存于云空间,供学生随时查阅。

    3.课后

    教师在线发布作业,学生在线作答,定时或随时提交,教师通过软件评改,及时反馈意见。师生通过线上交流,教师深入了解学情,为后面教学提供依据。

    image028.jpg

    图4:我校青年教师上信息化的“CQQJ2313双平台”课

    该校的课堂教学,坚持“二主”理念,充分运用“CQQJ2313双平台”,融合PPT、微视频,打破了传统的“三中心”模式,实现了“教室课堂+云课堂+开放课堂”的有机结合,以简驭繁,化难为易,变枯燥为生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博到领导、专家和同行一致的高度评价。(详见该校教师课例故事)

    image029.jpg

    图5: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四、强力支撑 共建大厦

    全新的教育信息化课堂,犹如一幢大厦,没有强力的支撑,是不能“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必须有求新的教育信息化支撑。求精中学实施教育信息化,得到了以下鼎力支撑:

    (一)领导支撑

    该校专门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制定规划计划、全力推动;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实施推进、组织开展。该校特邀杭州石开软件系统有限公司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主要合作伙伴,为该校教育信息化提供咨询、研发、培训、保障等技术合作服务。

    (二)氛围支撑

    该校大力加强“智慧校园”建设,包括高度信息化、网络化、高速化、便捷化的“智慧环境”建设;融“教室课堂+云课堂+开放课堂”为一体的“智慧课堂”建设;网上教研、开发教育教学资源的“智慧科研”建设;“组织领导+专家团队+推进小组+数据析评平台”的“智慧管理”建设;加强“教育教学实施队伍+教育教学资源研发队伍+信息技术专业队伍”“三驾马车齐动”的“智慧队伍”建设。营造教育信息化氛围,以便顺利实施。

    (三)技术支撑

    1.技术路线支撑

    该校“CQQJ2313双平台”的技术路线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使用专用软件,实行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相结合、课上和课下相结合,打造教师网络教学平台和学生网络学习平台,建立开放包容的网络学习系统,实现学生与教师跨时空“一对一”“一对N”的交互式学习与交流,构建集触摸一体机、数字投影仪、AP无线网络、服务器、师生平板电脑终端等为一体的云课堂教室。该课堂以学习资源库为基础(含教师开发的微课程、教学课件、碎片化资料、图片、教学影像等),由互动探究、导学平台、课堂练习、课后作业、问题广场等模块组成教学软件支持系统。

    2.校园网络支撑

    该校构建了“万兆为主干,千兆到桌面,无线网络全覆盖”的校园网,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3.数字资源支撑

    该校目前自建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已达4TB;自建德育资源库资源已达1TB。

    4.应用能力支撑

    该校努力建设好三支队伍:一是懂信息技术具有信息素养的干部队伍;二是专兼职结合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三是网络管理人员队伍。同时,分期分批对在职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全员培训,目前全校教师都能熟练掌握网上备课、网上教研、网上辅导、制作PPT、制作微课、录制微视频,并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未来教育班”教师都能熟练运用“CQQJ2313双平台”软件进行教育教学。

    image030.jpg

    图6:技术人员在对教师进行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培训

    五、特色鲜明 成效显著

    (一)六大特色

    求精中学实施教育信息化,显示了六大特色:

    一是教育理念先进。该校始终把“教育信息化”作为一种“教育”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教学技术手段来抓。

    二是全学科常态化推进。该校“未来教育班”所有教师、所有学科均运用“双平台”进行教学。

    三是实行大教研制度。该校建立了跨学段、跨年级、跨学科的集体教研体制,研究新理念、新思路、新策略、新方法,解决共同存在的问题。

    四是云德育稳步推进。该校建立了德育资源包,初步实现了网络德育与课堂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的整体推进。

    五是引进社会资源。该校将教授、专家、学者、艺术家、律师、道德模范等请入课堂或通过网络视频开展立体、多元教育教学。

    六是开展课题研究。该校开展了《基于未来教育的云课堂实践研究》《微课在信息学教学实践中的有效应用研究》等市区教育规划重点课题研究,为该校的教育信息化推进提供研究资源。

    (二)三大成效

    求精中学实施教育信息化,取得了三个“新变化”:

    (一)学校新变化。发展了办学思想,转变了教学模式,创建了教育信息化新型课堂,提高了教学质量,提升了学校核心竞争力。“未来教育班”成为办学品牌,提高了学校美誉度。经验在全国厅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班上介绍。教育部领导到该校调研给予充分肯定。广东、甘肃等多个省市教育代表团到该校考察交流学习。

    (二)教师的新变化。更新了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提高了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运用信息化教学、开发微课、录制微视频、上传教育教学资源等已成常态,教学水平大幅度提升。网上教研、跨科教研氛围更加浓郁。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化学课获全国特等奖,多人多学科获重庆市赛课一等奖。“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多人获教育部和重庆市教委表彰。

    (三)学生的新变化。思想、品质、文化、体质、学业等得到全面提升,拓宽了知识获取途径,转变了学习方式,数十名学生荣获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全国决赛、全国中小学创新与实践活动重庆赛区竞赛等全国一等奖和重庆市一等奖。

  • 支撑材料.rar 下载
  • 如果要问,21世纪教育改革的最亮点,那非教育信息化莫属。

    如果要问,21世纪世界教育的大趋势,也非教育信息化莫属。

    2015年5月,国际首届教育信息化大会在山东青岛召开,联合国官员、国际组织和世界90多个国家的高级代表莅会,我国几千人参加,习近平总书记发了贺信,刘延东副总理致辞,正是“东风吹开花千树,喜迎得满山红雨”,从此,教育信息化在我国大江南北更加蓬勃地开展起来。

    作为一所创办于1891年的百年名校、重庆市重点中学、全国文明单位、重庆市十佳教育科研基地、重庆市首批科技教育示范校、重庆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求精中学自应走在时代前列,成为实施教育信息化的排头兵。

    一、突破围城 开辟新路

    求精中学于21世纪初开始探索教育信息化之路,18年来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2000年至2008年,是初创阶段。这个阶段,该校为每位教师配备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普及PPT技术并用于课堂教学。但“课堂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围城”,没有突破。那时候,教师制作的PPT,都是课前预设,教学基本上是“教师 学生”的单向信息传输,教师叫学生讨论、回答问题,不论学生答得多好,教师都要把PPT预设的答案展示出来。这种教学虽然运用了某些信息技术,但教育观念是陈旧的,不能认为是教育信息化。

    二是2008年至2012年,是发展阶段。针对前段存在的问题,该校开始进行“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教学改革,引进“电子书包”进行教学。这是一个进步,“围城”有所突破,但由于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究竟如何融合、位置如何摆放,没有思考清楚,因此,教师在运用“电子书包”进行教学时,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布习题和要求学生做题上。对此,该校领导和教师不断拷问自己,这难道就是教育信息化吗?

    三是2012年至2017年,是提升阶段。通过不断学习、外地考察,该校实施教育信息化的思想、理念、追求、方式,逐渐明晰起来,并与杭州石开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研发了“CQQJ2313双平台”教育教学软件,着手建设智慧校园、创办“未来教育班”、创立教育信息化的课程体系、创建立体多维的教育信息化课堂,走出了一条教育信息化的道路,“围城”基本突破。

    二、理念引领 顶层设计

    实施教育信息化,必须建立全新的教育信息化理念,用这个理念来引领,做好顶层设计,才能顺利实施。

    求精中学先是通过大会小会,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给世界首届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并把这封贺信精美地印制出来,张贴在不锈钢活动展板上,供大家学习思考。然后,他们反复领会习总书记关于“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的教导,反复体会刘延东副总理关于“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指示,认为党和国家,已把教育信息化提升到了一个高于纯技术手段的教育层次。最后,他们得出结论,教育信息化不只是一个如何使用信息技术的问题,而是一个包含了培养什么人、以什么为培养目标、走什么培养道路、采取什么方式培养等带根本性质的教育问题。

    经过近12年的实践、探索、思考和研究之后,该校把实施“互联网+教育”,推行教育信息化,看作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特长发展”的教育,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实现‘强国梦’的高级科技人才与人文人才”的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育。

    该校把这种教育,定义为“未来教育”。他们说:

    这种教育具有“一本一育六注重”特点:“一本”就是“以生为本”。“一育”就是“全面育人,育全面人”。“六注重”就是:“注重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注重面向世界、接轨世界;注重挖掘和释放人的潜力;注重综合的、高标准的素质的培养;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效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特别是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注重教育教学的多样化、终身化和信息化”。

    这种教育强调“二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行“三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运用“一化”:教育信息化;取得“三维成效”:知识维度的“知识宽厚”,方法维度的会学习、会思考、会创造,能力维度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运用能力、探索研究能力、合作沟通能力、创新发展能力、信息技术能力。

    在这个理念的引领下,求精中学进行了实施教育信息化的“未来教育”的顶层设计:

    一是全面推行教育信息化的课程体系设计,如下图:

    1.png

    二是为教育信息化的先行者——“未来教育班”量身定制课程,上图中的“综合课程”就是该校为“未来教育班”量身定制的。该校把每周星期五下午专门用作“未来教育班”实施“综合课程”,举办了多种讲座,开展了多项活动。

    image025.jpg

    图1:前如任校长庞静在教育部科技司举办的“2016年教育厅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班”上介绍我校教育信息化经验

    三、教学课堂 立体多维

    建立了教育信息化的课程体系,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全新的教育信息化课堂,才能落到实处。求精中学的做法是:

    (一)明确含义

    1.出发点:“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实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2.主导思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教促学”。

    3.基本路径:以“课题主题化,主题任务化,任务小组化,小组探究化,探究成果化,成果共享化”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学习。

    4.主要手段:运用“CQQJ2313双平台”,融合PPT、微课、微视频等进行教育教学。

    什么是“CQQJ2313双平台”?该校的解释是:

    “CQQJ”即“重庆求精”。

    “2313”即“二主、三式、一化、三维成效”,具体指“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二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三式”;课堂采用信息化教学的“一化”;实现知识维度、方法维度、能力维度的“三维成效”。

    “双平台”(Double plaforms,简称dpf),指“网络教育平台和课堂教学平台”含“教师教学终端与学生学习终端”

    5.实现目标:打破“教室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传统,创建“教室课堂+云课堂+开放课堂”全新课堂,使课堂成为“自主学习的课堂”“合作探究的课堂”“开放灵动的课堂”“思维创新的课堂”“资源整合的课堂”,成为线上线下、互联互通、“随时随地随需”学习的“无边界课堂”。

    image026.jpg

    图2:我校青年教师在“重庆市教育云课堂项目应用推进工作研讨会”上为与会代表展示信息化的“CQQJ2313双平台”课

    (二)运用流程

    1.课前准备

    (1)教师运用该校教学资源包预设学习项目和探究主题,编制学案,传到云端服务器。

    (2)学生从云端服务器下载学案预习。

    (3)学生预习产生的疑问,上传平台的“问题广场”,教师根据学生疑问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课堂教学

    (1)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与学生共同设定若干学研主题,一个主题就是一个任务,一个任务分给一个学生学习小组。

    (2)各小组接受任务后,分工协作,通过学习教材、“学案”资料和搜寻网络资源,进行合作探究。

    (3)小组将合作学习探究形成的意见上传到平台,各组发言人发布讲述,师生、生生对话讨论。

    (4)教师将课堂练习发布在学生学习终端的“实战演练”上,开展巩固性、迁移性、创新性训练。学生完成练习后,提交给教师教学终端,屏幕展示,师生共同评析,并启动统计系统,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如图:

    image027.jpg

    图3:教师运用“CQQJ2313双平台”的统计分析系统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5)教学基本任务完成后,教师把大家共同总结的本课教学内容,归纳成图表、纲要或知识树等,呈现于“双平台”,储存于云空间,供学生随时查阅。

    3.课后

    教师在线发布作业,学生在线作答,定时或随时提交,教师通过软件评改,及时反馈意见。师生通过线上交流,教师深入了解学情,为后面教学提供依据。

    image028.jpg

    图4:我校青年教师上信息化的“CQQJ2313双平台”课

    该校的课堂教学,坚持“二主”理念,充分运用“CQQJ2313双平台”,融合PPT、微视频,打破了传统的“三中心”模式,实现了“教室课堂+云课堂+开放课堂”的有机结合,以简驭繁,化难为易,变枯燥为生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博到领导、专家和同行一致的高度评价。(详见该校教师课例故事)

    image029.jpg

    图5: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四、强力支撑 共建大厦

    全新的教育信息化课堂,犹如一幢大厦,没有强力的支撑,是不能“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必须有求新的教育信息化支撑。求精中学实施教育信息化,得到了以下鼎力支撑:

    (一)领导支撑

    该校专门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制定规划计划、全力推动;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实施推进、组织开展。该校特邀杭州石开软件系统有限公司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主要合作伙伴,为该校教育信息化提供咨询、研发、培训、保障等技术合作服务。

    (二)氛围支撑

    该校大力加强“智慧校园”建设,包括高度信息化、网络化、高速化、便捷化的“智慧环境”建设;融“教室课堂+云课堂+开放课堂”为一体的“智慧课堂”建设;网上教研、开发教育教学资源的“智慧科研”建设;“组织领导+专家团队+推进小组+数据析评平台”的“智慧管理”建设;加强“教育教学实施队伍+教育教学资源研发队伍+信息技术专业队伍”“三驾马车齐动”的“智慧队伍”建设。营造教育信息化氛围,以便顺利实施。

    (三)技术支撑

    1.技术路线支撑

    该校“CQQJ2313双平台”的技术路线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使用专用软件,实行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相结合、课上和课下相结合,打造教师网络教学平台和学生网络学习平台,建立开放包容的网络学习系统,实现学生与教师跨时空“一对一”“一对N”的交互式学习与交流,构建集触摸一体机、数字投影仪、AP无线网络、服务器、师生平板电脑终端等为一体的云课堂教室。该课堂以学习资源库为基础(含教师开发的微课程、教学课件、碎片化资料、图片、教学影像等),由互动探究、导学平台、课堂练习、课后作业、问题广场等模块组成教学软件支持系统。

    2.校园网络支撑

    该校构建了“万兆为主干,千兆到桌面,无线网络全覆盖”的校园网,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3.数字资源支撑

    该校目前自建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已达4TB;自建德育资源库资源已达1TB。

    4.应用能力支撑

    该校努力建设好三支队伍:一是懂信息技术具有信息素养的干部队伍;二是专兼职结合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三是网络管理人员队伍。同时,分期分批对在职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全员培训,目前全校教师都能熟练掌握网上备课、网上教研、网上辅导、制作PPT、制作微课、录制微视频,并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未来教育班”教师都能熟练运用“CQQJ2313双平台”软件进行教育教学。

    image030.jpg

    图6:技术人员在对教师进行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培训

    五、特色鲜明 成效显著

    (一)六大特色

    求精中学实施教育信息化,显示了六大特色:

    一是教育理念先进。该校始终把“教育信息化”作为一种“教育”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教学技术手段来抓。

    二是全学科常态化推进。该校“未来教育班”所有教师、所有学科均运用“双平台”进行教学。

    三是实行大教研制度。该校建立了跨学段、跨年级、跨学科的集体教研体制,研究新理念、新思路、新策略、新方法,解决共同存在的问题。

    四是云德育稳步推进。该校建立了德育资源包,初步实现了网络德育与课堂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的整体推进。

    五是引进社会资源。该校将教授、专家、学者、艺术家、律师、道德模范等请入课堂或通过网络视频开展立体、多元教育教学。

    六是开展课题研究。该校开展了《基于未来教育的云课堂实践研究》《微课在信息学教学实践中的有效应用研究》等市区教育规划重点课题研究,为该校的教育信息化推进提供研究资源。

    (二)三大成效

    求精中学实施教育信息化,取得了三个“新变化”:

    (一)学校新变化。发展了办学思想,转变了教学模式,创建了教育信息化新型课堂,提高了教学质量,提升了学校核心竞争力。“未来教育班”成为办学品牌,提高了学校美誉度。经验在全国厅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班上介绍。教育部领导到该校调研给予充分肯定。广东、甘肃等多个省市教育代表团到该校考察交流学习。

    (二)教师的新变化。更新了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提高了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运用信息化教学、开发微课、录制微视频、上传教育教学资源等已成常态,教学水平大幅度提升。网上教研、跨科教研氛围更加浓郁。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化学课获全国特等奖,多人多学科获重庆市赛课一等奖。“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多人获教育部和重庆市教委表彰。

    (三)学生的新变化。思想、品质、文化、体质、学业等得到全面提升,拓宽了知识获取途径,转变了学习方式,数十名学生荣获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全国决赛、全国中小学创新与实践活动重庆赛区竞赛等全国一等奖和重庆市一等奖。

  • 支撑材料.rar 下载

简介

学校把实施“互联网+教育”,推行教育信息化,看作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特长发展”的教育,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实现‘强国梦’的高级科技人才与人文人才”的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育。
分享 结束 -->
取消